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国内年轻的工业旅游和工业遗产,香港的工业遗产则年限更短,对于身边常见的东西,人们习惯性地不懂珍惜,于是,香港的工业遗产并没有被称为遗产,认识也就不够深刻,所以也就没有相应的保护,大量的工业遗产也就成为过眼云烟,不复存在,被人为建设,人为销毁了。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设计院发现,国外的工业遗产意识则比较强,甚至,国外许多地方和组织恨不得把刚发生的事情作为历史大事,给予保护,比如刚发生的新冠疫情,就有许多组织在收集资料,准备开展博物馆来留住历史。所以,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正在发生的事情,您将获得不一样的认识。下面我们去看看香港工业遗产的一些思考。
香港的文化不只有宝丽金粤语歌、TVB电视剧、刘伟强与王家卫的电影,以及金庸、古龙等令人难以忘怀的文字,它还应包括香港的工业遗产。香港的工业遗产是个被人忽略的文化课题,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香港工业遗产的故事还将继续,它将与改革开放工业遗产一道,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风景之一。
一、被忽视的香港工业遗产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香港的工业遗产并不重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香港是一座后殖民城市,工业遗产是殖民时代的产物。像香港、西贡、新加坡、孟买、台北这些亚洲后殖民城市,它们的工业基础无法与伦敦、鲁尔、匹兹堡这些地方相提并论,历史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悠久,因此工业遗产存量也很有限。但正是因其有限,反而使得其遗产价值得以彰显。
从时间上来说,香港的制造业发展只不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展现了从工业化阶段到后工业化阶段的惊人速度。从空间上来说,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到60年代中期,是上海、广东等“移民企业家”的“转移工业化”,此时香港主要发展轻工业,生产轻消费品;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从香港向大陆的“转移工业化”,制造业逐渐衰退,香港转为发展以金融、银行和服务为基础的经济。香港工业化的时间太短,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只用了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导致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估在时间上打折,再加上城市用地紧张,不同类型的制造业都位于高密度的工业建筑中,所以很多工业景观被毫无历史、文化内涵的高层建筑取代。
同时香港的工业遗产独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工业规模小,属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生产基地,机械设备简单,工厂和住宅生产基地之间的联系独特。香港工业变化与祖国内地对外开放政策密切相关,在对工业遗产研究和评估上也需要考虑到地缘政治的因素。
香港并不太承认工业遗产的价值,没有把工业遗产纳入文化遗产的范畴,甚至城市历史和遗产都要让位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更多的现实需求。但是,应该要看到,香港的制造业曾经对于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不可否认。一个城市如果仅仅发展经济是远远不够的,会导致城市文化和身份认同的逐渐瓦解。要尊重历史和文化,那么重视遗产保护就是重塑包容、活力城市身份的一种重要方式。
实际上,香港工业遗产的问题是我国工业遗产面临的普遍问题,即工业遗产的价值问题。工业遗产是工业化的遗留物,是工人群体的集体记忆,也是特殊时代下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保存并传承给年轻一代,让他们得以知历史、知国情,这样才能保持城市文化的可持续性和生命力。
二、非老工业国家的工业遗产保护和价值评估
工业遗产的研究不可脱离过去的社会、文化背景,当时我对这一原理的理解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具体的研究中如何运用多少是有些模糊的。
香港政府对于“文化遗产”的定义过于狭隘,导致了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工业遗产遭到破坏,因此需要采用新的评估准则。而且香港地少人多,空间稠密,在利用土地、保护遗产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香港既有传统的一面,也有现代的一面,可以说香港人对于工业遗产的态度,是一个非常令人深思的个案。
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展速度快,在不同历史阶段,能够见证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尤其是面积较小,可以花费很少的时间和精力对不同阶段的工业发展进行研究,因此,保护香港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香港的工业遗产不仅包括在地工业遗产,在工业转移过程中出现了前店后厂的模式,因此还应包括工商业遗产与整个大湾区的工业化遗存,故而需要超出地理概念、在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下去研究香港工业遗产。在研究我国工业遗产时,也需要考虑到工业化转移的背景,尤其是随着中国内地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制造业转移到了劳动力价格更低的东南亚等地区,对工业转移后遗留下的工业遗产需要以更广阔的眼光下去评估其价值。香港已经处于后工业化时代,研究其在工业遗产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对于我国其他地区的工业遗产保护具有借鉴意义,尤其是对于一些潜在的工业遗产保护具有重要价值。
