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贯穿“十四五”规划的宏大命题,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其中的有力支点。2021年2月,中央1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特别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此背景下,各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依托自然、文化资源,凝练生产、生活方式,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乡村旅游一时精彩纷呈、创新不断。2021年12月17日,全国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在福建省龙岩市召开,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的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在会上发布,这些典型将成为今后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力示范。
北京门头沟区洪水口村
捧起“绿饭碗” 做好“生态+文化”大文章
王伟杰
▲ 洪水口村的民宿
洪水口村位于北京门头沟区清水镇西部、北京最高峰灵山脚下、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素有“灵山门户”之称。但因地处深山之中,早期经济发展十分艰难。近年来,洪水口村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与人文资源,努力让先天的旅游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体村民吃上了旅游饭,端上了“绿饭碗”,一起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洪水口村也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据清水镇洪水口村党支部书记于广云介绍,洪水口村是个古村落,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靠近古长城,明朝时为军事要冲之地。崇祯年间的忠烈将军毛立芳为了抵御后金入侵,曾在此与敌军鏖战。被俘后,他宁死不降,为国捐躯。在新中国成立前,洪水口村村民不到100户,却有27名老党员,还出过吴忠义、于文全、杨玉龙等9名革命烈士,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
“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是村子发展的前提和优势。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考虑如何把生态优势和文化底蕴转变为发展优势。”于广云告诉记者。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洪水口村以山水为体、环境为先、品牌为重,深挖本村绿色资源。2011年,洪水口村依托手中的自然资源,融合各类资金800万元,分别以达摩古道和炎黄二帝为主题,先后打造了聚灵峡景区和二帝山市级森林公园,村民年人均分红达8800元,有效带动村民共同富裕,实现全村无一个低收入户。2014年,洪水口村充分利用党的好政策,把险村搬迁与民宿旅游相结合,完成了135栋精品别墅及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接待能力,民俗旅游户数量较改造之前增加了5倍,实现了乡村旅游产业全覆盖,全体村民都捧起了“绿饭碗”,吃上了“旅游饭”。
为了规范全村农家乐合理经营,洪水口村党支部还成立了旅游协会和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对全村农家乐经营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制定《农家乐旅游经营管理办法》《食宿标准统一制度》等规章制度。同时深入开展民宿户组织培训、经验交流、维护经营户合法权益,指导经营户规范交流,增加村民收入。
洪水口村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了“灵山冰雪节”“聚灵峡穿越之旅”“洪水口村长桌宴”等多个旅游文化活动品牌,推动“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转化为“人山人海”,“人山人海”转化为“金山银山”。2020年节假日期间,洪水口村日均接待游客1000多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600多万元。村民自建的“灵山木屋”“灵山小苗家”“向往拾光”等精品民宿,节假日期间日租最低达3680元。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村风民风也持续向好。
洪水口村还努力营造干净、整洁、优美的镇村环境。村里设有一个由20人组成的专职清洁卫生队,每天按时处理各个垃圾处理场所的垃圾,做到无暴露的垃圾。同时还有3个垃圾收集员,负责帮助游客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有一次有领导下来调研,问来旅游的外地游客:“你们在这儿住着有什么感觉?”游客回答:“这小村卫生条件特别棒,比我们住的小区都要干净。”
现在,村里的人居环境越来越好,每家每户的民宿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越来越高,来村里旅游的都是“回头客”,游客在这里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玩得开心。洪水口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变成了环境舒适、文明富裕的新型农村,到处呈现着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以文化底蕴推进旅游发展是洪水口村的目标。目前,洪水口村正在做产业规划,积极申报建立村史馆、红色革命文化纪念馆,不断挖掘开发长城文化。
“我们将全力以赴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系得住乡愁的精品美丽乡村,以实际行动当好‘两山’理论守护人。”于广云说。
浙江杭州小古城村
富集的遗址、生态资源上开出的“旅游之花”
骆 蔓 周春美
▲ 小古城村钱三组樟树下议事
