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可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式传承
文化振兴篇
蔡家崖村炽热的红色文化,带来了数不清的游客,留下了曾漂泊外乡的年轻人;潮州民间传统的木雕工艺,让“90后”手艺人在父辈的指点下,沉醉十多年;化屋村精致的苗绣蜡染,从家家户户走进扶贫车间,经由非遗传承人之手变得“活起来”。
乡村不只是中国人记忆中的故乡,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落脚之地,那些凝结着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匠心技艺,在创新中激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刷新对民族之美、传统之美的感知。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神,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赓续血脉”“留下回忆”“记住乡愁”。
抹不掉、忘不掉的文化记忆,终将构建起乡土中国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
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蔡家崖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红色文化
“幸福列车”驶来,蔡家崖搭上红色旅游顺风车
“回家自己开个饭店,爸妈老婆孩子都在跟前,感觉是不一样了!”
“80后”温雪敏是土生土长的山西兴县蔡家崖村人。跟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一样,他向往城市生活,但也惦念着家。“蔡家崖号”列车的驶入,让安静的小村落热闹起来,温雪敏看到了村庄的未来。
蔡家崖村是晋绥边区政府及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村里红色遗址众多,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四八”烈士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红色文化高度重视,强调“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建设”。如今红色旅游已搭上文化建设的“列车”,在乡村振兴的轨道上飞速行进。
2018年,蔡家崖村迎来了他们的“幸福列车”——“蔡家崖号”客运列车正式开通,结束了兴县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
村民们搭乘着“红色旅游”列车重新出发。“蔡家崖号”不仅方便了当地百姓出行,也送来四面八方的游客,拓宽了蔡家崖村的致富路。
驶过横跨两座山头的最后一段高架铁路桥,4621次“蔡家崖号”旅客列车到站。列车身上,红色的窑洞前印有八路军的卡通形象,腰别手枪,背挎大刀,手握冲锋号。旅客们拍下站顶红艳艳的大字——“蔡家崖站”,“打卡”革命老区的红色之旅就此开启。
“自从搭上了红色旅游的顺风车,蔡家崖这些年变化飞快。北面的元宝山变绿了,街道两旁开了许多商铺,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昔日的土坯房变成了整洁的楼房,多半农户还开上了小轿车……”蔡家崖村党支部书记温利川,将这几年家乡的变化看在眼里,村民们更是感受到了新生活带来的变化。
“蔡家崖号”客运列车开通,结束了兴县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
一手好厨艺,革命老区青年回乡开起农家乐
温雪敏有一手好厨艺,初中毕业后学习烹饪,在太原的饭店里工作多年,也去过鄂尔多斯打工谋生。虽然工资不算低,但开支也不低,每年下来盈余不多。妻子刘利琴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多年两地分居,日子过得一般。
“我们蔡家崖发展红色旅游,名声渐大,外地游客越来越多,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何必漂泊在外呢?”温雪敏眼看着老家门口那条小街越来越整洁,越来越热闹,2019年年底,下定决心,回乡开起了农家乐。
年轻人脑子活络,接受的新鲜事物多,夫妻俩重新装修了家里的窑洞,置办了桌椅板凳,新颖别致的装修风格、量大可口的饭菜、热情周到的服务,农家乐几乎天天爆满。开张不到一个月就有5000多元的进账。周围的邻居对小两口也赞不绝口。“这两口子不仅脑瓜灵活,做生意还爽快。168元的饭钱,零头说不收就不收了。你说他家生意能不好吗?”
“蔡家崖号”实实在在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三年多来,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逐步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增长极。“红色是蔡家崖的发展底色,吕梁精神给我们添了奔向好日子的动力。”温利川介绍,全村现有劳动力3400人,其中200多人都在从事与红色旅游相关的产业。2015年,蔡家崖实现了整村脱贫,这几年村民的收入更是持续增加,由2017年的6200元增加到了8000多元。
