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为藏族人的聚集地,这里景色秀丽、山河湖泊多样,每年吸引了无数人前去旅游散心。而前往西藏旅游的人,基本都不会错过羊卓雍措,观赏它独一无二的异域风光。
藏语中,羊卓雍措有“碧玉湖”的含义,因湖面波光碧玉,和蓝天相接,远眺过去美不胜收,被藏人认为是“仙女佩戴的绿松石耳坠”,也有人称赞其“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
其实,羊卓雍措不仅有着秀丽的美景,同时也是“西藏鱼库”,这里拥有8亿多公斤鱼,随便丢上砖块就能砸中鱼,可见鱼多得已开始泛滥。
在中国这个美食的国度,江河湖泊里的野生鱼已越发稀少,就连长江、黄河也因过度捕捞而只能休养生息,为何羊卓雍措还能有这么多鱼?难道当地人不吃吗?
01、“西藏鱼库”羊湖
羊卓雍措又称羊湖,其湖面海拔为4441米,长度为130千米,宽为70千米,面积为638平方公里,深为60米,容水量为146亿m³,为西湖七十倍,也是最大的内陆湖之一。
正是羊湖面积之大,足以满足8亿公斤鱼的繁衍生息。当然,有人好奇,如何得知羊湖这么多鱼的呢?
其实专家利用的是“标志重捕法”,这种估鱼数量的方法已使用100多年。比如,捕捉1000条鱼,再做上记号放回去,等过段时间重新捕捉2000条鱼,看看标记的鱼多少,因而推算出鱼的重量。
羊湖中的鱼为冷水鱼,因而鱼的种类比较单一,大多数为高原裸鲤,其次是细鳞条鳅、拉萨条鳅。就说高原裸鲤,它是鲤科鱼类,以蓝藻、浮游生物等为食,其繁殖能力强,6月份时开始繁育,成年雌鱼一次可产1086~11400粒卵。
同时,羊湖内少见肉食类鱼,因而高原裸鲤可以很好的繁衍生息,因而数量不断增加。
不过羊湖在一段时间里,也因过度捕捞,其数量大大减少。
70年代时,当地人就对羊湖进行开发性捕捞,当时捕捞量并不多。但80年代中期后,捕捞量开始加大,一年可捕捞400-500吨,1995年时年捕量更是达到1291吨。
然而,因过度捕捞,它的数量持续减少,部分土著鱼开始灭绝,如05年时羊湖内有11种土著鱼,但10年时已减少至7种,且捕捞的鱼重量也开始减半。
眼看着鱼数量减少,2004年时,当地政府推出养护计划,每年都会投放鱼苗,截止2020年底,累计投放1000万尾以上,预计每年可繁育800万尾鱼。
而藏民对鱼类的保护意识比较重,大家也会自发性放鱼,再加上设有禁渔期,因此羊湖的鱼越来越多,成为鱼类的天堂。
02、为何没人敢吃?
1、信仰文化
藏民尽管不忌讳吃鱼,但吃鱼的人比较少,而羊湖的鱼更是没人敢吃。主要是羊湖在藏民心中的特殊地位,它被视为“圣湖”,且是藏民心目中的“女护法神”,因而对其心生敬畏。
每年,藏民都会绕湖泊而行,认为这样就可获得功德,洗刷罪孽,因此人们对鱼十分尊重,自然不会捕捉。
2、受水葬影响
有人会问,藏民不吃羊湖的鱼,那汉民呢?相信只要将羊湖的鱼捕捞,卖到内地,相信很多人买单。
其实,西藏曾盛行“水葬”这一习俗,羊湖为当地的“圣湖”,因此人们会将逝去的亲人安葬在水里。藏民认为,鱼可指引亡灵去往极乐世界,因此藏民不会食用它。
而对汉民来说,鱼会食用腐肉,这显然是无法理解的,大家也不敢食用。且在羊湖钓鱼、捕鱼,当地人见状也会制止。
3、饮食文化
西藏的气温比较低,因此当地人为了能够暖身,通常会以牛羊为食,而当地的牦牛、羊众多,大家也不愁没食物吃。通常来说,一只羊全家可吃上一周,一头牛可吃上一个月,为此大家无需再捕鱼。
同时,鱼的个头小,一条鱼只够一家人吃上一顿,如果经常吃鱼就会频繁杀生,这也让藏民无法接受。
4、不适合食用
调查发现,羊湖里的水pH值为8-9,为高活性碱水,其中的矿物质成分多。再加上湖水温度低,藻类植物少,鱼的饵料不多,对营养的汲取不易,为了满足自身需要,鱼只能拼命吸收有害物质,而这样就会造成有害物质富集,不适合食用。
研究表明,羊湖中的鱼DDT等有害物质较多,而DDT是一种杀虫剂,早在上世纪末多国就已禁用,一旦人体摄入就会危害健康。
正因以上这几种原因,羊湖的鱼基本无人食用,也没人敢捕捞,大家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