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红军纪念园。
受访单位供图
红色文化主题文创产品。何苑妮 摄
粤港澳三地学生在熊锐故居参观。 何苑妮 摄
来自粤港澳的教育及旅游研学专家和学生们走进熊锐故居,深入了解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
何苑妮 摄
平远县仁居村革命史迹和红色资源丰富,是全省60个省定“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之一。
受访单位供图
修缮一新的熊锐故居将被打造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何森垚 摄
从梅州市平远县差干镇沿松溪河北上,行船至莽莽崇山中,一条逾1600年历史的古道蜿蜒盘踞于此。这条曾上通江西,横接福建,下达广东潮汕地区的松溪古驿道,是新中国成立前粤赣闽三省“盐上米下”之路,它不仅促进了周边地区繁荣,也见证了一段苏区红色历史。
梅州地处三省交界,交通位置极其重要,有大量古驿道资源,过去却长期被遗忘在崇山峻岭之中。时光流转,这些与岁月一起沉淀,见证历史的古驿道,在广东南粤古驿道活化行动推动下,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一个个动人的红色故事,如今仍在古驿道沿线的乡亲口中传颂。
1月9日至10日,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地质局指导开展的“红动古道 绿动乡村”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系列展示活动在梅州市梅江区、平远县、大埔县举行,系统展示了梅州对南粤古驿道沿线红色资源的创新性活化利用,以及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带动乡村绿色发展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通过实地走访中央红色交通线、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媒体、粤港澳青年、中小学生、文旅研学专家、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专业志愿者(下称“‘三师’专业志愿者”)等用脚步追寻岭南同根同源传统文化,用镜头记录古驿道沿线新气象。
挖掘
首次揭秘红色交通线多条线路走向
中央红色交通线,是土地革命时期为解决党中央和中央苏区间的联络问题,而精心策划的一条秘密交通线路,有“中华苏维埃的血脉”之称,是广东宝贵的红色遗产资源。
从上海乘轮船至香港、汕头,由汕头乘火车至潮安,潮安乘电船或机帆船沿韩江、汀江至大埔县茶阳镇或青溪镇青溪村沙岗头,上岸后再走山路经过多宝坑、铁坑、伯公凹进入福建永定桃坑,最后抵达瑞金。此线路是极具保护利用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但有关该线路的具体地理走向及多种线路组合研究此前一直空白。
2021年4月,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牵头,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对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的地理走向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工作,历时4个月,最终还原了1条主线和7条支线的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线路组合。
这也是在史学界首次提出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多种线路走向,改变了此前人们对此线路为单一线路的看法,较为全面地呈现出中央红色交通线相关重要节点和真实地理空间线路走向,同时进一步摸清了沿线相关红色遗存情况,挖掘出了一批惊心动魄、精彩感人的红色故事。
1条主线,7条支线,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路线非常灵活,根据不同的任务需要选择不同的线路,甚至会做一些线路上的调整,这是交通线无法被敌人摧毁的主要原因。
据介绍,线路大部分分布在广东省境内,特别是梅州大埔县,由于其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属“赤白交界”地区,是中央红色交通线进入苏区“最后一百里”线路上重要的交通中转区域,因此也成为中央红色交通线最为艰险的一段。
驱车来到红色交通线伯公凹节点,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高级工程师陈洪仁告诉记者:“从1930年底到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前,经这条红色交通线进入中央苏区的领导干部有200多人。伯公凹在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位置十分重要,从这里到了永定后,就不用晚上摸黑走路,可以在白天安全地前进了。”
记者留意到,在伯公凹,两棵百岁“高龄”的古树金桂、中华锥依然苍翠挺拔,这是我省在红色交通线首次发现的百岁“老哨兵”。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两棵百年古树不仅见证了古道交通员和中共领导人、留苏归国投身革命者在苏区的足迹,更见证着党群的鱼水深情。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在研究大埔青溪官路走向时发现,该路线与中央红色交通线大部分重叠,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在茶阳镇至伯公凹之间存在着水路和官道(青溪官路)的组合,这也证实了青溪官路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支线。
