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光华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第307期
一
徽宁古道是指从徽州府歙县通往宁国府(宣州)的一条古官道。这条道,从歙县出发,走城西北门,过万年桥,经富堨至许村;由许村北上,经五猖庙、茅舍、茶坦至箬岭关,往东北经贴壁洞至天星洞到旌德县白地镇高甲,至今保存基本完好。歙县段今天习惯称“箬岭古道”,旌德人叫顺了嘴称“旌歙古道”。从许村到高甲,全长约25公里,古风尚存,山光诱人。近年来,每年有数以万计的驴友徒步穿行,被网络推为全国“十大古道”之一。
我们生长在歙县,少年时就听大人说起到旌德驮米的事,隐隐约约听过类似于儿歌般的《问路歌》:
城北直上万年桥,右往新洲种菜家。
徐村对过仰村坝,三里凉亭依路上。
沙溪村过九如桥,富堨村尾雨粟庵。
凤凰湾上望沙滩,四柱牌楼靠河滩。
太尉殿过丰口桥,竹会寺前跳石望。
狮子躺在水中央,杨峰岭上善化亭。
青山头过水口庵,天马山下登堂庙。
善德桥头薇省坊,三朝典翰立中央。
大宅门过水圳头,二龙戏珠河中央。
种福厅前石板坦,土地庙过高阳桥。
高阳桥上观音坐,观音老母面北方。
桥头牌坊有两座,双寿承恩五马坊。
南北通街大观亭,八角八卦风铃挂。
大观亭过进士第,墙里门上连大墓。
上前几步到官厅,敦睦堂过如心亭。
前山正岭五昌庙,过了大亭是茅舍。
二里半前有饭店,好吃好喝过大岭。
步步高升石板道,过了关洞再问道。
这段完整的《问路歌》,把从歙县城里万年桥到富堨到许村直至到关洞的标记物说得清清楚楚。因为出发的地点不一定都在城里(歙县城的习惯称法),留传下来的问路歌自然有所不同,这只是其中一个。明朝徽宁二府驻旌署右参议余昆翔编撰的《明朝古歙导游图》中也有记载。
不管记住哪种版本的《问路歌》,都可以沿着歌中的村庄和建筑顺顺当当地到达箬岭的关(官)洞。
今年初夏,我们完整地走了趟从许村茅舍到高甲的古道。准确地说是旌德县开发旌歙古道旅游,有关单位约请写景点介绍和导游词,这才下决心去实地考察。
我们的考察路线以石板道为迄始。从歙县经富堨到许村茅舍,选择的是坐车。到了茅舍之后,车子返回,我们开始用双脚丈量古道。到茅舍已经九点,多云的天气利于山道行走。茅舍村的房子盖在山坞之中,说地无三尺平,夸张不到哪里去。从一个旅游者的角度来说,这个小村的古朴有点少数民族村寨的味道。村口一条溪水泛着银色的浪花,在落差不小的溪谷中蹦蹦跳跳,让那座老派的石拱桥显得十分有内涵。
房子在一条石板道的左右两侧纵向延伸,石板道却是一阶一阶往上走。房子大多两层,个头比平常的徽派民居要矮,每家每户的房檐下或者棚子里,均整整齐齐地码着高高的劈柴,像一列列等待检阅的士兵。可惜不擅长摄影,若是行家倒是能拍出一点很有味道的照片。
从村子里走的时候,问一位妇女村中有多少人,说是四十人不到。直觉告诉我们,这个村子并不富裕。杂七杂八的建筑漫延开去也就二百米,出了村子石板道绕行上山,一路修竹十分漂亮,加上时阴时雨的天气,石板道上洇润出腼腆之色。上过一段坡之后的一个山弯,立有一根镇妖除邪的八棱佛柱,佛柱上顶着毗罗帽,柱身上镌刻有二十余字,能清晰地辨认出“南无”“大藏”“如来”等十来字。出村一里来地,路边有一新建的木架路亭,有点像旅游设施。这个猜想,在三里地外的茶坦得到了验证。茶坦村房子建得比较分散,在路边一处平房的外墙上,有两块牌子:一块是箬岭村的牌子,估计茶坦属箬岭村;另一块是箬岭旅游公司的牌子。两块牌子中间,是两扇紧锁的大门。
