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阳朔县阳朔镇人民政府”
闻名遐迩的美妙景观九马画山,位于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境内,漓江流域中段南岸,五峰连绵,浑然天成。北距阳朔县杨堤乡集镇10余公里,距兴坪镇集镇约4公里,属喀斯特岩溶性地貌,相对高度400余米,西面临江石壁如削,宽200余米,远望其山面宽大如屏,石纹色彩斑斓,纵横交错,相得益彰,形成一幅虚实相间、栩栩如生的骏马图,有如低头思源,有如饮颈长啸,有如奋蹄奔腾,神态各异,不一而足,妙趣横生,故而得名。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这样描述:“其山横列江南岸,江自北来,至是西折,山受啮,半剖归削崖,有纹层络。绿树沿映,石俱黄、红、青、白,杂彩交错成章,上有远望如画屏,故名画山。”该山是大桂林百里漓江两岸著名景点之一,从古至今,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中外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以及其他各界人士前来观光旅游,探奇揽胜吟诗作画。
清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康有为途经阳朔漓江,参观完九马画山后欣然挥笔诗:“锦石奇峰次第开,清江碧溜万千回。问余半月行何事,日读天然画本来。”同一朝代诗人林克武亦有作《漓江九马画山》诗:“漓江饮马孜何之,不尽芒山烟雨迷。曾逐秦兵临桂海,也随汉载过边陲。雄风鞭策行千里,杜志凌云胜昔时。仰首崖头观宇宙,一声长啸九天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邓小平等曾经到此游览,无不称奇。郭沫若于1963年春天游览画山后专门作诗一首: “弄文舞墨何足雄,银锄万可代无功。请君再待十年后,马人入宫自化龙。”广西区政协原副主席、当代著名书法家钟家佐亦有作《漓江九马画山》诗:“漓江水碧万山青,忽见云崖奔马惊。刚烈无缰谁可驭,腾空破壁欲飞升。天生神物半模糊,舟客争猜九骏图。振鬣长嘶飞过处,催人奋发上征途。”足以证明古今名人对九马画山的青睐。
当地村民对鬼斧神工般的九马画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画山峭壁上那些形态各异的马,是一群神马。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为了管控好孙悟空,就招他到天庭做官,职位为“弼马温”,说白一点,就是专门看管马匹的马夫。孙悟空虽不能咽下这委屈,但又无法违抗天命,到任后,无心司职,时常放纵群马。一天,这些神马趁孙悟空外出贪玩之机,冲出天门,降临人间,被漓江沿岸的青山秀水、绿叶嫩草所迷恋,从此不思回归,偷偷在丛林中住了下来。这些神马食量超大,不足半年就把附近的草木吃得精光,为了裹腹打起了偷吃农作物的主意。它们日伏夜出,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被人发现。后来,村民们终于识破端倪,自发组织起来,到田间埋伏守候。等到半夜,这些神马终于出现了。村民同时点燃火把,围攻神马。神马慌不择路,就跑到石壁上,摇身变为块块斑纹。村民们找来找去,不见神马,只见地上的马蹄印,很是着急。接近天亮的时候,才在画山的石壁上发现它们的踪影。从那以后,村民们天天派人守看这些神马,不让它们偷吃地上的农作物。这些守马的人,第一天看马是十匹,第二天看马却只有九匹,第三天看马又变为十二匹了,始终弄不明白是咋回事,不仅马的数量每天都有变化,形态也是变化无常。这些奇葩的现象传到一个画家的耳中,他也觉得这事不可思议,就从很远的地方走了很长的路赶来探奇,想把这些神马画下来。他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把这些神马画成了一张初稿;第二天修改时,发现初稿上的马与石壁上的马的数量不相符,就重画了一张;第三天修改时,发现初稿上的马与石壁上的马的数量还是不相符,于是再重画,再修改,发现每天初稿画的马与石壁的马的数量都不一样。不知重画了多少日子和重画了多少张初稿,乃至画稿已堆积如山,那些马的数量和形态仍然每天都在变化,总是不能核对准确。这个画家毫不灰心,索性跑到山对面的高处作画,便于看个清楚,数个明白,结果还是外甥打灯笼一一照舅(旧)。天长日久,画家竟变为了石人,成了画仙,而这座曾经隐藏神马身影的山就叫做九马画山了。
后来,一首民谣由此而生:“看马郎,看马郎,问你识马几多双?看出七匹中榜眼,看出九匹状元郎。”由此可见壁中识马的难度。粗略一看, 或许一匹难辨,或许能辨出一两匹,到底壁中包含多少匹马,从古至今没人能得出准确答案。据传,当年周恩来总理与陈毅元帅结伴游览该处时,周总理看出了九匹马,而陈毅元帅看出了八匹马,传为佳话,直至今天。
告读者
为繁荣阳朔镇文化事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阳朔镇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开通“碧莲风”栏目。该栏目将不定期刊出我县广大作者创作的文学、文艺作品。本栏目投稿邮箱:yszxcb@guilin.gov.cn
文:秦远孝
图:来源于网络
编辑:秦晨西
审核:容科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