位于大埔县青溪镇青溪村,连接青溪村和花窗村的调和桥,是南粤古驿道沿线的重要遗址,此前并未被划入中央红色交通线范围,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通过调查、论证,最终得出“调和桥是中央红色交通线支线上的必经之桥”。
活化
探寻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契机
蓝天白云下,位于梅州城区南部的江南新城,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纵横交错的路网越来越清晰,周围高楼林立,现代城市气息日渐浓厚。在这座年轻的新城中,保留了一座具有300多年历史的清代客家民居,为新城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这里就是熊锐故居。熊锐,是中国近代革命烈士、中山大学筹建者之一;是博学多才的政治经济学教授,曾任教农讲所、黄埔军校,之后又担任中山大学附中校长一职。1月10日,故居迎来了修缮一新后的第一批客人。粤港澳三地的教育及旅游研学专家、学生走进这座充满历史感的建筑,在深入了解华南教育历史,感悟坪石先师精神的同时,探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新思路。
记者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的中高等院校内迁至粤北展开艰难的教学和救国运动,同时岭南大学、培正培道中学等一大批当时知名大中学校也纷纷迁抵粤北展开教学,并且接收、招录了不少来自港澳台的学生。
这段烽火中办学的历史延续了华南教育之火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资料显示,抗战时期,共有中山大学等8所院校和3所中学搬迁至梅江区。目前,全区保留较好的办学旧址共有9处,包括原梅县县立图书馆(中大临时办事处、通讯处、研究院)、大觉寺(中大理学院)、安善庐(理学院学生宿舍)、梅县乐育中学(中大医学院)、守成居(中大文学院)、泰康路基督教堂(岭南大学)、学宫(岭南大学附中)、侨建楼(香港南华学院)以及云汉楼(南方商业专科学校)。
“南粤古驿道是广东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广东历史发展的重要缩影和文化脉络的延续。梅江区作为原中央苏区县,红色资源丰富,革命历史厚重。从2020年开始,省专家组就曾多次到梅江区参观考察中山大学办学旧址,调研指导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工作。”梅江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结合本地实际,重点选择了抗战时期中山大学东迁梅州这一主线,采用“1+N”模式(1个主馆和全市21处办学纪念地),依托熊锐烈士故居,建设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梅州展陈馆、中山大学与梅州展陈馆、熊锐生平事迹展陈馆。
“我们团队这段时间参观考察了黄埔古港、岐澳古道、西京古道、梅关古道、潇贺古道、潮梅古道、韶关和梅州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我认为在南粤古驿道开展研学活动,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融合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香港遵理国际教育大湾区总部总经理郭涛清说。
“在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一直积极探索南粤古驿道、华南研学及中央红色交通线活化利用多元路径,推动古驿道‘高品质体验、高效能利用’,已组织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研学专家赴多地开展实地考察。”广东中旅移民签证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坤辉则表示,广东中旅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以教育研学视角配合、推动古驿道的遗迹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以“促文旅+产业振兴”为目标,梳理丰富多彩的研学资源,研发和推广高质量的研学产品;同时将与各方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的历史文化品牌。
献策
专家集思广益赋能乡村振兴
穿行于仁居村巷陌之间,脚踏古朴的石阶路,青砖米色的民居别具一格,鲜红夺目的党旗标志沿巷道排布,精美生动的红军故事跃然墙面,红四军司令部旧址等革命遗迹修缮完好;漫步红军街的都巷陌里,主题景观雕塑、“红军窗”“红星照耀中国”景观带、“革命故事”连环画展示廊展现在眼前,仿佛走进了历史画卷之中,将仁居的红色故事娓娓道来。
近年来,广东通过创新性打造南粤古驿道与沿线村落之间的互动机制,依托旅游、文化等产业发展,为许多大大小小的乡村注入发展新动能。位于梅州平远县仁居镇的仁居村无疑是其中一个典范。
1月10日,国家文旅部、广州市民宿协会、五星级总厨协会、旅游互联网平台组成专家组,走进红色仁居,感受古村的新变化、新气象。
