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
走进《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编辑部,诞生在弄堂深深的石库门里。走在上海百年老马路愚园路上,可以发现一幢假三楼结构新式里弄洋房,这就是《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如今这里也是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
- 隐藏在愚园路上的编辑部
愚园路于清末民初由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填浜筑路而成,以路东著名园林“愚园”为名。开通后,沪上公司银行纷纷来此地建造洋楼别墅,由此愚园路成为高级住宅一条街。亨昌里位于长宁区愚园路1376弄,弄内住宅为三层砖木结构。其南面弄堂口在愚园路上,北面通长宁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被迫停刊。同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迁回上海,决定重新出版机关刊物,定名为《布尔塞维克》,并将编辑部地址设于亨昌里418号(今愚园路1376弄34号),一直延续至1928年12月。
《布尔塞维克》编辑部的所在地还成为了党中央领导同志的革命活动场所。1927年10月下旬,党中央派黄然(原陈独秀秘书)接陈独秀到编辑部机关住了3天,由瞿秋白与陈独秀秘密交谈。当时,罗亦农也常住在编辑部机关楼上。1928年4月15日,罗亦农从编辑部住处去戈登路(今江宁路)、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中福里1239号党中央机关接待山东省来中央的代表团时,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罗亦农被捕后坚贞不屈,未吐一字,英勇就义。编辑部机关安然无恙,保证了党刊继续出版。
- 《布尔塞维克》产生过重要影响
1927年10月24日,《布尔塞维克》创刊号以16开的书刊形式正式出版,至1932年7月1日共出版5卷52期,其中在亨昌里的一年四个月中出版了31期,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最初,《布尔塞维克》编委会由瞿秋白、罗亦农、邓中夏、王若飞与郑超麟五人组成,瞿秋白为主任。后来,编委会又增加了蔡和森、张太雷、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任弼时、李富春等21人。一开始为周刊,后改为半月刊、月刊,时出时停,到1932年7月1日停刊,前后共出版52期。发行期间,为迷惑当局,刊物封面先后印有“少女怀春”“中央半月刊”“新时代国语教授书”“中国文化史”“中国古史考”等名称,并冠以“中央执委宣传部”“商务印书馆”“历史研究学会”等字样。
《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曾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布尔塞维克》内容广泛,多论及国内政治、国际状况、职工运动、农民暴动、中国革命问题、列宁主义理论、地方通讯等,辟有“寸铁”“读者之声”“哀悼革命烈士”等专栏。它刊登了党中央的许多重要决议、指示,探讨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策略等问题,报道了全国各地工农武装暴动的经过和组织工农红军、建立革命政权、进行土地革命的情况。
- 现为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
1984年,市政府批准《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长宁区政府将这一重要革命遗址修复为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并于1988年10月正式向社会开放。
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一楼陈列的《长宁区革命史料史迹展》重点介绍长宁区的三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即《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路易·艾黎故居和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展出图片、实物70余幅(件)和大型示意图一幅。二楼为《布尔塞维克》编辑部原貌陈列,还原瞿秋白在编辑部领导工作的场景及中央出版局负责人、编辑部常务编委、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郑超麟的卧室原样,室中间是一张八角麻将桌,开会时就以搓麻将作掩护,室内置有大床、衣橱、写字台等家具。北室是罗亦农牺牲前最后的住处卧室原样。
文_西门 图_范筱明 制作_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