茶坦村同样顺山而建,东一户西一户,石板道将一户户勾联起来。当年的茶坦村因为官道上来往客商频繁,曾经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山村,有歌谣为证:茶茶坦,板门面,家家户户开店面。这一点却今不如昔,在村子里我们发现一处装有卷闸门的房子,有点像店面,却上了锁,门两边挂着一幅字和句都还不错的对联:一溪水半山竹风月尽收小天地,满眼画寸心诗宠辱皆忘大自在。
今天的茶坦,房子好像还不少,但大多数的门户都紧锁着。快出村的时候,突然下起了不小的一阵雨,我们就在路边的一家避起雨来。上台阶进堂前一看,房子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样式,板壁楼板泥灰地面,到处干干净净。房子的主人是位七十多岁的大妈,问老人家里儿女,说是出门打工了,老人一人守家。环顾四周,正屋与厨房相通,厨房外面是靠山的一点院落,边上还有一些平房。院子里有两个水泥水池,水池上架着一辟为二的半片竹子,从山岩中接泉水入池。在老人的厨房里,还发现了两个葫芦做的水瓢,安静地躺在木头锅盖上。这样的一组镜头,似乎让人回到了童年的乡村。我们问老人可有走古道的人在村子里住宿,老人说有的。自己家里去年就有一对苏州夫妇住过。接着问老人多少钱一晚,老人说不要钱。她还说那对苏州夫妇真客气,回去后还寄了东西给她。这样纯朴的风尚,在今天都市人看来也算得上是文物了。阵雨一停,我们辞别了老人继续在古道上行走。
茶坦到关洞大概有三华里,走到一半的时候,倒是有一处类似于驿站的一个遗址,三面石头垒的墙还在,一面墙上还保留着一个完好的石门,墙高两米左右,占地倒有十来个平方。扫视一圈,没有发现有文字的标记物。从茶坦往关洞走,是在一个比较宽阔的山谷当中,脚下是在修竹林木中延伸的石板道,两侧是蜿蜒着的青山,山谷中不时夹杂着一些小块的耕地。一些地块中种着一垄垄的贡菊,只有尺把高的菊花居然都长花蕾了,一位中年妇女正在贡菊地里劳动。过了那片菊花地,上行五六百米就到了一个山间平地,定睛一看正前面就是“天险重开”的箬岭关(官)洞了,洞前空旷的平地上就是汪华庙旧址。
二
箬岭关的地理位置很特殊,歙县、绩溪、黄山区(太平)、旌德四县交界,民间形象地说是“一脚踩四县”。箬岭关口(俗称关洞)的地理坐标是北纬30°08′48″,东经118°31′97″。这也让箬岭关洞成了古徽州在北纬30°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箬岭设关的时间是清顺治四年(1647)。关洞海拔1002米。我们看到的关洞额头上“天险重开”四个隶书大字,依然苍劲雄浑。关门宽1.6米,高3米,门洞深13.3米。洞西壁距北侧门口2.9米处开有宽0.75米的曲尺形楼梯,沿着西上南折的石砌台阶可登上关顶。现存关墙高5.02米。因为天气的原因,洞砖看上去湿漉漉的,外面光线照到的地方泛出莹润的岁月之光。站在洞顶,环顾四面,青山万木尽在眼帘。扼守关口,在战争年代自然能先发制人。顺治《歙县志》载:“箬岭司弓兵十五名。”
实际上,在设关以前,关口的作用就已经显现。最早的镇守者就是古道的始拓者“徽州第一伟人”汪华。
汪华(586—649),歙县登源(今绩溪瀛州汪村)人。因驻守箬岭关,平婺源,拓箬岭至宁国府、太平县山道有功,深得将士爱戴。隋末率众起义,占据歙州,相继攻下宣州、杭州、睦洲、婺州和饶州,六州赖以平安十多年,被称“吴王”。唐武德四年(621)败于王雄诞,奉表归唐,诏使持节,总管六州诸军事,歙州刺史,封上柱国、越国公。汪华既是农民领袖,也是国家重臣。徽州人视汪华为地方神,始于南宋,庙宇祭祀不断,行祠社屋遍布。汪华被奉为“汪公大帝”“花朝老爷”“太阳菩萨”。宋政和四年(1114)正式钦定建庙,赐匾额“忠显”,后改“忠烈”。明洪武年间,歙州建汪公总庙(今尚残存)于箬岭关东20米处。总庙一进,坐北朝南,宽8.85米,深8.55米,面积为75.7平方米。四周墙壁为花岗岩石块砌成,顶盖大青瓦。八字门,青石门楣上刻“忠烈庙”三字。庙内神龛上方挂一横匾,上书“六州屏翰”;两侧悬挂的对联为:自昔州闾资圣户,于今稼穑沐神功。
