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定市的媒体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保定首届年俗文化节暨年货展销会在军校广场开锣,捏面人、吹糖人、高跷、飞叉成最大亮点”“保定易县洪崖山(后山)景区内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吹糖人、捏面人……民间艺人们上演各种绝活”“能在瞬间唤回不少人儿时幸福记忆的吹糖人、捏面人、画脸谱等中国民间老手艺,在河北保定市‘传统手艺文化展’上‘露脸’,吸引众多市民围观”。在这些报道中,都提到了一种人们既熟悉又新奇的民间技艺“捏面人”,作为老行当它让面人艺人能够以此养家糊口,作为面人艺术它承载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向往以及自己对文化的崇尚。
捏面人也称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汉族民间工艺品,早在汉代就已经有文字记载。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在街头现场创作,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因为面人颜色丰富、体积较小、便于携带、材料便宜,制作成本比较低廉,又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在普通老百姓中有着广阔的市场。它的使用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用于收藏的面人,另一类是可以食用的面人。用于收藏的面人通常用精面粉、糯米粉、盐、防腐剂及香油等制成,而用于食用的面人则用澄粉、生粉等制成。
面人 嫦娥奔月
说起面塑的起源,其实很平常。我国古代汉族民间很多地方流传着逢年过节庆喜时用面粉做“饽饽”“枣花”“月糕”“面鱼”“面羊”的风俗,这些面食一般是作为蕴含祝福意义的食品或者祭祀的供品。这些用面做的“果实花样”既好吃,又好看,还蕴含着求吉纳福的祝愿,深受人们的欢迎。慢慢的也就出现了专门捏面人的师傅,用模子或者手捏成各种人物、动物摆上街头、集市,沿街叫卖,那些彩色的面人儿逐渐就成了专供欣赏的汉族民间工艺。捏面人这个老行当真正开始于什么时期,已经无可考证。但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猪来推断,距今至少已经有了一千三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南宋《东京梦华录》中对面塑也有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那时的面人都是能吃的,人们把它们叫做“果食”。而保定民间对面塑还有一个传说,相传三国孔明征伐南蛮,在渡芦江时忽遇狂风大作,机智的孔明随即以面料制成人头与牲礼模样来祭拜江神。说也奇怪,瞬时间竟然风平浪静,兵将们安然渡江并顺利平定南蛮,从此,凡是做面人这个行当的都供奉孔明为祖师爷。
面人实际上就是“馍”,用糯米粉和面粉加上色彩后,用手指和小刀、小篦子、竹针等通过压、按、点等手法塑造出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制作成各种小型动物、植物、人物等,制作步骤“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缺一不可。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唾手而成。衣裙飘逸的美女、天真烂漫的儿童、白发飘动的仙翁,以及各种神话故事、戏剧、历史人物,放到精致的玻璃框内,就成为了人们爱不释手的工艺美术品。
面人艺术
保定捏面人的风俗也很盛行,会这门技艺的人也不在少数,巧手的农村老头、老太太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要捏一些面人或是增添喜庆吉祥,或是表示祭奠供奉,或是馈赠亲友。在这些人中捏面人捏出名堂、捏出艺术的在保定也大有人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冉江、梁秀英、贾灵越、肖占行等人。冉江的面人艺术品,既有传统的造型和绘画的神韵,又不失民间艺术的纯朴。他捏的面人“梁山一百单八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颁发的中国工艺美术名家作品展证书。梁秀英将小面人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赋予新的艺术魅力。她的面人制作过程精巧复杂,经过防腐、防裂技术处理,可以长久收藏。她创作的面人作品《红楼梦十二人物》《四大美女》《三国演义》《白蛇传》《西厢记》《舞龙童子》《观音》《金童玉女》等远销德国、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贾灵越的面人塑在一根木棒上,也称棒棒人,是高10~15厘米的扁形浮雕艺术品。代表作有《西游记》《封神演义》人物及各种戏曲人物,如《孙悟空》《哪吒》《姜太公钓鱼》等。有些面塑与泥塑相同,但比泥塑做工精细,与大型泥塑神像比,则显得小巧玲珑。肖占行自学成才,捏出了《老子》《孔子》《关羽》等面人作品,以制作面塑为职业,作品远销中国香港、台湾、澳门及新加坡等地。2006年,他的面人作品《老寿星》在保定市“常青杯”社区才艺之星评选活动中获工艺类“才艺之星”奖。
捏面人是一项土得掉渣的民间技艺和养家糊口的技能,在聪明智慧的保定人手里焕发出了熠熠的光辉,带着保定特有的泥土气息和才气走出了保定,走向了全国和世界,使这项民间技艺披上了靓丽的华彩,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了艺术的殿堂。
来源:保定方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