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都,现在的青州,早在大禹治水时,将天下分为九州,青州即古九州之一。而益都根据《史记》记载和神话传说跟协助大禹治水的伯益有关,他仰慕古代的先贤许由隐居到今青州的香山,并在此繁衍生息,于是留下一个地名叫益邑。西汉时在此设益县,后来把益县作为西汉刘胡的封地,封刘胡为益都候。现有一组老照片关于益都的文庙、文昌宫、万年桥、云门山和佛像,以及益都城门城墙等风景遗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探讨下!
益都驼山
主峰海拔高408米,与云门山相对而立,山形似驼,故名驼山。驼山上有石窟造像。
益都云门山的泰山行宫
供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离开山东泰山时建造的行宫,故称之为泰山行宫。
益都云门山顶
一处祭祀台,有鼎和香炉,鼎身有破损,内部还长出了草,还有两个类似的执耳瓶。
云门山顶向北眺望,可以看到上山的阶梯,还有路边的几处房子,远处则是益都广袤的平原。
益都云门山石窟
始凿于北齐,直到唐武宗灭佛时才戛然而止。1936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曾来驼山、云门山考察,在梁思成的《中国雕塑史》一书中介绍云门山石窟提到“云门山与驼山隔溪相对,相去咫尺,而其美术之地位,则极悬殊。大像数少,且极残破,然其优美,则不因此而减也。其年代较之驼山约迟十年。其雕工至为成熟,可称隋代最精作品。”,当时虽已残破但不至于面目全非,现在图中的三尊佛像头部均毁坏,甚是可惜。
益都云门山的佛头
卷云发髻,面带微笑,双耳垂露,雕刻精美绝伦,巧夺天工!
云门山东峰
云门山山势两面对称,宛如一顶乌纱帽,中间是主峰大云顶,两边的纱帽翅是东峰与西峰。东峰称望海峰向东延伸,上建有东阆风亭,俗称望海亭,可观日出云海。
益都的北城东门
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廷为加强海防,建立了八旗水师,之后在益都设立满洲兵驻防,设立将军一人,副都统一人。因满城建于府城之北,故当地又称之“北城”。
益都城北门瞻辰门和万年桥
万年桥俗名北大桥,位于古南阳城北门外,始建于宋仁宗明道年间,由梁柱式木桥改为结构独特的无柱单拱木桥,状如彩虹,故曰“虹桥”。明万历二十二年,改建成为石质联拱结构的七孔桥,现存。
益都镇青门
东阳城的西城门遗址——镇青门,当时东阳城已废弃,大部分的城垣已平。
益都东阳城
益都的城墙
城墙下有小河,还有小孩在河附近玩耍。河边一人骑着马,与城墙对比,益都的城墙很高大雄伟。
益都城内街道
街道采用石条、石块铺路,中间用边缘整齐的石条,两侧用小的石块。街道宽大整洁,雨天也不会泥泞,街上有赶路的行人以及坐在店铺门口翘着二郎腿聊天的人。
益都文庙
图中就是文庙内的主体建筑大成殿,是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此殿为单檐硬山式建筑,檐下木匾高挂,隶书题刻“孔子庙”,字迹苍古有力。庙门前有几个人正走过,还有一男子张望摄像师的方向。
益都文昌宫山门
位于城外东北隅的文昌宫,是祀祭文昌帝君的庙宇。在古代此地香火极盛,主供文昌帝君,文昌即文昌星,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图中有附近的老百姓坐在山门前的石凳子上休息。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白驹的时光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如果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