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潇
过黄河第一渡口风凌渡,在秦晋豫三省交界处入潼关,就进入了关中盆地。华山在此绝壁千仞,俯瞰着横卧于渭河北岸的我国最大的内陆平原沙漠——大荔沙苑。
沙苑的诞生就是与众不同的,不像塞外沙漠的漫天黄沙,缺雨少水而寸草难生,它却是因水而生的。黄河在秦晋大峡谷的挤压中向南奔流,一进入关中平原就铺开了浩荡的水面,与自西而来同样穿越黄土高原的渭河、洛河在此相继靠拢,三河滚滚,万千年来携黄沙冲刷而下,淤塞在洛渭黄三角洲,风蚀堆积形成了连片的沙漠。
大荔沙苑横卧在三条河的包围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它拥有了弥足珍贵的宝贝,水。沙漠里竟然水源丰富,挖井不到十米即可见水,在槽形谷地形成有众多沼泽,沙水同依是这片沙漠的一大奇观。现存最大的湖泊马子池位于沙漠腹地,水域面积竟有一千五百余亩,实在是上天赐给沙苑的造化。
从连霍高速罗敷出口向北十公里,过渭河大桥,就进入了沙区。这里是沙的世界,也是水的世界。有了水,就有了生命,也就有了人类繁衍的基础。沙区地势平坦,丰富的水源使得历史上的沙苑曾经森林茂密,水草丰盛。在远古时代,大荔猿人在此聚居,完成了从直立人到早期智人的过渡。一九五五年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在这里发现了十五处石器时代遗址,这片土地从此以“沙苑文化”而文明于世。
据县志记载,沙苑地区汉代养蓄植树,唐代建沙苑城,成为皇家园林,唐玄宗曾狩猎于沙苑。杜甫在《沙苑行》中写道:“君不见,左辅白沙如白水,缭以周墙百余里。”描述了当年沙苑的壮阔美景。明时有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大批移民从潼关入陕进入沙苑,沙苑地区变牧为农,进入大面积农业时代。随着人口不断聚集,人类为生存开始竭泽而渔,焚薮而田,对自然界的过量索取使沙漠里脆弱的生态遭到破坏,到近代时沙区的环境已经日渐恶劣,遇到干旱年份,漫天黄沙随大风飞扬,稼禾难收,一度使这里成为生存状态恶劣的贫瘠之地。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这里还是黄沙遍地,一座座呈新月型的沙梁遍布沙区,这次路过一座沙梁横亘,过一段时间再路过时,沙梁却变了大小,换了方向,甚至连位置也移动了。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的引导下,历经三十多年努力,沙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利用沙水共存的自然条件,演绎了沙绿相伴的再生过程。
沙中有水,沙水共依,用水,开发水。以前人们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当地人利用丰富的地下水,用木料搭成架子,再用一根横木自制称杆,系好水桶,靠人力打水饮用、浇田,这种早期沙苑地区的称杆井,还保留在中年人的记忆中。现在,政府在沙区打了数以千计的机井,在荒漠中造出二十多万亩的沃野良田,沙区成为红枣之乡、瓜果之乡。打造的千亩同州湖水景公园,沙苑南湖公园静卧沙区,“浩淼波光笼雾岚,水天一色柳如烟。”这里有江南水乡的晨影、有瑶池仙境的暮色,成为周边各县甚至省城西安人的周末休闲地。甚至吸引了世界名校龙舟赛在这里开赛,这片沙漠中的浩渺水景一度为世界所观瞻。
水中有沙,水沙共存,治沙,利用沙。政府带领群众广植防风固沙林,培育苗木,建立了治沙试验示范基地,人进沙退的沙区,成为最具活力的农林牧业生产基地,出现了沙林同伴,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草原风光。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依托沙苑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优势,沙苑被建设成为国家级沙漠公园。一道道沙梁、一座座沙丘上全是枣树,万亩枣林在初夏枣花绽放,香气弥漫十里不散。黄花菜,落花生遍布沙区,沙滩翠绿荫秀,就象一幅大自然馈赠的水墨丹青。人工改造集沙漠自然景观之大成,在这里可以体验各式玩沙的乐趣。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沙滩排球赛在这里开赛,这片水中的沙漠又将迎来世人的目光。
水沙共绣,沙水同舞,在保护性开发中,这片因水而生的沙漠又因水而获重生,人与沙漠和谐共存,迸发了活力的沙苑,把一片生机又还给了大地。
作者刘潇
作者:刘潇,男,大荔县冯村人,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文学爱好者,有文字散见于报纸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