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光华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第308期
三
今天的徽宁古道,路宽1.6米至3米不等,歙县境内路面大多由青石铺就,旌德境内多由花岗岩铺成。
古道虽说是官道,驿站是十里设一铺,显然不能满足过往行人歇脚需要。“两里半一路亭,五里一茶亭”,靠的是民间义士捐助修建,古道的维修同样凭借民间力量进行。
明万历前,许村的许洪寿、许社鉴、许世积等多位富商捐资,筑路修亭,盛况一时。明天启年间,富商许有望开太平至谭家桥、歙县跳石到许村河道。自此,箬岭两头的水陆转运更为便捷。嘉庆年间(1796-1821),程光国捐资重修。许承尧在《歙事闲谭•程光国修箬岭路》一文中介绍说:
岭界宣、歙间,为歙、休宁(应为绩溪)、太平、旌德要道。其高径二十里,逶迤倍之,险涩道南北合百里,丛莽涧水,荦石碍路,穴蛇虺狼虎,伏贼盗,一岁中,颠而踣及遭噬攫、利刃、白棓毙者,常接踵,人视为畏途。然舍是无他道。程君光国,自为诸生时,由歙赴会城乡试,常出此。程贫甚,一囊一伞,恒自负戴,盖自上岭以至平地,凡数百休乃得达。闵行者之劳,奋然立志,修岭上下道。 后五举不第,遂儒而兼贾,生计稍裕,即决为之。薙莽凿石,铲峰填堑,几及百里。以歙石易泐,不可用本山石,复自新安江辇载浙石青白坚久者补焉。长七八尺至四五尺不等,皆随道广狭,躬自履勘,不假手他人。辛勤数十年,甫得就。于是行者始不避昼夜,不虑霜霰霖雨,往返百里,如履庭户。
前后一对照,程光国的善举和智勇,路人皆碑。
道光十五年(1835),位于箬岭东、北两侧,通往泾县、太平方向的色岭和梅花岭重修。今天,《重修色岭梅花岭碑记》仍耸立在箬岭关口的宗烈庙遗址前。据碑记载,修路的监修是许村的许正焯和许元吉,共募白银78.8两,捐赠者90人。碑记如下:
盖闻龙盘虎踞,谓崖壑之雄岩;鸟道羊肠,乃穷途之峻险。斯有恬形之名,路曰色岭;状高天之远,洞号天星。山高路险,壮亦扶筇;蚓屈蛇横,少须拄笏。人烟绝断,登磅礴以心惊;鸟语密声,仰巉岩而胆丧。况年来狂蛟为厉,决平壑以为池;攀石倾颓,望悬崖而生畏。洞口非殉良之地,日久堪虞;峰头岂仗筇之崖,知谁投降?过斯道者,同凛冰渊;意欲修者,晾符心志。是安危共出一途,踊跃必然意。予等不自揣陋,妄为倡领。集腋可成裘,崎岖变为坦道矣。是为记。
由此可见,险象环生的古道是在义捐的光照中,崎岖变坦途的。
现在从箬岭关往旌德方向至天星洞,六七里地大都在丛林之中,路形清楚,基础良好。只是荒芜多年,树深林密,日光只能星星点点地洒向林子。这一路我们只看到一处类似靠壁洞的地方,面积五六平方,拱形的门洞依然完好,一些藤蔓垂在洞的前额,洞前的杂草没膝,阻挡了我们进洞的念头。
道路两旁的柴草时长时短,但脚下的步子走在石板上还是让人觉得踏实。加上山上小气候,忽雨忽睛,变幻多端的山中景色让我们忘记了疲劳。走走歇歇到达天星洞的时候,已经是午后了。
天星洞所在的地方又被称为“东箬岭”,当然是相对于歙县境内箬岭而言。这里海拔1009米,同样是旌德、绩溪、太平(黄山区)、歙县四县毗邻之地。明代,这里曾经是个古关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关口废了以后,清代江村义士捐银修建了洞亭。因为洞壁常有行人点蜡烛、马灯照明,远处望灯宛如挂在天边的星星,老百姓由此叫“天星洞”。当然文人的解释,是说“高天之远”。登高望远,站在这里望远的地方就是黄山山峰了。明代诗人胡沛然就有一首《度箬岭望黄山》的诗:
千回鸟道萦青嶂,一啸鸾音落彩霞。
山气出云浑作雨,泉声佛树半成花。
到来丘壑酬心赏,别去风尘上鬓华。
三十六峰看咫尺,欲从轩后问丹砂。
山间的动与静,云与泉,近与远的互动关系,诗人都给说明白了,想象中就是一连串的美景图。
因为旌德县已对古道进行了修缮,到了天星洞已经有了感觉,曾经松动的石块稳当了,古道两旁横溢斜出的草木清除了,古道周周正正的模样出现在我们眼前。
从天星洞往旌德走古道一直是下山,这一下一直要下到山脚下的旌旗厂(高甲村)。天星洞往下走两里地,有个洞亭名叫“旺子洞”。洞建于明代,传说捐建者是位求子的妇女。按照大团圆的习俗,这位做好事的妇女一定实现了求子的愿望。关于“旺子洞”还有一个解释:“旺”与“望”谐音,说是父母思念久离家乡的儿子,到古道探望。“旺”字的“日”旁似“月”,有日日盼,月月盼之意。
过旺子洞往下走,山谷幽深,路边的溪水时不时形成一些小飞瀑,由不得你不停下脚步看一看,或者索性俯下身抚摸山泉。不仅如此,路边那些奇形怪状的树木,颇值得细细打量。约摸两里地就到了天竺庵遗址,建庵之前这里也还有一个洞亭,供人歇脚。洞边建庵,有点鸟枪换炮的意思。
清嘉庆《旌德县志》陈陛诚的《箬岭修途建庵记》中倒是可以看出原委:
考先王之制,辰角见而雨毕,雨毕而除道。又夏令曰:九月除道。此皆为行彼周道者言也。若乃山坳逼侧、险阻崎岖之路,鸟道盘旋,下临千仞之谷,稍有缺陷,行人患之,则又不可拘以古训,所当不时修治也。箬岭为通徽孔道,途人所必经,高山上下有三十余里,杳无村庄,行寂寞无人之境,遇溽暑则汗流浃背,而无止息之所,遇祁寒则溯风栗烈,而有皲瘃之悲。江村江景淮心甚悯之,于中途建三山、笃祐、天竺三庵。夏施凉茶,而苦热者不吝琼浆也;冬施姜汤,而患寒者犹如挟纩也。复置田收息,令子若孙永为修路及庵中日用与冬夏茶汤之费。从此往来,行人如登周行坦途,君子履焉;小人视焉,其功岂浅鲜哉?宜乎邑人感其惠,四方之人颂其德也。
天竺,为印度古称,用作庵名是取佛保平安的意思。有了天竺庵之后,行人不仅可以喝到茶水,特殊情况借个宿,也不是什么问题。住店的人,有个闲情雅致,还能唱个小调下个棋什么的,那个石棋盘就是证据。
关于天竺庵,本地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一对新婚不久的夫妇,丈夫从这条官道翻山越岭出外经商,一去多年未归。妻子盼夫心切,便卖掉房屋和田地,到这里开店等丈夫回来,同时向过往客人打听丈夫音讯。一晃十多年过去了,终不见丈夫踪影。年轻少妇等成了白发老妪。老人怨自己命苦,前世未做善事。于是吃斋念佛,一心向善,广结善缘。因此,本地人习惯称这里为“老庵”。
只可惜古道废弃后,年久失修,只留下一片遗址了。如今骡队驮了些砖瓦,盖起了简单的旅游设施。
对于天竺庵的幽静之美,前人留有这样四句诗:
天半钟声惊落叶,山中云影隐朝曦。
临风万竹摇清露,净我尘寰采玉芝。
美则美矣。
说句实话,要是一两个人走在这深山密林之中,特别是天色晦暗夜幕降临之际,难免生恐惧之心。这样的心境古今一理,今天我们游玩在这里行走,古人却是为了生计在山间奔波。为了路上的平安,敬神敬佛的事就相当普遍了。
距庵两里之外的如来佛柱,就成了行旅之人的精神支柱。
如来佛柱,为小型石雕建筑,有的基础为覆盆状石座,高约30厘米,直径约60厘米。柱身青石,高150厘米左右,8面,有的每面顶端刻一佛龛,龛中莲花座图案上有一如来坐像,其下依次竖刻楷书:“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广博身如来”“南无离怖畏如来”“南无甘露王如来”“南无阿弥陀如来”“南无多宝如来”“南无宝胜如来”及立柱的时间。柱顶为三层莲花型毗罗檐盖,形状有点像唐僧戴的佛帽,柱身的字样已经模模糊糊。如来佛柱由佛教经幢建筑衍变而来,旧时立于河边、桥头、渡口、墓旁。