冬日的灿烂阳光下,漫步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只见宽敞平坦的村道干净整洁,茶园、荷塘、稻田、竹林围护的村庄内一栋栋民宅小楼矗立其间、井然有序。村口,“众人的事、众人商量”几个鲜红的大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小古城村村域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古城遗址。小古城遗址是余杭境内继良渚遗址后又一处较为重要的古文化聚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遗址,处于马桥文化晚期,面积达35万平方米。该遗址对于研究良渚文化的渊源及其向后续文化的发展、演变以及与良渚遗址的关系等具有重要价值。2013年,小古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内现建有小古城遗址文化展示馆,展陈遗址文化,并通过声光、电教系统还原遗址原貌。该村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村、3A级村落景区、浙江省文化示范村、浙江省森林村庄、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等荣誉。
富集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创新的文化旅游产品将它展示,也需要有效合理的机制实现可持续运营。“小古城村是杭州西郊生态旅游的重要片区,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使得小古城村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沃土。”该村党委书记林国荣说。2015年,余杭区委、区政府启动“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建设,着力打造“醉美余杭,一带一路”大径山国家级休闲度假品牌。小古城村作为核心村,紧紧围绕“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规划,次年先后引进了阳光农场、阳光菜园、英特营地等优质农文化和旅游项目,鼓励村民积极投身乡村旅游产业。在村领导班子及广大村民的支持下,小古城村结合本村实际,对旅游开发、产品打造、品牌形象进行了统一的规划。2017年,该村被评为3A级景区村。2020年小古城环线绿道完工,正围绕绿道建设“一环八区”格局,乡村旅游已基本发展成熟,成为集民食民宿、观光度假、农耕体验、农旅文创于一体的乡村度假胜地。
小古城村现有民食民宿、家庭农场48家,共有客房128间、床位186张。其民宿主要利用本地居民闲置房屋进行提升改造,由居民自主投资或和外来资金合作开办。2020年,当地创新成立“古城·慢谷一家人”村农文旅产业共同体机制,并使之成为民宿、农文旅企业和文创从业者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成员彼此间建立了共同体公约,由公约进行考核和统一管理,统一了品牌、服务、标准等,实现了资源、客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势互补、共建共促,小古城村的统一品牌张力开始显现。
林国荣介绍,小古城村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将乡村民俗保护和风情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比如挖掘本地红曲酒工艺和各类民俗手作,建设了酒坊和手作坊等体验点,将钱一组打造成民俗展示区;将茶叶种植生产以径山禅茶文化进行包装策划,设计了各类采茶、制茶、品茶的旅游产品,将钱三组打造成江南茶村。此外,径山庙会、径山茶圣节、女子铜管乐队、滚灯队、男子舞龙队、小古城锣鼓队等传统节庆和地方艺术活动,与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一起,形成了小古城村独特的乡村旅游体验。
“在小古城村,大事小事不只是干部的事,更是百姓的事。近20年来,我们都在这棵大樟树下商议村里事,群策群力正是小古城村的传统。”林国荣说。
村民林加新犹记得,2005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村里调研“三农”工作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提出了“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服务好三农”等指导性要求,并嘱托“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小古城村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夯实和深化民主协商机制,形成“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模式,“两众”文化已成为村级治理的核心文化。如今,村头百年香樟树上挂着的“樟树下议事”字牌依然闪着光亮。
内蒙古呼和浩特胶泥湾村
农副产业迸活力 文化旅游赋魅力
阿勒得尔图 王效平
▲ 胶泥湾村的丰收景象
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屋舍……今年秋天的时候,笔者走进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胶泥湾村,2.3万亩生态经济林建设项目区的种植大棚扑入眼帘、颇为壮观,西红柿、油桃等正值采摘期,挂满枝头的果实以一派丰收景色沁人心脾、诱人神往……今年,胶泥湾村获得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荣誉。
近年来,整个和林格尔县周边的村镇都在不断探索绿色经济发展,借“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升级改造土地农场,推出古色古香民宿,深挖当地文化资源,旅游业、餐饮住宿业等一项项红火了起来。其中,自然资源丰富、四季气候宜人、空气质量较高的胶泥湾村更是典型。
“我的工作是收菜、移栽,一点也不累。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一年能挣两万多,生活宽裕了许多。”胶泥湾移民村的云文小说,他是被和林格尔县“资金变股金”的就业新模式吸引来的。这套模式,也吸引了呼和浩特市塞外桃园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来到胶泥湾村,打深井、建鸡舍羊舍、挖鱼塘、搭大棚、种树育苗、新建道路,让胶泥湾村由传统种植业向乡村旅游业转变,通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扮靓了乡村、保障了生产,让村民过上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产业扶贫,一直以来是扶贫政策中最为重要且常见的类型之一。胶泥湾行政村下辖4个自然村,总面积24.5平方公里,总户数235户,总人口650人,总体属于老少边远山区,以前没有产业支撑,人们的生活比较贫穷。2017年,新店子镇引进了塞外桃园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和大连桓仁天顺大果榛子示范农场,合作修复改造荒山、荒地,共同打造2.3万亩生态经济林建设改造项目。通过与企业合作,新店子镇将土地进行流转,流转后的土地由企业负责统一运营。通过扶贫资金“资金变股金”形式,大家合作建设果蔬大棚,大棚产权归各村集体所有,按照每年不低于7.2%的比例给各村分红,近3年共实现分红135万元。
