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沙讯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一曲《浏阳河》,让浏阳在歌声中走向世界、走进人们心中。一条浏阳河,带着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和灵动气质,荡漾起人们心中的丝丝涟漪。浏阳历史悠久,县名最早见于东汉,素有“烟花之乡”“千年古县”的美誉。
12月1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湖南省委网信办、新华网主办的“共舞长江经济带·探源千年文脉”主题活动湖南站正式启动,30余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湖南省市重点新闻网站媒体代表将展开为期两天的参访活动。
随着蜿蜒小路沿途而上,峰林之间,活动首站浏阳道官冲古法造纸研学馆便出现在代表们眼前。
走进手工造纸制作技艺传习所,造纸师傅黄建洪正在槽房里荡帘抄纸。“哗哗哗”几下,黄色纸浆就在纸帘上均匀分布。起纸,轻轻一揭,纸就平铺在垫板上。纸张伴随着淅淅沥沥的水声层层垒起,如豆腐块一般。竹子的清香也伴随着纸帘的一起一落扑鼻而来。别看荡帘抄纸这个环节只有几个动作,黄师傅操作起来也动作轻盈,行云流水,但要做到这些却很难。为了让纸浆纤维分布均匀,造纸师傅的腰劲和腕力使用都得恰到好处。腕力重了,难以控制纸张的厚度,腰劲和腕力没使好,纸浆又分布不均匀,十分考验造纸师傅的巧劲。“这批纸将用于古籍修复,所以要更薄些,控制力度显得更为重要。”黄建洪说。
黄建洪,浏阳手工竹纸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1990年出生于浏阳市张坊镇上洪村道官冲组,自幼跟随父亲黄隆信学习手工竹纸技艺,15岁时已熟练掌握竹料蒸煮、踩麻、焙纸等工艺流程。今年,原本在外务工的他辞去工作返回老家,选择继承父亲衣钵。
据了解,道官冲竹林密布,素有生产竹纸的传统。古法造纸从选料到成纸历时半年之久,分斩竹漂塘、煮惶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五大步骤,与明代《天工开物·杀青》的记载相合。对生活在这里的客家人来说,生产竹纸不但是一门传统的技艺,更是一种重要的谋生手段。这个总共57户人家的小村,巅峰时期有25户做手工纸。而在历史上,因为曾在乾隆年间被官府纳用,这里的纸品有着“贡纸”的美称。
随着机械造纸工业的冲击,手工作坊式的古法造纸到了存亡关头。为了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非遗文化,道官冲在李锋等非遗保护志愿者的努力和专业公司的运营下,建起了“纸上春秋-道官冲古法造纸研学馆”,以图文视频等方式再现传承近2000年的古法造纸技艺。
目前,研学馆已列入“长沙市示范性非遗传习所”和“浏阳市专业科普场馆”,道官冲也被纳入浏阳市“十四五”重点规划项目以及湖南省文旅厅10条非遗主题(研学)旅游线路。
记者王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