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友(心系远山)
济南南部山区九大名泉——济南新72名泉现状之七
济南南部山区九大名泉是指:玉河泉、涌泉、泥淤泉、苦苣泉、避暑泉、突泉、缎华泉、大泉、圣水泉。
它们都位列济南新72名泉,分布在济南南部山区的柳埠、仲宫、西营、彩石镇一带。
如按泉群划分,玉河泉为一独立泉群,其他8泉为涌泉泉群。统称其为南部山区九泉,是为记述方便。
玉 河 泉
玉河泉,在历城区彩石镇玉泉河村内。原名“鱼河泉”,因泉源中有鱼而得名。又因“鱼”、“玉”同音,沿称为玉泉河。
玉河泉水由玉泉村内岩洞中涌出,过浅池东流,折向北注入巨马河,为巨马河源头之一。元《齐乘》云:“巨合河(即巨马河)出龙山镇南五十里,曰榆科泉”。疑即指此泉。
玉河泉,还是泉城十大泉群之一。附近有山泉68处,仅玉泉村和与其相连的另一条支流上,就有龙吟、龙脉、响呼噜和东、西老泉等10多处泉水,如一条玉带环绕村庄四周,形成“一泉成河”的奇观。
到玉河泉,从市区燕山立交桥下乘312次公交车即可到达。以上景观只有在盛水期才能看到。
涌泉
涌泉,地处历城区柳埠村四门塔西南白虎山南麓,济南72名泉、10大泉群之一。
这一带有泉水168处之多,形成以涌泉为首的涌泉泉群。可惜我本月初来时,公园正在维修,大门紧闭,想过其他办法也过不去,没有拍到图片。
泥淤泉
泥淤泉,在历城区柳埠镇西南7.5公里泥淤东村内〈从市区乘886次公交车可直接到达〉,海拔324米。明清两代史籍中称“印度泉”,后因其常被泥沙淤塞,多次开发复涌,故称“泥淤泉”。
泥淤泉有三眼,石砌方形,呈“品”字形排开。主泉居东,深10米,底部向北有洞穴,称海眼。泉水清冽,四季喷涌不已。泉水自池壁方孔涌出后,分两股绕村流向阎家河。
苦苣泉
苦苣泉,又名莴苣泉。金、明、清72名泉均收录,2004年又重新入选。泉池封闭式圆井形,泉水甘冽,长年不涸。泉水自井下暗渠流入南侧济南铁路局度假村院内流出,由高2米、宽3米的石叠假山上,跌荡至苦苣池,形成小型瀑布景观,流入茶臼河,为锦阳川源头之一。
苦苣泉,在历城区柳埠镇袁洪峪济南铁路局度假村院内,距市区38公里。在市内青年桥乘885路公交车,到袁洪峪站下车就到。
值得一提的是,苦苣泉与下面的避暑泉,都处于济南铁路局度假村院内,但他们都没有限制游客的出入。
苦苣泉旁,还有民国时期曾主政山东、行武出身的军阀韩复渠的别墅遗址。
避暑泉
避暑泉,与苦苣泉同在袁洪峪济南铁路局度假村内。明《历城县志》、清《七十二泉记》均有记载。因所处气候凉爽,适于盛夏避暑而得名。
避暑泉,泉水依山崖涌出,后砌方池,今为半露于地上的封闭式石彻圆池,水由石壁圆孔外泄,顺势回如以自然水湾。水盛时漫溢,沿山谷流入齐城峪的茶臼河。
缎华泉
缎华泉,在这处高大上的院内,但一般人很少能看到了。
开始我也不知道。11月20日,当我像探访其他名泉一样,兴致勃勃的来到这门前时,工作人员告诉我,入园要买门票。“老年或军人证”?“不行,所有证都不行,只认钱”。“噢,明白了”。遂毫不犹豫地退了回来。
在返回等公交车的站牌下,几位当地的老者对我说:“别说你们了,我们本村的人都进不去。以前栽的树想进去看,也要花钱买票。他们是私人搞的”。
这是在本次探访名泉活动中,唯一次让我望而却步的泉。怕花钱买门票吗?不是。探访名泉,完全是兴之所致,掺进这些商业交换行为使人败兴。少看这一处泉水,我并不后悔。
突泉
突泉,又名都泉。金、明、清“72名泉”中均有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载:“都泉在仲宫东南皇宫寺,溪抱村流,为岱北诸泉之总”。又因泉水旺盛,涌出后呈凸起状,故以其形称之为“突泉”。
突泉,泉池已封闭为井形,长、宽各1米,深7米。以石砌成,泉水由泉上部井壁方孔涌出,清澈甘冽,四季不竭,盛水期出水量1立方米/秒。泉水出井后东流折向南,至东西大街南侧,注入明渠北流,形成溪抱村之势,最后西流,汇入锦阳川。
突泉,在仲宫镇突泉村,从市区通往南部方向的带“8”字头的公交车都由此经过。
大泉
大泉,又名马帝泉。清道光《济南府志》载:“马帝泉,一名大泉,泉流入锦秀川”。又传因水量大而得名。丰水期,每小时涌量54立方米。
大泉,涌出地面后,汇入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天然池塘中。由于受水位深浅、距泉源远近及池岸花木环境的影响,池水呈水彩状。尤其在阳光照射下,更是彩色斑斓,绚丽多姿,让人一见倾心。
水盛时,泉水从溢水口流出,沿九曲河流入卧虎山水库。
大泉,处于南部山区锦绣川大泉村。从市区乘65路公交车,至商家站下车,右行约2公里路即到。
圣水泉
圣水泉,处于锦秀川红叶谷风景区内,源自山上的自然崖壁,自缝隙流出,在这里汇集成池,常年涌流,欠旱不涸。水温常年保持在18度左右。清澈甘美,水清如镜。
圣水泉,上方有始建于隋代的圣母宫,周围小桥流水,幽潭篁竹,三角亭,集山水泉林于一身,成为景区内游客较集中的场所之一。
2021.12.19于泉城济南
作者简介:沈子友(心系远山),山东莒县人,大专文化,1970年12月入伍,1984年1月集体转业至中铁十四局党务部门工作。爱好文学,喜欢读书,有多篇文学作品在报刊和各大网络平台刊发。
编辑:奎先达坂西《青烟威文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