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路上党旗红
——河津市堡子沟村“五面红旗”创建工作纪实
农房建设整齐有序,道路两侧树木挺拔,家家户户门庭整洁,村民们悠闲地坐在巷道里聊天……日前,走进河津市樊村镇堡子沟村,在蓝天的映衬下,目之所及皆是美景,心之所感皆是幸福,让这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村庄在古耿大地熠熠生辉。
在“五面红旗”示范村创建工作中,堡子沟村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扎实推进“124”(1个网格长+2个网格员+4个巷长)管理机制,以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建成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打造了乡村振兴的新样板。
党建引领 让村庄“红”起来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组织就是一座堡垒。堡子沟村始终坚持高举党建旗帜,不断强化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服务凝聚作用,初步实现了“党旗飘在前,党员作示范,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局面。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堡子沟村扎实开展“十个一”系列活动,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乡村小喇叭”志愿宣传活动,积极宣传党史知识、党员小故事、防电诈、禁毒、养老补充保险征缴等,用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带动村级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同时,围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学习教育,让党员主动亮身份、作承诺、比奉献,累计为群众办实事50余件,树立了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除此之外,堡子沟村还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组织党员干部全员出动,主动认领任务40余项,带头做好群众工作,率先落实改水、改厕、改电等拆改任务,积极帮助筹措资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有力地支持了美丽乡村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基础先行 让村庄“靓”起来
“我们村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哪能想到搬迁后会有这么好的居住环境。现在,水、电、路、气、暖等基础设施全部配备到位,所有村民都过上了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村民孙占科高兴地说。
堡子沟是一个移民村,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村民们分散居住在前沟、后沟、南沟、北沟、西沟、牙沟和坡底7个地方,住房简陋,劳作艰辛,交通闭塞。上世纪80年代以后,经过市、镇、村干群的共同努力,让村庄实现了整体搬迁。在新村初建之时,村党支部就坚持“统一规划、整齐布局”,将新村规划为“八纵五横”13条巷道。
多年来,堡子沟村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广大党员群众自觉服从村级整体规划,上下一心,建成了今日纵横畅通、干净整齐的美丽村庄。村庄建好了,该村又开始想方设法改善村里基础设施,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广泛动员群众,通过上级拨款、集体出资、群众集资等多种渠道,先后投入3000万余元,提升党建阵地、铺设上下水管网、筹建地热源泵站、推广清洁能源,该村310户村民家中水、电、暖、气、网一应俱全。
2020年,该村又投资1000万余元,实施了清洁能源地热源泵集中供热项目,每户只需2400元就可以接入暖气,让大家住得既舒心又安心。现在的堡子沟村,便民超市、卫生室、图书室、便民服务站点、餐厅等配套生活设施应有尽有,住在村里与城市生活一样便利。
治理有效 让村风“美”起来
堡子沟村积极探索村级治理,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机制的优势和作用,将全村划分为4个片区,每个片区网格长配备两个网格员、4个巷长,组建了一支28人的管理队伍,建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乡村治理大网络。通过“124”管理模式,实现了“三个十分钟”(落实任务十分钟完成,提供帮助十分钟出现,调解矛盾十分钟到位)。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堡子沟村把党员作为环境整治的“主力军”和“先锋队”,积极推行“两委”成员包片区、一线党员包户的“上下联动”人居环境整治责任机制,并将村内道路、村内公共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环境整治工作责任区,实行“1+X”(即由1名党员、X名群众)的方式进行包片管理,形成了“亮一户联十户带百户促全村”的示范效应。
产业转型 让腰包“鼓”起来
村里环境变好了,村民素质提高了,那么怎么样才能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呢?堡子沟村又把“让群众腰包鼓起来”作为努力目标,带领群众走上了产业转型的探索之路。
堡子沟村的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多年来,村民们大多数都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产业结构单一,收入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高。针对这一情况,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后5次带领部分党员和村民代表赴陕西、山东等地考察,并在党员中发出“动员令”,号召党员们先行先试。
“我是党员,我先行!那我就带头发展设施农业”“我比较看好花卉培植这一市场”……在党组织的号召下,堡子沟村十余名党员积极响应、率先行动,在设施大棚、花卉培植、特色养殖、交通运输等行业主动出击,不仅取得了良好收益,还带动20余户村民增加了收入,为群众蹚出一条新路来。截至目前,该村畜牧养殖存栏上千头,设施大棚面积80余亩,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50余人,真正让群众尝到了产业转型的“甜头”。(记者 乔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