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浮山是我家乡临澧的一座名山,它虽没有五岳高,但它却是我心目中的珠穆朗玛峰。因为浮山二十四景,景景含诗意。它简直就是一座诗山,它处处留下了中华民族诗词发展轨迹。此刻,穿越千年,带你走进家乡这座山......
早在元代,柿溪州学政刘世英多次游历浮山,看到那秀奇的风景,触发了他的诗情,不禁信口吟出一首《仙炼浮邱》:“仙家炼丹成,鹤舞龙吟。此日留得好山青。何分古今?洞口桃花自长春,雅致宜人,隐隐闻鹿鸣。”
刘世英是元代大诗人,曾被元翰林提督取士,官至学政。他崇尚儒教,信奉道教。他一生漫游四方,阅尽了名山胜水,见过大千世界,但他对家乡的浮山独有情钟。告老还乡后,一直居住在浮山脚下,他捐巨资修建道溪书院,独资修建佘市桥。他最终是在浮山升仙的,他的功德也是浮山造就的,由此足见浮山之魅力。
“洞庭一点万山东”这是明代著名诗人杨瑛名句,他生动地描绘了浮山第一峰的雄伟气势,那秀奇的高峰耸立在洞庭之东,横亘在沅澧之间。山上的流泉飞瀑,悬崖险壁,奇峰幽谷,松涛云雾,产生着一种强大的吸引力。许多向往自然的帝王将相与文人骚客纷纷慕名前来,或祭告浮山、感受浮山,或吟颂浮山、阐释浮山,他们的山水襟怀,在这里挥洒为激情的诗篇。杨瑛这位生长在浮山的诗人,对浮山更有极其特殊的情感。明天启五年,他应乡友统兵之约前往山东历城,协理事务。他从太浮山出发,历时47天徒步2638里,随所见辄形于词。其诗作辑存为《东游草集》。其中太浮山二十四景,维妙维肖,景景是画,景景含情。“几度濡毫浇碧海,有时挥翰写青天”描绘出了顿笔峰的气势;“洛女凌波风细细,湘娥照月影娟娟”刻划出了荷花泉那种秀奇娇美的姿态;“盈盈绿水映青渠,草圣何年此结庐”仿佛描述了多少文人墨客结庐于此,泼墨染青了一条潺潺的洗墨溪;“石根秋水绿漪漪,云是汉皇饮马池”仿佛如实的记录当年汉楚之争时,汉高祖就在此地饮马驻屯。
作为一座文化名山,浮山自古就是诗山,在刘世英、杨瑛之前,已有诸多的诗文记载。战国时期的宋玉就在这昔称云梦之乡浮山脚下,生活了漫长的几十年之久,他的许多骚赋都是在这里写就。他的代表作《九辩》就是在浮山脚下吟哦而成。“方地为舆,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这豪迈的壮言,也许就是浮山精气孕育而成。汉代名将马援于建武十七年任伏波将军,封新息侯。进攻“武陵蛮”时,在浮山铁瓦寺召开过军事会议,并在此留下了“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渡,兽不敢临。嗟哉,武溪多毒淫。”的壮丽诗句。清代的著名诗人黄道让多次游览浮山,他登高远眺,激情大发,一气吟出了三首《登太浮山第一峰》同题律诗。“远眺须於高立处,道源一线自天流”;“仙山屹立楚江滨,到此欣为绝顶人”;“不见桃花空见港,云峰隐隐忆浮邱”。短短几句诗不仅写出了浮山雄伟高大的气势,而且饱含哲理,那种登上绝顶的欣喜,那种不到长城非好汉可贵精神无不蕴含在诗中。尤其是第三首末句,诗人在隐隐云峰中细细地品味着浮山风景,慢慢地追忆浮山的乐趣,恋恋不舍的与浮山惜别。抒发出了诗人对浮山浓浓的深情。
浮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山,这座饱含韵律的诗山,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从古代宋玉、刘世英、杨瑛、黄道让到近代的林伯渠、丁玲,黄右昌,哪一位诗人不是喝浮山之乳汁,吸浮山之精华成长的?浮山是中华诗歌文化的发祥地,他的钟灵毓秀,让屈原、李白、杜甫历代大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正是浮山诗文化的传播和感染,如今,浮山脚下活跃着一支农民诗词队伍。他们在勤劳农耕的同时,也在为弘扬文化诗词而奔忙,他们成立了浮山诗社,出版了多辑《浮山新韵》。他们的许多优秀作品被《中华诗词》、《湖南诗词》所青睐。浮山诗社犹如一朵含苞的鲜花,在沅澧大地上越开越艳。浮山诗社的诗词活动让原本充满诗意的浮山添上了更新更美更浓的一笔;让家乡的这座文化高峰又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