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香港工业遗产进行估值,香港工业遗产之所以重要,最关键的是它是香港文化和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工业遗产其实就是保留城市记忆、城市文脉的重要内容。工业遗产内部由多给人以恢弘与壮观之感的大型工业遗产、早期工业遗产视角转向了现代化起步较晚的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同样富有故事内涵与时空价值的小型工业遗产等制造业遗产及其相应价值,香港便是一例。同时要注意通过时空视角的联系来打破此前工业遗产研究中较多重视存在物个体的独立观察。
三、当地居民在工业遗产中的重要程度
此前,对于工业遗产价值化主体,人们可能会更加关注政府、企业,虽然居民也会关注,但往往认为其作用次于政府、企业,难以起决定性作用。但在香港工业遗产这个研究案例中,我看到了市民在这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当政府主导拆除中环天星码头和皇后码头两座古迹时,市民强烈反对,虽没有改变最后的结果,但其对全面审查文物保护政策的合理性的要求却给政府施加了压力,最终政府也承诺会增加公众在文物保护上的参与,并采纳新的评估标准,这无疑会促使政府更加谨慎地执行工业遗产决策。
四、港澳台工业遗产
1
东望洋灯塔
所在地:澳门特别行政区东望洋山罗理基博士大马路25 号
始建年代:1864
主要遗存:灯塔;炮台、教堂
入选理由:我国8 座被列为世界历史文物灯塔(共100 座)之一;远东地区修建的第一座近代灯塔,中国沿海地区最古老的近代灯塔,仍在使用当中;雷达还未普及之前,是进入珠江的地标,灯塔的所在地面位置之坐标值,为澳门于世界地图上之地理定位;“澳门八景”之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由土生葡人加路士·维森特·罗扎设计,体现葡萄牙建筑风格,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
2
鹅銮鼻灯塔
所在地:台湾省屏东县恒春镇鹅銮鼻公园
始建年代:1881
主要遗存:灯塔、机房
入选理由:我国8 座被列为世界历史文物灯塔(共100 座)之一;远东地区最大的海上灯塔,目前台湾省光力最强的灯塔,被称为" 东亚之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装灯塔
3
横澜岛灯塔
所在地:香港特别行政区蒲台群岛横澜岛澜尾
始建年代:1893
主要遗存:灯塔塔体、附属设施及用房
入选理由:我国8 座被列为世界历史文物灯塔(共100 座)之一;采用先进讯号灯照明技术,当时在亚洲水域内两座最先采用这种先进设备的灯塔之一;由清海关总税务司聘请巴黎Barbier & Co. 公司建造、启用和管理,取代了英国于香港岛东南建造的鹤咀灯塔的功能
4
日月潭大观水电站
所在地:台湾省南投县水生乡明潭村
始建年代:1918
主要遗存:大坝、引水隧道;发电机房、水轮发电机等
入选理由:一厂启用时(1934 年)是当时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水力电厂(装机容量11 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 亿千瓦时),曾经供应台湾岛内70% 用电;二厂是台湾第一座抽蓄式水力发电厂、亚洲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是台湾省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水电站群
五、如何保护工业遗产
在传统的工业遗产空间再利用过程中,坚持“修旧如旧”的理念之后更多是“旧瓶新酒”的产业升级,即建筑形态上的浅层去工业化与承载文化的深层去工业化,如将香港石硖尾工业大厦在原有建筑基础上改为赛马俱乐部创意艺术中心的行为,是城市故事的祛除与工业遗产原有文化价值的减损,不能将工业遗产视为泡在福尔马林中的工业尸体,而应以“旧瓶旧酒”“旧故事新讲法”来还原城市去工业化故事、凸显集体记忆。
要建立起合理、科学的遗产价值评估方法,对香港的工业遗产进行全面的摸清,重新利用以发挥它们的教育、旅游功能,并且希望激励工业遗产的相关利益者参与进来,包括企业家、商业协会、工会、个体工人及其家人、学者(例如历史学家、文化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教育家)、建筑师以及旅游部门的代表等等。
香港工业化可分为“上海(等内地城市)到香港”“香港到内地”两个阶段,其中涉及的“资本、人力、器械、知识”流动所带来的影响——形成的城市故事与城市历史是工业遗产的核心。这种城市制造业遗产在面临城市化与去工业化浪潮中的时空压缩中所具有的空间故事张力正是较多文献关注的大型工业遗产、早期工业遗产所不具有的,成为我们做好遗产价值评估的一种新视角。尤其在香港之类的具有重要地缘特征的城市与地区,其中城市工业遗产所具有、凝固的跨国、跨地区记忆理当为我们所重视。
其实不仅是香港,其他地区的工业发展速度、形态、空间布局,多少都会存在地方特性。这些特性既是其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核心特色,更是工业遗产价值化过程中的重要考据,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工业遗产过程中要认真对待这些特性,尤其是在价值化过程中不能盲目地将实践模式从一个案例全盘转移到下一个案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工业遗产的价值化过程十分重要。
作为城市的一种特殊语言,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设计院认为,工业遗产承载着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文化记忆,是工业文明的见证和魅力体现。作为“活态遗产”,在生产没有停顿的情况下,留住工业遗产的文化根脉,不仅保护了厂区的工业面貌,更延续了百年企业的精神内核,实现工业遗产与现代制造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