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处于江苏沿海经济带、东陇海产业带和长三角经济圈的交叉辐射区。为了更好促进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灌云县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短短几年内,数个休闲观光农业景点入选国家级方阵,全域旅游建设有声有色。2021年3月,灌云县又成功入选江苏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单位。
真情真意真灌云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大伊山景区(灌云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提供)
早在新石器时代灌云就有人类居住,上世纪80年代经考古发现62座大伊山石棺墓,并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文物170余件。西周后,整个灌云和灌南地区都属于古海州,及至隋唐,整个海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较高。
至宋代,灌云成为最早的淮盐产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灌云的餐饮、服装、贸易等行业繁华一时,“穿海州,吃板浦”的民间俗谚应运而生。灌云县博物馆内存有大量名家字画,不乏赵孟頫、文徵明、董其昌、吴昌硕等人的名作,这些字画古董都是巨富盐商的后人向灌云县捐赠的。
如今,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成了灌云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近年来,灌云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把加快旅游业发展作为推进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举措,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以打造“伊山伊水伊甸园,真情真意真灌云”旅游品牌为主题,深入推进“一年破题 、两年成形 、三年出彩 、五年成名”的行动计划,相继成功举办了梨花节、梅花节、油菜花节等特色旅游主题文化活动,先后获评全国生态特色旅游县、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县委、县政府将发展旅游产业定位为灌云县战略性支柱产业,作为加快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正是在这样的定位下,灌云县乡村旅游的发展才能实现零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灌云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灌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汪辉说。
不限一地一隅
豆丹这一食材在灌云名厨的料理下,其菜式不断推陈出新(摄影刘源隆)
“全域旅游不限一地一隅、不囿一景一区。”汪辉表示,旅游业既是绿色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富民产业,更是灌云县今后重视培育的重点产业。然而,灌云县旅游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将单独的“景点旅游”变成全域旅游,从单纯的服务业变成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兴产业。
2022年是灌云全域旅游发展的第六年。近年来,灌云县坚持做好“旅游+”文章,走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 ”和生产 、生活 、生态融合发展之路 ,使乡村由单一 农业经济逐步转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多元化经济 ,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随着灌云全域旅游品牌的树立,“旅游+”带来的生态富民效应也开始不断凸显 。2016年 ,灌云县 伊山镇川星村依托村里5000多亩梨树资源 ,打造了全省最大的百果采摘园,变“卖果品”为“卖风景”。同时,村里还流转土地3600亩 ,打造全省最美的百花园 ,变村野为花海。川星村通过培育特色产业 、提升乡村旅游 ,走出具有特色的脱贫致富之路。川星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我们的甜梨经常滞销 ,现在由于景区的发展,甜梨供不应求。”
到2022年川星村已身兼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景区 、江苏休闲观光示范村 等众多荣誉称号 ,将开启乡村旅游的发展篇章。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游客量的集聚,灌云全县各景区周边的农村瓦房变成了景观房、民宿民居、超市、农家乐,房价也随之翻了好几倍。同时,景区的建设发展为周边村庄的农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直接吸收从事旅游人员约1250人 ,年建设用工约17.5万余工日,长期使用农民工2100余人,新增服务业吸收就业750余人。
“旅游+”带动多赢
灌云有着“名厨之乡”的美誉(摄影刘源隆)
灌云还是“名厨之乡”。据不完全统计,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灌云籍中国烹饪大师、名师有300多位,获得省级烹饪大师、名师称号的有400多人,获得高、中级技师资格的厨师近20万人,参加国家、省、市厨艺技能比赛的选手约10万人,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英国、法国、德国等地从事餐饮的厨师5万人。
除了名厨,当地还有一种特有的食材,就是被称为“国内少有,苏北仅有,灌云特有”的豆丹。豆丹其实就是大豆的害虫——豆青虫。因为古时人民生活贫穷,迫不得已把豆丹抓来食用。然而,灌云人守着众多的名厨,他们将豆丹用擀面杖擀压,使它的皮肉分离开来,只吃肉浆,皮则用来入药。除了炸、蒸、炒、炖、烧,制作豆丹的方法多种多样,菜式也是不断推陈出新。
灌云人的祖先吃豆丹是生活所迫,如今的灌云人生活富足,他们将食用豆丹上升为一种健康生活的理念。自2010年起,灌云县已连续举办了9届“豆丹美食文化节”,包括文艺表演、厨艺大赛等多姿多彩的环节,不断提升灌云豆丹在全国的知名度。如今,提起灌云,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豆丹,这个小小的豆青虫每年引来全国大量的食客,直接促进了灌云旅游和餐饮业的发展。
在灌云全域旅游新时代,灌云县除了将休闲农业、美食文化与乡村旅游进行融合外,还积极将工业与旅游业相结合 ,通过引进浅水藕加工企业,生产藕粉、藕片、藕干、藕零食等产品,发展当地的特色物产。此外,为了向休闲文化经济拓展,在任何时候都能吸引游客、留下游客,灌云县各景区还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将大伊山景区佛文化、镜花缘文化与连云港市区花果山西游记文化相融合,打造市、县联动的旅游文化综合体系,如今,这三大景区也成为连云港“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1月17日《中国文化报》
第3版刊发特别报道
《江苏灌云 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
↓ ↓ ↓ ↓ ↓ ↓ ↓ ↓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