汪华总庙建在箬岭,除了纪念箬岭这个徽州北门要塞是他带领官兵最早开凿之外,还因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汪公镇守了要塞,报了徽州的平安,在风水宝地建汪公总庙当然是最理想的选择。总庙建成后,规定凡汪华生日,取108社,各地派出戏班艺人,祭拜汪公。供奉在箬岭忠烈庙的汪公,人们习惯上称它为“老汪公”。那尊“老汪公”像为整根檀木雕成,呈坐姿,通高1.8米。头戴冠冕,珠帘遮面;身雕龙袍,饰以彩绘;衣漆红色,黄色镶边;领、袖、口漆黑色;面为红色,以马尾制须,长至腰间;双手捧朝笏于胸前。菩萨脚前立有一块高至膝盖的牌位,上书“汪公大帝之位”。汪公菩萨常年坐于四人大轿中。该轿通高2.8米,长、宽各2米,通体红色,雕刻精美;轿杆长8米,直径20厘米。出行四抬四扶,两组轮换。“老汪公”永不离轿,各处接请汪公都是连轿一起供奉。从大年初一起,箬岭周边各村要轮流把“老汪公”接到村里供奉,为村民新春祈福,到正月十八后送回箬岭忠烈庙。五月接汪公“安苗”后,被供奉在相距30里的许村统宗祠(总祠),需“安苗”的村事先与许村总祠联系,安排接请时间。一府六县凡接汪公菩萨安苗的一律下订书,明确接送日期,并付定金,逾期不送还,要受处罚,送还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安苗”结束后,汪公菩萨就供奉在许村总祠,一直到腊月二十四才被送上箬岭忠烈庙。
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进犯徽州,蒋杲率兵伏击于此,大获全胜。
对于箬岭关隘的维修,历代徽州官府都十分重视。
崇祯七年(1634)至十二年间,歙县知县傅岩为方便守关,在箬岭和乌泥岭各建关门一道,并增设石仓,修备火器。傅岩在其编撰的《歙记•事迹》中有这样的记载:
县境四塞,东南水陆路通浙省,有街口、王干两巡司扼其要,严督弓兵辽缉查比,各有责成。西南通江右,东北达金陵、宁、太,休、绩为外蔽。惟正北箬岭羊肠鸟道,姑苏、芜关货值所来,向多啸聚,剽窃行旅,且民极被其毒。前委巡哨官统操弓兵守之,因无栖息关隘,难以屯守。乃亲诣相度,并西北乌泥岭樵径亦为间道,乃集诸乡绅士民会议,捐貲三百金,倡工于岭半各建关门,置缮石仓,修備火器。绅士翕然捐助,工用告成,以固锁錀。
大功告成,傅岩还撰写了《箬岭铭》刻于岭头,以示纪念。其碑文如下:
巑岏北岭,飞鸟攸辟。飚停云堕,曦掩雪掷。仄蹬露跗,幽筱披臆。绵绵担天,交交行客,问以何届?险逾利射。跻巅下瞰,外疆两歧,旌德左达,太平右垂,人烟夐绝,盗或伺之,旅人号咷,守土为谁?我建雄关,扼其岭首,出入有讥,夙夜是守。邑之先达,以大以久,麓之氓庶,爰众爰有。蜀阁一当,郑萑胥蹂,志亦有言,价人维蕃,汪公设险,撃柝重门,虑始诚难,守终尤允。恃陋庸嗤,凭阻美疢,镌珉崇立,敢告后尹。
咸丰八年(1858),歙人宋修坤奉县令领款,并资助重修箬岭头关隘。
徽宁古道若是从汪华始拓算起,已有1400多年历史。
明弘治《徽州府志》载:“箬岭在徽州府歙县北八十里,黄山之东,上多箬竹,今为通衢。它一通太平,一通旌德,为北邑要冲”。这是徽州府通往沿江、中原的战略要道。《明一统志》就有官方在许村和茶坦分别设铺的记载。至民国初年,两铺才被邮政部门所取代。清初,太平县岭北太河开通,可通长江,芜湖商贩到徽州,一般不超过十天。