经幢,是我国古代一种宗教石刻,始于初唐,盛于唐宋,其后转衰,一般由佛教信徒为显功德或表诚心而捐资兴建。多置于寺观、通衢及墓旁。经幢分幢座、幢身、幢顶三个部分,柱状。幢身多为六面或八面,少数系四面。每面均刻有经文,后署捐者姓名、缘由及竖柱时间。所刻经文中,以《佛顶尊胜陀罗经》最为常见,因为佛教子弟对其所具有的无边的特殊法力深信不疑。据说,为唐天竺僧佛陀波利所译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记载:“佛告天帝,若人能书写此陀罗尼,安高幢上……或见或与相近,其影映身,或风吹陀罗尼上幢等上尘,落在身上。天帝,彼诸众生,所有罪孽,应随恶道地狱、畜生、阎罗王界、饿鬼、阿罗修身,恶道之苦,皆恶不受,亦不为罪诟染污。”又说:“此咒名净除一切恶道,佛顶尊胜陀罗尼,能除一切罪孽魔障,能破一切秽恶道苦。”《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全文前为序,后为经,经中间为咒。唐代经幢多将序、经、咒全部刻上,其后趋于简化而变得无序。入宋以后,更趋陋俗,刻经者已寥寥无几,多仅刻咒语,并美其名为“真言幢”,以自我安慰求得心理平衡。以后,经幢的俗化更因捐立者的财力等因素而变得十分自然和普遍。既然佛教诸经无不源于佛陀,则刻上诸佛陀大名及形象就足矣,为之使得高大繁杂的经幢,最终演变成既小又简的“如来佛柱”了。
古人认为如来佛柱有“能除一切罪孽魔障,能破一切秽恶……”的巨大法力,对于民众来说,就是可利用的法宝。于是,这尊神就从寺观庙宇,搬到了河边野地,置身老百姓的生活圈中,担负起镇恶除险护境安民的重责来。
走在这山野之中,行人只要看到如来佛柱心里自然就安宁了。
如来柱边上的山坡,早些年还能在灌木从中看到一些古战壕的痕迹,那是太平军和清军在徽州长期拉锯战,留下的印记。歙县的许村和旌德江村等大小村落的繁华,皆遭兵火洗劫,人民流离失所,一些惨不忍睹的文字许姓、江姓宗谱均有描述。
过了如来柱之后,古道相对平缓,左边绿树交错,右边溪水淙淙。两处山谷间的飞流,让我们感到惊奇。在古道上行走,洞亭就是最形象的里程碑。靠壁洞同样是一个标志,洞亭因地取形,倚山而建,取名就叫“靠壁”。在洞壁的正面有四个小字:“当境土地。”不难想象当年过往行商,会在这里祭祀土地神,祈求平安。古道周边的植被到了这里,开始以毛竹为主了,一直顺沿进村。临近村子保存下来的最后一个亭子设在路中间,名叫五里亭,很显然是距高甲村子五里。有细心者,在亭石中找到“正德七年”(1512)的字样,据此推算亭子的历史至少有500年以上。商人叶大泰捐银修建,花岗石垒砌,亭呈拱形,有点像洞,所以又称“五里洞”。
过了五里洞,只要十来分钟就到了原先上海三线厂旌旗厂了,当年的厂房宿舍还保留下来一部份,如今旅游公司在这里规划设计建设起停车场和旅游接待中心。
过去徽宁古道从高甲经白地、庙首、孙村,穿过明川洞至三溪接旌泾驿道,终达宣州。
我们那天的行程走到高甲的旌旗厂,算是到了考察的终点。
(作者系旌德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制作:童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