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夏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深圳河,自牛尾岭的一股涓流汨汨而南下,出深圳湾,入伶仃洋,全长37公里的河流,最宽处75米,最窄处仅2米。40多年前,河这边是贫穷的压抑和对富裕生活的无比向往,河那边是高楼林立、灯红酒绿的世界。边防线、铁丝网、坠崖、溺水,阻拦不住“大逃港”的人们。他们说着“起锚”、“起板”、“扑网”、“督卒”的黑话,拼了命也要游过冰冷的深圳河。在这曾经的边陲之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
在公开的文件里,深圳历史上一共出现过4次大规模的偷渡潮,分别为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而整个广东省仅是从1954年到1980年之间,明确记载的“逃港”事件的总人数就达到了56.5万人次。“大逃港”映射出的是彼时的民心,是在两种制度的较量中我们能不能胜出的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1977年11月11日至20日,邓小平同志把广东作为复出之后的视察首站,广东省委领导将边防部队也较难控制的偷渡事件作为恶性政治事件上报给了他。邓小平同志听完似乎并不惊讶,而是出奇地沉默,在连吸了几根烟后,缓缓地转过身来,平静地对大家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这不是军队能管得了的。”接下来又补充说道:“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针对华侨和口岸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看来最大的问题是政策问题。政策对不对头,是个关键。”“你们的问题相当集中,比较明确,要写个报告给中央,把问题分析一下,什么是自己要解决的,什么是需要外省和中央解决的,看来中心的问题还是政策问题。”这为广东提出试办特区埋下历史伏笔。
(图片来自网络)
1978年,习仲勋同志主政广东后,通过大量的走访,亲身感受到了当地居民对提高生活水平的渴望。他意识到,光靠严防死守不可能有效地遏制偷渡,必须另辟蹊径,变“堵”为“疏”。而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毗邻港澳而又华侨众多,这将是广东等省份的独特优势。1978年11月,习仲勋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言时说,广东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可否这样设想:在保证粮食自给的前提下,让广东放手发展经济作物、畜牧业和渔业,放手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等社队企业,放手发展外贸出口业,加强同港澳、华侨的各种经济合作。如果中央同意这个设想,我们决心动员全省人民作出成绩,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他还建议中央考虑,允许广东在香港设立一个办事处,与港澳厂商建立直接的联系;凡是来料加工、补偿贸易等方面的经济业务,授权广东处理,以便减少不必要的层次和手续。
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后如何解决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4月8日,习仲勋同志在中南组发言提议,让广东先走一步,在临近香港、澳门的深圳、珠海、汕头建立出口加工区。在会上,福建省也提出厦门建立出口加工区的要求。广东和福建的提议,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也获得了中央的肯定。邓小平同志听说关于叫什么名称定不下来,就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对广东改革开放作指示:“广东省委放手搞,不要小手小脚,只要不丧权辱国,能够把经济快点搞上去,就放手搞。深圳、珠海划两块地方,就叫特区好。将来台湾回来,香港搞回来,也是特区。过去陕甘宁也叫特区,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就是了。”
经过广泛调研和认真准备,1980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的第 15 次会议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提出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这就完成了经济特区设立的立法程序,标志着我国经济特区正式成立。就在此条例公布后不久,《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写道:铁幕拉开了,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
建立经济特区的初衷是招商引资,重点发展出口加工业,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外汇收入。但是伴随着特区经济的发展,邓小平逐步形成了关于特区发展的一套系统理论。在发展目标上,他明确要求要把特区建成“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变成工业基地”。这“四个窗口、一个基地”,全面概括了特区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邓小平让特区在改革方面带头大胆试大胆闯,创出经验供全国借鉴,以及通过特区的试验为社会主义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闯出一条新路等。他告诉人们:“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图片来自网络)
正是凭着敢于试验的干劲、立誓改变的血性,特区人如一头犍牛埋头抵角弓腰,撑开四蹄,奋力向前、拓荒开基……在深圳特区成立十周年之际,书写《大逃港》的作家陈秉安采访前来深圳参加庆典的习仲勋同志。当聊起那段历史时,习仲勋同志意味深长地说了这样一番话:“千言万语说得再多,都是没用的,把人民生活水平搞上去,才是唯一的办法。不然,人民只会用脚投票。”
(本文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复制粘贴和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栏目主笔
王琼
■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两次获得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精品课奖
栏目简介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我们党薪火相传的根脉所在、灵魂所依和力量所系,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信仰、先进思想、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让我们一起重温百年历程,弘扬伟大精神,用心感受百年大党的梦想与追求、情怀与担当,让我们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坚定地信仰信念信心,奋进新征程、展现新作为。
往期回顾
【信仰的温度】编首语
【信仰的温度】毛泽东与五四运动
【信仰的温度】一条小船,一个大党
【信仰的温度】一位黄埔女兵的抉择
【信仰的温度】5.走出一条“本本”上没有的新路
【信仰的温度】6.道法一条线,治军两古田
【信仰的温度】7.红七军的远征
【信仰的温度】8.最后的突围
【信仰的温度】9.从“娃娃主席”到生产英雄
【信仰的温度】10.遵义会议前的遵义
【信仰的温度】11.长征会师启示录
【信仰的温度】12.“铁流后卫”董振堂的最后九昼夜
【信仰的温度】13.献给那些以化名牺牲的东北抗联英雄们
【信仰的温度】14.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信仰的温度】15. “我历来最乐于做的事情就是当教员”
【信仰的温度】16.魂归太行
【信仰的温度】17.一支以村庄命名的连队
【信仰的温度】18.全军挂像英模之张思德
【信仰的温度】19.白求恩的遗书
【信仰的温度】20.愚公应该移山还是搬家?
【信仰的温度】21.胡子的“秘密”
【信仰的温度】22.歌声飘过延河水
【信仰的温度】23.吕梁英雄传
【信仰的温度】24.信仰的终极考验
【信仰的温度】25.红嫂好家风
【信仰的温度】26.烈火中的爱情与亲情
【信仰的温度】27.老罗和他的信仰
【信仰的温度】28.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
【信仰的温度】29.进城
【信仰的温度】30.盖世英雄:进藏先遣连
【信仰的温度】31.鏖战长津湖
【信仰的温度】32.守边人
【信仰的温度】33.天路
【信仰的温度】34.当祖国需要的时候
【信仰的温度】35.钱学森日
【信仰的温度】36.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信仰的温度】37.雷锋的抗洪日记
【信仰的温度】38.夜空中的“双子星”
【信仰的温度】39.三年困难时期之后
【信仰的温度】40.让青春的旗帜飘扬在红旗渠畔
【信仰的温度】41.地球卫士
【信仰的温度】42.君未归,我怎敢老去
【信仰的温度】43.历史转折的前奏
编辑:郭光瑞
海报设计:袁超(培训部)
朗读:丁荣(2021级中共党史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员)
审核:何春风
监制:师宏睿
来源:办公室、党史党建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