随着徽商队伍的不断壮大,地方政府设法加强对箬岭关的治安管理。为防止强盗打劫过往行人,明代歙县县令戴东旻上书,请求朝廷在箬岭设立巡检司。清顺治《歙志》对箬岭巡检司有详细记载:县北一百里岭界,连旌德、太平、为你歙要冲,财货所经入。天启中,屡有巨寇啸聚百人,白昼剽窃,往来患之。邑令戴东旻申请院道,于岭巅设立巡检司,即减南路铺兵闲役,以补号兵,官民不扰,寇盗遂平。
箬岭关前面的汪公庙广场上,如今有一些码起来的石条,供游客休息,可能这些石条原本是汪公庙的建筑构件。汪华庙广场右行,徽宁古道则通往旌德,名色岭。穿箬岭关洞左行,入太平县境,称梅花岭。至上岭脚,经谭家桥、感样里、迄溪、马兰地、三口至仙源;西行至甘棠,转向西北,经秧溪河至广阳,广阳北上直通青阳县城,称为“徽青古道”。从关洞到上岭脚,古道保存尚好,一半的路程在密林中穿行,林中景色清幽,一棵老树首尾入地长成了一道大拱门,能算奇观。另一半到上岭脚的路多在茶园、竹林、杉木林中行进,过去的一些亭洞痕迹还在,这里离黄山风景区很近,黄山山峰历历在目,青黑的板石道宽敞古朴。
徽宁、徽青两条古道是徽州通往山外的交通要道,经济要道。一路通太平、石台、青阳、贵池乃至安庆及沿江到中原;一路通旌德、泾县、宣城。歙北、太东、旌西、泾南向为名茶产地,而太平多杉木,旌西、南陵有余粮,泾南出宣纸,名优特产都从这条道走出大山。至明代,仍是连接徽州府和安庆府的重要官道。徽商兴起后,太平、旌德的粮食通过官道源源不断运入徽州府,成为重要的粮食、盐和山产的运输要道,官道的作用一直发挥到民国末期。
生活于清乾隆时期的洪亮吉在《新修箬岭道记》中这样写道:“率计一岁中,行是岭者不下十数万人。”从数字看,每天经过箬岭官道的不下四五百人,可以想象当年的箬岭是何等的人声鼎沸。据当地人说,鼎盛时期,从茶坦到许村的五马坊,沿途饭店星罗棋布。岭北旌德的高甲和岭南的歙县江村,就有一百多人专门从事骡马运输。
徽宁古道不仅商旅之人经过,达官贵人、名人雅士路过的同样不少。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提任江东提刑时,从江西入徽州,走古道到宁国府。
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穿古道登黄山,发出“登黄山天下无山”的慨叹。
咸丰年间,时任徽宁池广太道台的惠征和夫人带着17岁的长女那拉氏(后来的慈禧太后),去九华山进香,求神灵庇护选秀成功,夜宿箬岭关六九驿站。那拉氏嫌驿站寂寞,陪同的徽州知府梁必业请来许村艺人为她“唱灯棚”解闷。那拉氏听后非常高兴,评价“清爽好听”,并奖励艺人银两。咸丰二年(1852),那拉氏赴京选秀成为咸丰皇帝的妃子,生子载淳。同治(载淳)继位后,封生母为慈禧,演戏庆贺。慈禧想起在箬岭六九驿站听灯棚的往事,立即召原班人马进京,唱了两天,慈禧很开心。《西宫杂事》记载了慈禧对唱灯棚的评价:“戏班太闹,京鼓又淡,听唱灯棚,好在适中。”此后,箬岭周边“唱灯棚”表演迅速发展,戏班十余个,演出人员达百余人。
1934年12月25日,共产党领导的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到达许村,在箬岭关一带作战。
皖南事变后,活跃在旌泾太的皖南游击队在古道周边多年坚持斗争。
1949年4月28日,李德生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二军三十五师从箬岭入许村,解放歙县。
(作者系旌德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制作:童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