“今年受疫情影响,游客少了许多。我趁现在再多琢磨几个主打菜,相信以后的生意会更好。”炉火暖暖,刚端上桌的菜热气腾腾,温雪敏的农家乐又热闹了起来。“近一两年再起个二层,把小院装修得有特色一点,带个住宿,客房不用多,有三五间就行。”温雪敏腼腆地笑着说。“在跟前,一家子,就忙这个饭店,挺好。”
蔡家崖青年温雪敏在自家的农家乐小院里接受采访。
传统文化
祖传父父传女,潮州木雕技艺世代延续
“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两只鉎牛一只溜。”这是广东潮州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民谣。湘子桥即潮州广济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几经重建和修缮,现在已成为潮州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如今,桥上部分亭台楼阁成了潮州非遗的最佳展室,在这里,常可以看到一个年轻女孩一手执刻刀,一手执木槌,忙活着一副木雕挂件,栩栩如生的木雕作品吸引着不少游客驻足。
她便是木雕手艺人陈嘉。身为“90后”的陈嘉出生在一个木雕世家,爷爷陈舜羌是国家工艺美术大师,是潮州木雕代表作“龙虾蟹篓”的原创者之一。父亲陈培希是省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在陈培希的鼓励下,陈嘉14岁起便学习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可追溯至唐代,为“中国四大木雕”之一。其独特之处尤在于出神入化的镂通雕技艺,极具立体性,塑造层层叠叠的多维度空间,像绘画一样表达情节丰富的故事,凝结着当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感悟和向往,江海水族、生活场景、历史典故等都是木雕题材。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0月12日在广东潮州考察调研时强调:“潮州有很多宝,潮绣、木雕、潮剧、工夫茶、潮州菜等,都很有特色,弥足珍贵,实属难得。”
“要把虾雕得圆一点,要比较有立体感……”工作坊里,陈培希正在指导着陈嘉雕刻细节,她手中的木雕作品正是“龙虾蟹篓”。
从小看着父亲每天的工作,耳濡目染,陈嘉对木雕也产生了兴趣。“木雕最开始最难的地方就是做粗坯的时候,因为从一段木慢慢开始镂空、设计,开头做粗坯对我这个女性来说是最难的,需要用到非常大的力气。”陈嘉说,一件木雕作品最少都有十几斤,每天长时间把这段木头抱在身上,敲槌也有几斤重,工作时间每天七八个小时,体力上也是一种考验。
最开始的几年,陈嘉手上经常会破皮、起水泡,放弃的念头也曾在脑中闪过,“但是既然选择了就坚持下来,所以到现在也10多年了”。
省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培希(左)指导女儿陈嘉制作潮州木雕。
一桥一楼一街,潮州老城传承中华文脉
如今,“广济桥看潮州文化”打出了品牌,在广济桥展演非遗作品已成常态化。
漫步桥上,游客可饱览“十八梭船廿四洲”胜景,领略潮州文化魅力。广济桥上,陈嘉专心于手中木雕,她说:“政府很重视我们这些潮州工艺,这也给了我很大动力,非遗就是要传承下去。”
在广济桥的对面,是广济门城楼,站在楼上,可以俯瞰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筑群。
漫步其中,一座座牌坊鳞次栉比、临街而立,繁复的石雕彩绘承载着无数府城风云和先贤往事,往深处走,一幅生动的潮州历史人文画卷在眼前渐次展开……
在广济桥上,“90后”木雕手艺人陈嘉正制作“龙虾蟹篓”。
民族文化
购入电脑绣花机,山里“高级定制”走出去
一件手工绣衣,配以白、红、绿三种主色,兼以蓝、紫为辅色绣制出独特的民族风格纹样,做工精细、工艺复杂,被称为藏在深山里的“高级定制”。
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用刺绣的方式记录和书写自己的历史,正是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代代相传的文化表达。
但这些藏在深山里的“高级定制”,如今却面临着走不出大山的困境。
由于纯手工绣制制作周期长、定价高、销路窄,苗绣产业发展的局面难打开。如何将传统工艺转化为成熟产业?这是化屋苗绣在乡村振兴路上亟须解决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村民尤华忠曾在温州的电脑印花厂里打工,返乡后留在了化屋村。作为村子里敢想敢干的年轻人,他想试试走通回乡创业这条路。
“几年前,我在浙江温州打工时,看到当地人用电脑绣花机,正好厂里面有套机器要退下来,我便花了2万多元买了一台。尝试用绣花机制作了一套苗族服饰,发现制衣时间由原来的半年多缩短为几天时间,工作效率迅速提升了。”
2018年,化屋村兴办刺绣产业,政府出资给村民建厂房。扶贫车间的建立,将工厂开在了村民家门口,打造了一条“车间就在家门口、上班只需下个楼”的就近就业渠道。
2019年,尤华忠决定和妻子共同创办蜡染刺绣公司。他们从银行贷款购入电脑绣花机,又尝试在网络上直播带货推广化屋苗绣,谈起这台“电脑绣花机”,尤华忠露出了笑脸:“现在,我们这个车间有5台全新的绣花机,绣娘们做手艺更方便了!”
