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提升后的花巷,鲜花装扮其间。殷斯麒摄
白天的花巷,保留不同历史时期记忆的建筑并立,高低错落的盛放鲜花装扮其间,几十种传统闽南建筑技艺随处可见;夜晚的花巷,灯光映照出独特的建筑轮廓,流光溢彩的红灯笼增添喜庆年味,灯火亮与烟火气相得益彰。经过匠心修缮提升,200米长的泉州中心市区花巷露出了令人欣喜的模样:一面是闽南老街的传统古朴,一面藏着千年古城的温柔浪漫。
老建筑保护提升享有“私人定制”
“这近百栋老房子就像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一个个鲜活的人,修缮提升就是还原和凸显每一个人的性格、形态、特质。”泉州市古城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泉州市启动29条街巷提升工程以来,目前花巷的整体修缮已经基本完工。除了基础功能的提升,每一栋老建筑都享有专属的“私人定制”修缮方案,既还原传统历史风貌,又提升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达到保护与实用相统一,每一栋楼的设计都邀请屋主参与其中,尽量满足居民的需求。
行走花巷,不经意间就能与闽南建筑营造技艺撞个满怀——这一栋楼立面是传统图案,需要把瓷片切割,再由老师傅手工拼接嵌入墙面,是古大厝经典的外墙营造样式;那一栋楼异形窗框是精美的伊斯兰建筑风格,正是当年流行的南洋风格,体现着侨胞主人的审美;滴水兽有狮子、鲤鱼、大象等多种形状,采用彩绘、剪瓷、泥塑、雕花等多种做法,令人赏心悦目;出砖入石的墙面,巧妙做成了隐藏电箱的外门;外立面有用清水砖拼接,也有水砂石工艺,还有传统的红砖墙。你能看到木制小楼,也能看到砖、石、木混合的外廊式闽南建筑,还有南洋风格的小洋楼,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细节看似简单,其实都是出自从业几十年的传统建筑匠人之手。“直线型窗框半天就能做好,花巷的异形窗框要先画线条图纸,再做模型,要做出流畅的曲线线条也考验着手巧和耐心。”今年55岁的杨春守从业已经40年,参与洛阳街等传统老街区的修缮,一个个滴水兽在他手里活灵活现,展现出他对古建筑修复的功底。60岁的任文川参与修缮了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经验也十分丰富。“一些老构件都是我们凭着多年经验传承下来的,自己画图纸、做模型、上色,这些都是师傅传给徒弟的样式。”任文川说,花巷的修缮遵循老工艺,材料都是回收的。一些老建筑外立面保留完好,基本就只是破损处修补和清洗,力求做到原真性保护。
小巷处处可见“繁花盛开”
据传,花巷为唐代泉州子城南城墙所在地,元代在此处设有兵营,驻军多为蒙古人,故又称“蒙古巷”。清末民初,巷中多家人造花店铺,姹紫嫣红,遂改称“花巷”。如今,这里真的成为一条四季“繁花盛开”的巷子,“花元素”随处可见——雨水口雕刻着石花、立面贴有花砖、铁艺护栏上有花纹、窗户有木雕的花、屋顶还有剪瓷和彩绘的泥塑花篮,为了烘托氛围,园林工作人员还在每栋楼摆放一些花卉盆栽,鲜花怒放的花巷藏着泉州老巷的温柔与浪漫。
花巷46号民居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外廊式闽南洋楼,部分融入南洋、伊斯兰建筑风格。经过修缮提升,独特的二楼窗框格外引人注意,摆满了盛开的三角梅,一走进去能看到马齿式样的闽南窗框,还有保留下来的早期铁艺防盗窗。“现在的花巷更干净、更整洁、更漂亮,我们家破旧的地方都修补好了,一些漏水的地方也重新弄好,我们住得更开心了。”住在46号民居一辈子的何阿婆笑着说。今后她也将一楼庭院开放用于街头非遗表演场地,家里将不定期开展南音、木偶戏等表演,让大家在修缮好的洋楼里沉浸式体验“非遗”表演。
“好景好致好政策,花街花巷花盛开。”在修缮好的一栋民宅前,村民自发张贴着这副对联。在花巷住了几十年的老居民们,对于花巷的改变也由衷地开心。“管线下地,不仅少了很多蜘蛛网,更美观了,而且减少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以前台风天下雨天走在巷子里都提心吊胆,怕密密麻麻的电线杆倒下来。现在雨污分流后,巷子再也不内涝了。破旧的老街变成了文化味十足的街区,孩子们都想搬回来住。”花巷居民谢先生说道,现在花巷成了很有年味的巷子,夜晚红灯笼高高挂,闽南老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焕发光彩,老邻居坐在家门口聊天观赏夜景,烟火气更足了。
期待更多街头“博物馆”“艺术馆”
背街小巷的修缮工程即将结束,而保护和活化老街巷的课题将永远进行下去。“文化保护和传承永远是进行时,我们对于老街区、老建筑‘形’的修缮和保护,是为了唤起‘人’的文化自信和情怀。只有久久为功,让更多人身体力行参与到古城保护中,才能代代延续文脉。”泉州市古城办工作人员说。
修缮后的花巷如何活化,植入哪些业态,也聚焦了各方关注。“花巷的历史风貌特色鲜明,呈现不同时期闽南传统建筑与外来文化不断融合的历程,可以通过几类文化复兴策略,吸引更多市民来到花巷;也可以设置一些街头小型博物馆、艺术馆,将花巷打造为艺术文化街区。”闽南文化研究者洪泓说。
“花巷将承担中山路功能的补充,未来也将成为泉州文化展示的窗口,在保护和发展中寻求平衡点。”泉州市古城办工作人员介绍。
“绣花”功夫呵护古城
一条200米的花巷,下足了“绣花”功夫,令人实实在在感受到工匠们花了很多心思。创建世界遗产典范城市的宏大命题,在城市建设者们精心呵护古城的一草一木、一街一巷的细节里管中窥豹。
小规模、渐进式、有温度的“微更新”街巷提升项目,盘活了古城民居建筑,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和投资人开设极具泉州文化特色的文旅产业。重焕光彩的古城老宅、老街小巷吸引了客栈、咖啡厅、民宿等诸多文化业态进驻,年轻人逐渐回流,古城在保护与利用中实现良性循环。
泉州古城修复既是对街区、建筑的修缮,也要在更广的范围里唤起人们对古城保护的文化自信和情怀。这几年,通过市区中山路、金鱼巷、花巷等一批背街小巷的系统性提升,从最小单位街巷着手,打通古城筋络,既是保护古城的重要措施,更是为了留住“人”,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发动更多人共建“世界的古城、活着的古城”。(殷斯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