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的感怀
宋海峰
深秋的寒意,阻挡不了我去刘公岛受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渴望和热情。因为刘公岛作为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符号早已在我的脑海里荡漾了无数次。我虽然在教科书上在电视里对刘公岛作为中国近代北洋海军的兴沉地有所了解,但始终没能身临其境,使之知之不深感受不强。
刘公岛位于威海市东面的威海湾中,距市区2.1海里,面积3.15平方公里。由于刘公岛与辽东半岛尖端的旅顺扼渤海咽喉,“双臂抱大海,一岛锁国门”,形同京津的门户,所以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李鸿章在考察遍全国海岛之后,遂将刘公岛选为北洋海军及其舰队的驻泊之所。
我对刘公岛心仪已久,当我踏上它的土地,又有无限的苦涩和忧伤。刘公岛就是一艘不沉的战舰,满载着北洋将士的爱国情怀,看守着中华这片古老的海……天,似乎不作美,在我们去码头的路上阴沉沉的天又有几滴雨洒在我们身上。坐在去往刘公岛的船上,我在想这也许是天意,老天在泪诉着北洋海军的悲壮史吧!
伴随着马达的轰鸣声,渡船在海面上劈波斩浪,划出一道长长的水痕,激起无数晶莹的浪花。抬眼望去,峰峦叠起,郁郁葱葱,蔚蓝的天空,碧绿的大海,一派山光水色,威海湾像一块蓝色的玛瑙,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深邃幽蓝。凭栏西望,山影逶迤、高楼林立;极目远眺,水天一色、烟波浩渺。船行二十多分钟,美丽的刘公岛映入眼帘,只见孤峰屹峙,碧波萦环。岛上古木参天、楼阁错落;岛巅云雾弥漫、鸥影点点;岛间杂树繁花、流水潺潺。
我欣赏着美景,心中却翻腾着甲午战争的狼烟。19世纪下半叶,清政府忧于列强坚船利炮的频频侵扰,遂有北洋大臣李鸿章等一批主张“师夷之长”的洋务派着力筹建中国近代海军,旨在为“闭关锁国”建立海上屏障。1888年“北洋水师”成立,实力居当时亚洲之首。与此同时,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也大举扩建海军,时刻窥视中国大陆与朝鲜。1894年1月,日本借朝鲜农民发动起义之机,一面怂恿清政府应朝鲜国王之邀请派兵镇压,一面又抢先出兵朝鲜形成对清军的包围。7月25日,先期护送清军入朝的3艘运兵船,从牙山返航,行至丰岛海面,突遭日军三艘快速巡航舰的炮火袭击,由此拉开了甲午战争的序幕,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道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
在友人的陪同下,我沿着青石台阶拾级而上,迈过高大的门槛走进甲午战争博物馆,展厅里陈列着甲午海战中英勇抗击倭寇的英雄蜡像和1000多幅珍贵历史图片,还有300多件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战争遗物,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北洋水师从建立到失败的悲壮历程,感受到那场战争的残酷与激烈,看到了清朝政府卑躬屈膝的丑恶嘴脸。想到这里,我的心头掠过一阵苦涩,像咸咸的海水……讲解员在解说,由声、光、模型等组成的富有立体感的海战演示向人们诉说着甲午英雄的悲壮故事。1895年,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威海卫发动甲午战争。一时间,原本平静的海面上电啸雷怒,涛掀浪滚,硝烟弥漫,火光冲天。
甲午海战馆,犹如数艘相互撞击的舰船悬浮于海面上,气势恢弘,造型奇特。海战馆正上方是中华近代民族英雄、北洋水师将领邓世昌的高大塑像,他头戴花翎,身披战袍,手持长筒望远镜,神情肃穆地远眺着苍茫大海。你看,在甲午海战中,邓世昌的“致远”舰在弹药用尽时,邓世昌毅然决定开足马力与日舰“吉野”同归于尽。“我们生是中国人,熏死是海上魂!”,“开足马力,冲向‘吉野’!”在舰伤弹尽之时,邓世昌的“致远”毅然冒着浓烟烈火冲向日舰“吉野”,誓与其同归于尽,不幸中敌鱼雷。邓世昌和他从西洋带回来的铁甲舰,一起沉入了海平线。望着塑像,我似乎在想着,中华民族有这等不屈的英雄谈何能亡!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恨,转瞬间使我热泪盈眶……1895年2月17日,日本舰队自阴山口锚地起航,驶向威海刘公岛,最终彻底摧毁了中国的北洋水师,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一场本来势均力敌的大战,却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号称亚洲最强大的海军舰队——北洋水师竟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啊,屈辱的往事一页页翻起,勾起心底的痛楚,我的悲愤之情不能自抑,泪流满面。
我拭去眼角的泪花走出海战馆,和友人沿着海边石板路边漫步边探索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友人言,史书上写着一条尽人皆知的重要原因: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了颐和园。可是,假如当年慈禧太后不挪用那笔经费,甲午之战就能够打胜吗?我言,从乾隆皇帝1793年写给英国国王的《赐英吉利国王敕书》,就可以看出那是一种怎样无视外部世界、满脑天朝意识的自高自大了。余秋雨先生曾感叹:“乾隆在避暑山庄训斥外国帝王的言词,就连历史老人也会听得不太顺耳了。这座园林,已属杂进某种凶兆。”现在看来,何止是“凶兆”,可以说,甲午之败甚至大清朝之亡,在乾隆的言辞里早就已经注定了。没有谁能够打赢一场注定要输的战争,也没有谁能够挽救一个必将覆灭的王朝。
甲午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我站在刘公岛上,遥望远方,海阔天高,渔船如梭。据说,很多日本游人来到刘公岛,都要在丁汝昌塑像前默哀、鞠躬——这是一个民族的忏悔吗?日本人没有忘记甲午海战,那么,中国人呢?此时,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话:“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的,展示历史悲剧是需要勇气的,而接受历史悲剧也是需要勇气的,它们都会让人面对鲜血淋漓的疼痛与残酷,同时也都会给人痛定思痛之后的反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绝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我们一定要让烈士的英魂得到安息。毕竟,那场战争已经成为历史;毕竟,中国已不再是一百多年前任人宰割的睡狮。
水鸟依然鸣叫,海浪依旧拍打着礁,刘公岛,我的感受是历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