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妙峰山脚下的炭厂村,村民曾祖祖辈辈以烧炭为生,村名更是由此得来。这个曾经压着低收入帽子的小山村,转型发展休闲旅游,山区变景区,村民变股东,走上了绿色发展致富路。如今,炭厂村靠着乌金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的“三色文化”,实现了贫穷小山村的美丽蜕变,探索出美丽乡村建设的“炭厂模式”。
北青报:炭厂村是如何探索出由“黑”变“绿”的绿色发展模式,走出这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乡村生态振兴之路?
邢卫兵:2005年开始,门头沟500余座乡镇煤窑和非煤矿山逐步关停。为了村里的发展,我们四处取经、实地考察。2008年,去河南云台山景区参观回来,几个村干部都非常兴奋,那里的自然风貌,跟我们的山沟沟太像了。“绿色文化”就像是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我们的致富门。回到村里后,村干部们就钻进了荒沟,踏着齐膝深的野草发掘沟里的“宝贝”:山泉、冰瀑、奇花异草。那段时间,走家串户听取村民对家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成了我们每天的必修课,施工现场成了村里最大的“办公室”。2009年,“神泉峡景区”瓜熟蒂落。2010年5月,景区正式对外开放。2016年底,神泉峡冰瀑开放,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当年景区收入70万元。
为了调动村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我们探索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成立了“神泉峡景区管理中心”,把景区归村集体运营,村民以资源入股,全村206户、379人,一人配5股,每股200元,年底按利润分红。2015年,全村实现整体脱贫致富。有了股份的村民觉得村里的事就是自己的事,都热心参与到铺石、修路、建桥,植树、栽花、种草等各项施工建设中。村里还出资为6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部分村民还在景区当上了售票员、生态管护员、护林员、保洁员。
北青报:从资源型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中有什么经验?
邢卫兵:以卖炭为生的过去,那是属于我们的“乌金文化”。抗日战争时期,昌宛县佐公署在村里成立,侵略者在村里进行了13次烧杀掠抢,但村民一直顽强斗争,前后有11名同志壮烈牺牲,我们被誉为“烧不掉的炭厂村”,这是我们的“红色文化”。我们希望在新的时代,有属于我们的“绿色文化”。环境和青山绿水,就是我们唯一且最好的资源。我觉得最大的经验就是当时想着得先把这些仅有的、现存的资源保护起来,这样才能在以后利用起来。通过成功建设“神泉峡景区”,我们有了自己的主导产业。现在我们将炭厂村的红色纪念馆和村史馆都建在了景区里,让更多游客了解炭厂村的过去,展望它的未来。
北青报:村里未来发展,还有哪些规划?
邢卫兵:门头沟提出红色党建引领绿色产业发展,妙峰山镇打造全域文化旅游小镇。我们也提出了“五个一”工程:打造一个精品旅游村,在现有5平方公里的旅游资源的建设基础上,建设全域旅游景区;打造一座精品民宿,结合“小院+”,推出田园综合体;打造一桌精品农家宴,推出“泉饼宴”;培养一支科技人才队伍;讲好炭厂村一个红色故事。
文/本报记者 蒲长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