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因为新疆博物馆的文物实在太特色,以至于两次乌鲁木齐旅行都选择第一时间到新疆自治区博物馆走走逛逛。
如果说第一次的新疆博物馆之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伏羲女娲交尾图、彩绘天王踏鬼木俑等镇馆之宝让我惊喜的话。
那么第二次新疆博物馆之行,最让我惊喜的则是这些出土的食品,展示了新疆古人的饮食文化。这些文物看起来并不算华丽,甚至因为看起来的观感不算太好以至于很多游客都会忽略它们。
不过这样也好可以让我对这些物品端详很久,并从中去感受到那股来自千年的烟火气。
新疆博物馆的食品之行,我们先从这个极其重要的宝相花纹月饼开始说起,这是一款来自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的唐代月饼,成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月饼食品文物。
可以说或许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地处西北边疆的吐鲁番古人在中秋节也有吃月饼的习俗,也就是说早在唐代的时候百姓就喜欢吃月饼,并且这个月饼跟我们现在的月饼纹路和大小几乎很是相似。
说到月饼的宝相花纹路,我们可以得知这是一种从古印度传入的佛教纹饰,如今我们可以在丝绸,石窟等形式中看到它的出现,千年前智慧的吐鲁番百姓将这种纹饰移植到月饼上,一方面让月饼看起来更精美,另一方面或许也表示他们对于佛的崇敬。
月饼旁边我们还可以看到不少小吃,大都以小麦粉为原材料制作,通过捏制和模压等方式制作出了梅花式的点心、八瓣花纹点心、树叶形状的点心、环形点心等,造型别样且工艺精美的小吃,千年后看起来依然很是可口,可见这种食物当时一定出自于达官贵人之家。
除了点心之外,新疆境内还出土了不少的主食,大都和现在的食物类似,以面食为主,饺子、馄饨、烤馕之类。
馕作为新疆人的主食,千年后一直未变,在当地人心中流传着“一日不可无馕”的说法,不过很多人认为馕是一种从波斯传入西域的食物,但新疆哈密五堡墓葬中出土的3000多年前的原始馕或许可以将这个说法打破。
眼前我们看到的这款1000多年的馕来自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中,形状不大,但中间带有花纹,表面撒有芝麻,看起来和现在新疆人吃的馕几乎没多大区别。
可见早在唐代吐鲁番人就已经将馕作为日常食品,就连中原地区的长安也非常流行这种食物,当时中原人称其为“胡饼”、“炉饼”,可见馕由来已久。
唐代白居易曾说过“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可见馕到了中原后一度深受汉族人的喜爱。后来馕更通过中原人的智慧演变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大饼、烧饼、锅盔、火烧等北方人的日常主食。
在馕的旁边我还发现了一个千年前的饺子,作为春节北方人必备的食物可见早在千年前就已经是吐鲁番人的餐桌必备食品。
细细看的话,我们可以看到饺子皮很薄用小麦面制作,形状像月牙,内部有馅料,和我们如今吃到的饺子几乎是一模一样,可见将这个饺子称为饺子界的鼻祖似乎一点也不为过。
除此之外,在新疆博物馆内你还会发现汉代烤羊排、葡萄干、红枣、杏干等丰富多样的食品,可见千年之前的新疆人食物同样丰富。
为何新疆的食品能够保存千年以上呢?这就要归功于极其干燥,降雨稀少的天气,使食物迅速脱水而不易腐烂变质,同时也展示了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者: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