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石碑楼,走进沙湾村新屋底小组,恍若误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之中——老旧的水泥路变成了平坦的柏油马路,拥挤的住房变成了错落有致的徽派建筑,违规搭建的院落围墙拆除了,村庄的视野开阔了,抬眼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大树、风格各异的墙绘……全面深化宅改后,这已成了鹰潭市余江区黄庄乡沙湾村最常见的景象。冬日清晨,太阳初升,整个沙湾村都沐浴在日光之中,无论是拓宽后的道路、修整后的庭院还是改造后新房,皆染上一层金边,村庄内的人们亦早早起了床,在袅袅炊烟中迎来新的一天。
沙湾村新屋底小组村口的石碑楼
村内的墙绘(叶飞鹰摄)
上下齐心改造旧村庄
沙湾村新屋底小组共有61户245人,由于前期村民建房缺乏合理规划,农民建房选址随意性大,乱搭乱建等问题较为突出,引发农房数量无序扩张、人居环境恶化、居住舒适度不高……村容村貌因此也被严重影响。沙湾村党支部书记胡富生告诉记者,“深化宅改,是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沙湾村新屋底小组作为深化宅改示范点,更应该发挥好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深化宅改工作中,沙湾村新屋底小组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的主体作用,选出一批政治素质高、群众威望高、协调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村民事务理事会并建立了相关工作议事制度,按照“两委组织领导、自愿义务担任、民主管理事务”的原则开展宅改工作,赋予了理事会在农民建房管理、宅基地分配、村庄建设更多权力,让村民理事会真正发挥作用。“两个月来,理事会成员不分昼夜上门入户做好群众宣传发动工作,从‘退到位’到‘用到位’,一笔一笔帮群众算好‘经济账’‘长远账’‘生态账’。” 在退出宅基地工作中,村民理事会更要做好带头作用。深化宅改工作打响的第一天,理事会成员吴相成便委托了其他理事用挖掘机将自家的房屋拆除。只一顿饭工夫,居住多年的老宅就成了一片废墟。但在吴相成眼中,已然透过废墟看到了新屋底小组未来的美好前景,“改革有阵痛,不改革就是长痛,拆了以后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现在的新屋底小组(叶飞鹰摄)
吴相成的宅改故事只是万千宅改故事中的一个缩影,建设秀美乡村、推动乡村振兴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在理事会的带领下,沙湾村新屋底小组的村民们也纷纷加入深化宅改工作的队伍,全力深化宅改工作的开展。
多措并举建设新农村
沙湾村新屋底小组在深化宅改前普遍一栋新房带一栋老房再加一栋老舍屋的情况。舍屋中主要用于堆放陈年垃圾,并无实际用途,深化宅改后,舍屋维修保留到60平方米,村庄总体面貌有了巨大改观。据悉,截至目前,新屋底共拆除23户老、旧、超面积的房屋共2041平方米,拆除乱搭乱建13户265平方米,收缴29159元有偿使用费。但新屋底又该如何利用好这些空闲宅基地,提升村集体经济呢?
“我们利用退出的宅基地,集中种植苗木,并与市国控集团签订苗木供给协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我们的苗木。”新屋底小组并没有将土地资源就这样浪费,而是将空闲宅基地用于种植紫薇花,胡富生告诉记者,“因为紫薇是一种很漂亮的观花苗木,可广泛用于公园绿化、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景区美化等项目中,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目前3个示范点已种植1500余棵,所得收益均归入村集体经济组织。
种植不久的紫薇花苗(叶飞鹰摄)
如何把归整好的空闲宅基地利用好?新屋底小组不光是瞄准大面积的宅基地,还有零星小地块也尽数利用了起来,全村统一用铁丝网圈养鸡鸭,面积为8平方米,并通过理事会和村民大会决定,每年按照20元/户的标准收取使用费。胡富生说,“这样一来,在宅基地‘归到位’、‘用到位’的基础上,我们还解决了脏、乱、差的问题,村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百姓看到了宅改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家禽圈养点(叶飞鹰摄)
胡富生表示,“通过深化宅改,我们拆出了一条村民的‘幸福之路’。下一步,我们也将结合秀美乡村的建设,形成绿水青山地更净、村风文明人更美的秀美村庄,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