据介绍,仁居古称“豪居”,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建成至今400多年,历史悠久。村内现存永昌桥、青云桥、驾虹桥3座明清时期古桥,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广东四大银行金库,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万五韩公祠、官塘唇李屋、素庐等,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1929年至1930年间,由朱德、陈毅等率领的红四军两次入驻仁居,留下了红四军第1纵队司令部旧址、红四军第3纵队7支队驻地旧址、红四军纵队政委驻地旧址、老东门街谢屋红军墙标群旧址等革命旧址20多处,革命史迹和红色资源丰富,是全省60个省定“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之一。
走进红四军纪念馆,参观者可通过连环画、VR技术、场景全息影像等多媒体技术和铸铜圆雕复原以及引入人工智能控制系统弧幕投影技术、触摸屏、玻璃钢浮雕、硅胶人物圆雕、3D打印地形沙盘等艺术形式打造的沉浸式参观场景和互动式观展平台,体验当年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场景。
近年来,仁居村以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为契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依托“红色村”创建,持续修缮一批红色革命旧址,修复一条沿线古驿道和沿线景观,升级建设红色文化广场和红色教育展馆,将分散在1公里内的红四军革命旧址群串联打造成红色文化长廊、红廉教育基地。
与此同时,仁居村结合村内红色资源,开发出“重走红军路、聆听红色事、瞻仰旧址群、品尝行军餐”红色体验线路,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重新活化利用,带动红色游、文创、自助厨房、农特产品的展销等产业的发展,让昔日的老村庄焕发新活力,也让当地群众切实在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行动中感受到实惠。
在素庐举行的交流座谈会上,各界专家与当地村民代表一起探讨,集思广益,从各自领域出发,挖掘古驿道红色资源的创新活化思路以及仁居村实现乡村振兴的经验价值,为古驿道红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古驿道沿线乡村振兴启发新思路、新模式、新经验。
参与此次活动的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实地走访仁居,有效加深了各界对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推动乡村振兴的认识,进一步扩大南粤古驿道乡村振兴示范点的示范效应,让古驿道活化带动沿线乡村发展的成功经验推向全国各地,为推动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
■相关
“三师”专业志愿者:
“以文兴村”打开
乡村振兴新思路
中国红色政权首个公安局、广东省首批中心镇之一、粤东地区最大骑楼群……位于粤闽两省三县交界处的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拥有众多红色革命旧址、名人旧居和历史遗迹。
1月9日,“红动古道 绿动乡村”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系列展示活动——“三师”专业志愿者展示、义卖、研发中央红色交通线文创作品,抢救保护民间传统手工艺活动在茶阳镇举行。
在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旧址,以中央红色交通线为主题研发设计的100套文创作品《南粤古驿道红色记忆系列衍生设计》进行了展示及义卖。据悉,该项义卖作品为南粤古驿道第五届文化创意大赛年度分站优胜奖一等奖获得方案,作品将曾在中央红色交通线上战斗的革命者形象加以艺术处理,制作成帆布包、笔记本、茶杯、口罩等各类文创产品,受到许多年轻受众的喜爱。
在茶阳老街骑楼竹编制品商铺内,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三师”专业志愿者正用手中的画笔将竹编手艺人的工作场景记录下来,吸引了许多群众驻足观看。
据介绍,茶阳镇有着悠久的竹编工艺品制作历史,昔日镇上的竹编商户就有几十家。但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竹编手工艺品技艺传承出现断层,亟须抢救保护。“三师”专业志愿者一边绘画,一边与专家围绕如何将竹编工艺与现代“文创”相结合,赋予其新的价值、创造新的前景展开了讨论。
据了解,“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主管,立足于积极参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以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为代表的专业技术人员活跃于南粤古驿道及沿线村镇,并不断带动相关单位、行业参与,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孵化,对广东进一步推进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激发“古驿道+”创新模式潜力、提升乡村规划建设品质、带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以文兴村’为广东乡村振兴打开了新思路,提供了新路径。”“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会长杜黎宏认为,乘着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的东风,“三师”志愿者团队将持续推动古驿道沿线红色资源的深度发掘与活化利用,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南方日报记者 何苑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