招揽生意,培养操机绣娘,尤华忠的苗绣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以前在浙江打工,跑来跑去,老人孩子都顾不上,现在我们一家人都在车间了。”四十出头的村民杨大姐,正带着小孙女在尤华忠的苗绣车间里上班,杨大姐主要负责蜡染产品的制作。从日常使用的钥匙小包到素雅干练的蓝染围巾,都是杨大姐经手的物件。“一个月工资给我3000多元,现在在家里(生活)还可以,刚回来的时候,担心年龄大害怕扶贫车间不要我做(工)。(后来)他们说‘我们需要的,只要你会做’。那苗族传统的刺绣蜡染,我什么都会的嘛,车间蜡染的花样我可以设计出来,后来就留下上班了,不想出去了。”
在化屋村扶贫车间里,一名绣娘在直播展示苗绣产品。
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密不可分。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吴理财在《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一文中认为,用市场化机制把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既可以丰富文化产品的供给,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也可以对乡村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式传承,保护好和发展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多重经济和社会价值。
苗寨刺绣恰是一个典型的乡村文化范本,现代产业链的有效搭建,让千年苗绣“高级定制”,实现了从大山走向世界的可能,更让村子里的贫困绣娘们,有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幸福感。
实现家门口就业,苗寨绣娘富起来
从一台电脑绣花机开始的苗绣尝试,如今给化屋村的扶贫车间带来了生产力的提升,也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2020年,化屋村苗绣扶贫车间产值达到100多万元。“32位苗族绣娘在车间里上班,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同时,还能照顾家庭。”尤华忠说,32位绣娘有一半以上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已全部脱贫。
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地处乌江源百里画廊内。
文化创新
去贵州读研,把传统蜡染与现代时尚结合
“每一代绣娘,都在找寻新的意义。民族手工艺的传承是我肩上的担子。”
今年37岁的彭艺是化屋村唯一一位苗族蜡染非遗传承人。这个年轻的传承人,想为传统苗族蜡染刺绣注入一些新可能。
在老一辈化屋村人眼里,苗绣无疑是家家户户要掌握的手艺,而今工业化和城镇化大潮之下,传统手工艺逐渐淡出视野,乡村文化产品的受众群体也在逐渐减少。如何让苗绣活起来?这是彭艺和无数非遗传承人需要思考的课题。
“由于一直强调现代化、城镇化在经济发展领域的主导作用,人们产生一种似是而非的模糊观念:唯有城市代表着先进、文明或历史前进的方向。”中央党校教授刘忱看来,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部分人将乡村视为落后、封闭、愚昧的代表,不足以支撑现代化发展,应该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逐步改造乃至淘汰。
在日常的工作中,彭艺也发现,苗族蜡染、刺绣只用在头饰、衣服之类的生活用品上,范围太窄。“而且以前做苗绣、做蜡染,只会模仿我们的祖先,他们画的是什么纹样,我们就画什么纹样,他们绣什么,我们就绣什么,没有创新意识,我们就不会加不会减。”
于是她决定,去贵州民族大学读研,希望把传统蜡染与现代时尚相结合。
“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开阔了我的创新思维,也提升了我的技艺,让我找到了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路径。”硕士毕业后,彭艺决定回到化屋村创业,创办了“原色有染”非遗文化讲习所,担任起扶贫车间文创产品设计师,带领村里“妈妈们”共同制作具有时尚感的苗绣、蜡染产品。
兼具美观和实用性的文创灯具、餐具和民族风服饰,一件件走上了扶贫车间生产的流水线,不仅拓宽了产品线,更让“化屋文创”在网络上有了新销路。
彭艺也成为了化屋扶贫车间里的“智慧担当”。在她的手机便笺里,有她下载的图案资料,也有生活里琐碎的灵光乍现,苗寨里的一草一木、一纹一样都是她思考的对象。为了保持富有创造力的头脑,她常出省去景德镇等民族文化传承地,学习当地的文创设计理念,不断碰撞出创意火花。
苗族蜡染非遗传承人彭艺在制作蜡染灯具。
“想要非遗‘活起来’,需要做好‘加减法’”
多年的行业深耕,加上专业的学术思考,让彭艺悟出了一个道理:“想要非遗‘活起来’,需要做好‘加减法’”。
她认为,所谓“加减法”,依旧是以民族手工艺的传统为基底。拆解来看,做加法,就要融入跨界设计,用“混搭”的理念把木艺、陶瓷等元素与刺绣、蜡染等传统技艺结合起来,生产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的产品。而做减法,可以结合产品功能,简化纹样、色彩的使用,突出一种元素,确保物品的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实现统一平衡。“要让色彩搭配看起来更雅致,更符合现代审美,而且不会过时。”
带着这个观念,彭艺和化屋村人的“苗绣尝试”越走越远。蜡染镶嵌木椅、带刺绣衬布的茶杯茶壶、颜色清新的蜡染玩偶、兼具民族风和时尚感的布艺时装……工作室里甚至有蜡染和刺绣结合的居家灯具。
打造乡村文化产业不能走同质化、复制化的路线,彭艺为化屋文创“注入新血液”的愿望成为了现实。
前不久,彭艺设计的蜡染布偶在一款设计师APP中找到销路,十二生肖公仔卖得火热,广州的厂商找彭艺下了15万的订单。顾客在APP留言说,没想到蜡染也可以做出这么“萌”的物件。
如今的彭艺,仍在带领化屋村及黔西市50多位绣娘制作、研发新产品。“只有不断地研发推新,把民族纹样提炼出来走向市场,有好的买卖,才能对传承有更好的帮助。”彭艺说。
“传统手工艺也可以很时尚。”彭艺和化屋村人的苗绣,有留得住的乡愁,更有看得见的未来。
彭艺布置的“双龙戏水”蜡染刺绣作品。
总策划:戎明昌
执行策划:王卫国 王佳
统筹:陈伟斌 陈实 朱慧东 关健明
执行统筹:陈成效 胡群芳
编辑统筹:周全 视频统筹:危艺 创意统筹:张博
主笔:董晓妍
采写:南都记者 周全 史明磊 李思萌 蔡思岚 董淑云 徐呈旭 黄薇 叶晓文 刘宝洋
摄影/视频:南都记者 危艺 张静 刘威 吴佳琳 林耀华 李琳 陈灿荣 李孟麟 黄怡婷 张驰 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