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是普普通通的街,一条七、八米宽的大理石路从宽敞的入口处弯弯曲曲地贯入深处,在转弯的地方变得拥挤逼仄,仿佛是到了尽头,可向前一步,又豁然开朗地呈现出一片新天地;店是五花八门的店,从招牌到门脸都各具特色,或奔放,或含蓄,或时尚,或守旧,像是各种不同功效的宣传画一样挂满了街道两侧;人是来自于四面八方的人,黑色的,白色的,黄色的,还有叫不出颜色的脸孔在眼前晃动着,再配以各种腔调不一、音韵迥异的语言,俨然是一个浓缩版的世界人类大聚会;灯是个性十足的灯,或流光溢彩、耀眼夺目,或幽然恬淡、闲散舒适,把每一个店铺的特色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也让整个街道在明暗交接的错落中充满了想象。这便是阳朔西街,一条将时尚与传统、物质与文化、东方底蕴与西方文明完美融合在一起的街道。
同它的名声比较起来, 517米的长度显然让西街有些羞于启齿。可就是这样一条微不足道的石板路,在长期的发展中以离经叛道的形式吸引了多种文化元素的共存,成为对外推介民族风范的窗口,也成为对内展示世界浪潮的先锋。这种类别迥异的文化力量的碰撞与交融也形成了西街独一无二的精彩韵致,恍恍惚惚地闪烁在秀美的山水间。在这里,每一个人都不难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酒吧应该是这条街道上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物所吧。它们挤塞在各种各样的店面间,大都醒目、张扬。门外张灯结彩、霓虹闪烁,门内光波幽暗、舞步缠绵,再加以铿锵的鼓点、震撼的音乐,像是要把整条街道的光彩都夺去了似的,让人会产生出一种身不由已的释放感。是的,悠然闲散的忘却,不留痕迹地摆脱,应当说,这才是这里的酒吧,及至整个西街的气质精髓。
大凡来到酒吧里喝酒的人,其实都不属于真正的嗜酒者,对于他们来说,酒吧里真正吸引人的不是那些高档的洋酒,而是可以在扑烁迷离的灯光中暂时忘忽所以的氛围。就好像大隐隐于市一样,人的心有时是需要在极度嘈杂的氛围中才可以平静下来的,这也就难怪,常常会有许多年轻的或是中年人独自来到这里,不歌不舞,不疯不闹,静静地坐于一隅,在几瓶啤酒的陪伴下消耗掉整个夜晚。从表面上来看,他们的行为与这样一个场所是格格不入的,应归属于另类。而实际上,同那些来这里放纵买醉的人比起来,他们才更懂得酒吧,更了解它的内涵与价值。
应当说,十余年前,酒吧还是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龃龉的处所。那时候,这些灯红酒绿的地方在国人的观念中便意味着失足与坠落,很少能够被大家所接受。然而近些年来,社会的发展与开放让我们与西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交流,这种交流所带来的最直接效应便是对相互文化的接受与理解。因此,也就有更多年轻一代的中国人开始从思想上认同并融入了酒吧。
事实上,任何一种经受过成百数千年的岁月洗涤而能够延续下来的物质形式都不是简单存在的,他们身后都必定有着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酒吧也不例外,它借以支撑自身发展生存的便是其在千百年的光阴中所形成的独特的酒吧文化——自由、随性,没有森严的等级限制,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又都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他们可以面对一群陌生人高谈阔论、附庸风雅,也可以与几个老友纵酒狂欢、忘忽所以。也就是说,在这片多元文化杂揉在一起的开放公共领域中,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抛弃世俗的羁律,展现自己心性当中最真实的色彩。
这才是酒吧文化的精髓所在,只不过,在被复制的过程中,它多多少少被我们所误解,更多地倾向于“酒”,而遗漏了后面的“吧”字。所幸,在西街,这种遗漏还不算很严重,酒吧也大都保持了引进之前的风格与韵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洋人会在这里流连忘返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西街,洋人的确是一个不能不说的话题。这不仅仅是由于其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更主要的原因是,这里开放式的文化气息会让这些外来的漂泊者们很快地找到依托感,轻而易举地融入进去。
如果沿着西街转上一圈你会发现,遍布在每个角落的外国人与在其它城市所见到的洋人有很大不同,他们大都穿着休闲、神情恬静,目光安逸、脚步懒散,那样子不像个风尘仆仆的旅游者,反而倒像当地居民一样悠然自得地踯躅在每一条大街小巷。的确,对于这块土地来说,这些远道而来的洋人们从来就不曾是个过客,他们以短暂或者长久的方式在这里停留,并且将每个人身上那种独特的民族气息不断地注射进这一片空间中,形成了西街土洋结合的意韵。因此说来,正是这些络绎不绝、前仆后继地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友人们,成就了这条全长仅517米的小街所创造的神话。但归根结底,西街的魅力还要回归到商业当中,通过那些五花八门的特色店来表现。
大凡到过这里的人都知道,在西街逛商店,其享受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购物的范畴。这里每一家店铺所经营的物品都各不相同,且全部都是外面街市上很难买到的。怀旧的书本店,粗布的服装屋,精美的工艺品,还有独具特色的食品屋,每一种商品,都是一张个性的名片;每一间店铺,都是一条文化的长廊。徜徉于其间,买与卖似乎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店主与顾客最为看重的,是两个人是否能够通过商品的平台,达到对人生价值的认同。
这就使买卖本身变得简单起来,话不投机者,三言两语之后,道声“走好,再见”。性情相从者,在一番东拉西扯的闲聊之后,根本不需要任何的讨价还价便完成了交易。更有对商品内涵的认识完全一致的顾客与店主会一见如故,就在店里泡一杯清茶,一边小啜,一边探讨,买方、卖方俨然是一对相交多年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