“我在这里已经工作7年了,负责给大棚里的作物浇水、拔草,每天工作10个小时左右,中午管饭,每月工资收入3000多元。”村民张明长一边在大棚里采摘西红柿一边说。与张明长一起在大棚里工作的胶泥湾村村民还有10多位,说起现在的生活,大家都非常满意。“有土地流转费用打底,加上每月还有工资,生活过得可不赖呢。” 通过产业带动,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并且深有体会。
站在丘陵之上,漫山遍野的桃、李、杏、榛子等各种作物尽收眼底,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农民变股东”是胶泥湾行政村积极探索“土地参股,分享红利,拉动就业,实现脱贫”的资产收益新路径。胶泥湾行政村总用地面积3.67万亩,除去耕地外,可以修复改造用地面积约2.38万亩。
“根据和企业签订的合同,企业30%利润给村民分红,村里和企业共同经营、监督,企业包收包销。”胶泥湾行政村党支部书记高福再说。根据协议,胶泥湾行政村以2.3万余亩的荒山、荒地集体土地与塞外桃园合作30年,土地所有权永远归胶泥湾行政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归塞外桃园,土地使用的监管权归胶泥湾行政村监委会。通过生态经济林项目建设,胶泥湾村既调整了产业结构,又绿化了美丽乡村,更带动了乡村振兴。
下一步,胶泥湾村一方面要将充分发挥乡镇连城带村的衔接功能和要素优势,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乡村旅游发展的区域中心,带动乡村旅游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另一方面将充分利用乡村旅游的辐射作用,带动城乡间人员、资本、信息、资源交流互通,助力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通道,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河南周口西华县龙池头村
文旅融合促美丽乡村换新颜
鲁 鑫
▲ 仲夏时节,龙池的无边荷叶。
“一山一水、二湾三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映衬出悠久的黄龙文化、深厚的红色文化,勾勒出一个乡村地标的独特魅力;旅游品牌的打造和智慧村庄的“加持”,也让乡村迅速活起来、潮起来……近年来,河南周口西华县龙池头村依托自身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坚持以文塑旅,发展成为一个集宜居、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
在龙池头村,步步可看到历史,处处能体会文化。龙池头村有“三景”,即村内先秦宋桥口桥墩遗址、三国时期的屯兵所亮马台、清末民初兴建的金氏祠堂三处历史遗存。村内还有“三馆”——坐落于村南的五七干校博物馆是一处具有代表性的党史文化遗产,党史文物保存之多在全国居前列;村东的胡辣汤博物馆,展示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胡辣汤的起源与发展;村中心的乡愁体验馆,反映了乡村的社会变迁和发展变化,展示有代表性的农耕文化和各类手工农业生产、生活器具,承载着不同时期人们的乡愁记忆。
依托“三景”“三馆”以及本地优美的自然风光,龙池头村近年来编制出以“一个目标、两个主题、四个园区”为核心的文旅发展规划。“一个目标”即将龙池头打造为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两个主题”为红色感恩文化和黄龙文化,通过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黄龙文化宣传活动,引导游客深入感受和了解家乡革命传统文化,感恩现在的幸福生活。“四个园区”包括种植观赏价值高、经济效益高的作物观光休闲园区,让游客了解胡辣汤文化、体验胡辣汤制作过程的胡辣汤文化产业园区,让游客学习乡土文化、品尝乡愁美食、体验农耕器具的乡愁体验园区以及让游客“在曲折中艰难寻找,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五七干校博物馆园区。
这里的民宿客栈也是特色旅游品牌之一。龙池头村现有民宿67家,呈点状分布在村中各个园区,因地制宜,环境、主题和风格多样。森林康养区的民宿走“田园风”,以天然的木材搭建房屋;农业观光区的民宿围绕山水做文章,塑造了极富韵味的江南水乡民居风貌;党史研学园区的民宿则采用军队营房的设计,将红色文化植入民宿的装修中。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总目标,龙池头村开启了更大格局的规划。它真正实现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高度融合,发展形成了集休闲度假、休闲农业、农事体验、商务合作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拉动本村居民增收、就地就业、返乡创业的热潮,也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仅2020年,龙池头村全年接待游客11万余人,旅游综合收入100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2021年的数据虽还没统计,但当地村民切身感受到人气和收入的进一步增长。
西华县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龙池头村将持续采取“政府主导+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主营+农户参股+个体工商”的运作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渠道,积极扩大宣传;顺应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发展特色果蔬采摘园、生态观光园、农村特色民宿、民宿文化园、农村电商等符合人们需求的旅游新业态,让村民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力争把龙池头村打造成为美丽乡村的典型代表。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2022年1月1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2021,乡村旅游蓄势赋能》
↓ ↓ ↓ ↓ ↓ ↓ ↓ ↓
责编:陈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