美国西雅图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从世界各地赶到西雅图,但他们不仅仅是为了感受西雅图的人文和美景,同时也为了凭吊一位著名武术大师——李小龙。李小龙墓在华盛顿湖西岸,其墓碑前常年鲜花不断,而且墓碑上的一句话也让人深受启发。究竟李小龙墓前写了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给你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华盛顿湖是西雅图境内最大的湖泊,这里风光秀丽,因此在西岸修建了美国最知名的公墓之一,而埋葬于此的也大都是对社会有极大贡献的人,比如李小龙就是其中之一。李小龙墓位于公墓南侧,放眼望去也很好寻找,一块红褐色的大理石墓碑就是李小龙墓。在李小龙的墓碑上,不仅有他的遗照,还有他的英文名字和中文名字(李振藩),以及年月(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在李小龙墓右边,是其长子李国豪的墓,墓碑为黑色不规则状大理石,从侧面看是人的半身剪影。在这对父子的墓前,还有大量的鲜花和水果,据墓园工作人员表示,每年凭吊李小龙的人数以万计,也足以可见李小龙在全球的影响力。
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尤其是习武之人,李小龙不仅是偶像,也更是神一般的存在,甚至有人表示李小龙虽死,但精神永存。资料记载,李小龙本名李振藩,祖籍在广东顺德。上世纪30年代,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携妻到美国西雅图逃难,不久之后李小龙就出生在了西雅图。李小龙在西雅图的华人区长大,因此也接触到了中国功夫,并且他从小在功夫上有过人的天赋,很多难学的招式他看一遍就懂了。后来,李小龙随父母回国,这也是他出生之后第一次“回家”,并且在他14岁时就拜在叶问门下,开始系统地学习武术。
李小龙不仅学得了咏春,还接触到了其他的武术,如太极拳,洪拳和少林拳等等,很快年纪轻轻的李小龙就成了广东武术界的青年才俊。后来,李小龙又回到美国,同时也将中国功夫在美国发扬光大,从最早开设武馆,到后来拍摄电影,如《精武门》,《猛龙过江》和《龙争虎斗》等,都让李小龙成为世界级功夫巨星。然而,就在李小龙正当红的时候,他却在香港突然逝世了,时年仅仅只有33岁,一时间也震惊全国。
李小龙的死突如其来,因此直到现在其死因还是谜团。总结李小龙短暂的一生,他的贡献主要有三点:第一,第一次让中国功夫真正地走出了国门,把中国功夫推向了全世界,甚至有专家表示李小龙让全球三分之一的人认识了中国功夫,因此今李小龙的粉丝遍及全球。第二,李小龙开创了武术电影的新篇章,因为在李小龙之前很少有人会看功夫电影,比如爱情和战争类电影是当时的主流,所以李小龙的出现改变了功夫电影的萎靡状态。第三:李小龙创立了截拳道,既是一门拳法功夫,也更是一种习武论道的哲学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小龙的墓碑上写着一句话,“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而这句话也正是李小龙截拳道的核心要义。现代武术专家表示,“截拳道”三个字可以分开理解,“截”是截断和阻拦,“拳”自然就是以拳出击,“道”表示方法,综合理解就是破解对方招式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就是“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所谓“无限”和“有限”是一组哲学概念,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武术本身是无限的;所谓“无法”和“有法”是一组方法论的概念,人的方法是“有法”,但武术的方法是“无法”。
对习武之人来说,练习截拳道应当把有限的自己,融入到无限的武术当中;一个人再有能力,他的方法也有限的,所以不能拘泥于自己的有法,而要看到武术本身的无法。对我们普通读者而言,因为我们都没有习武的经历,所以也很难领悟其中的奥妙,但只要换一种说法就能明白,既古人所言“达到无我的境界”。
现如今,李小龙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关于他的电影,他的武术,以及他的精神,都一直激励着无数的习武之人努力奋进,即便是一个不习武的人,也都对李小龙充满了仰慕之情。
参考资料:
《李小龙传》作者:郑杰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