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玉树》
向玉树藏族自治州成立70年深情献礼
在玉树最美的季节遇见他们,他们是玉树沧桑巨变的亲历者、见证者,他们平凡而又温暖的故事,感人肺腑,直击心底……青海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走基层系列报道《花开玉树》,让我们倾听他们的故事……
青海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走基层系列报道《花开玉树》第六篇:《通天河畔护林人》
在长江上游的通天河段有一片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勒巴沟,群山环绕的勒巴沟藏语的意思是“美丽的沟”。走进勒巴沟,郁郁葱葱的树木层层叠叠,路边的溪水清澈见底。在这里有一群平凡的管护员,他们不畏严寒酷暑、不畏山高路险,经年累月地守护着这一片绿色。
群山环绕的勒巴沟
勒巴沟的夏日
勒巴沟林场的场长求松保告诉记者,勒巴沟是通天河段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林场管护面积363600多亩,有65名生态管护员,人均管护面积在5000亩以上。保护长江、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管护员的职责,更是使命。
勒巴沟的管护员们
求松保:“聘用当地的老百姓就近管护,巡山比较近,也能增加他们的收入。他们每个月要巡山22天以上,每天巡山要做巡山记录,防火、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河道垃圾清理,他们都要管。”
正在巡山的索南江措和同事
今年52岁的生态管护员索南江措告诉记者,勒巴沟林场最高海拔5006米,平均海拔4002米,高山峡谷,地势复杂,十分险峻。他们一天的工作就是保护好辖区内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勒巴沟离市区相对较近,来游玩的人比较多,管护难度大,每年10月份到来年6月份是重要的防火期,他们要24小时值班。
记 录艰难的
巡山之路
为了体验管护员们平凡的工作,记者跟他们一起巡了一次山,巡护路线是从勒巴沟到当龙弄,路程大约有5公里。
陡峭的山路荆棘密布,一不小心就会扎破手,划破脸。山的坡度从60多度达到80度接近垂直。随着海拔升高,空气也越稀薄,强烈的气喘、头疼,胃里翻江倒海地忍不住呕吐,汗水湿透了衣背,山谷里的风吹来,寒意阵阵!
走过了一山又一山
索南江措说,这里年平均气温零下2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20摄氏度以下。由于这里相对高差大,升温快、降温急,一天里就能让人感到四季的变化。冬天巡山更难,一下雪,天寒地冻,温度非常低,即便是这样,他们依旧守护着这里。
查看野生动植物资源
索南江措说,他们家离这里不是很远,他熟悉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一草一木。他当护林员已经8年时间了。早上一大早出发,全部靠两条腿,每天最少爬二、三座山,步行十多公里开展日常巡护工作。护林工作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以前的重点是制止盗伐盗猎,现在需要观察记录野生动物和原始林木的生长状态,清理垃圾、看护水源地等。
管护员不畏山高路险,不畏风霜雨雪,始终在路上
在艰难的巡山路上,记者问索南江措“平时巡山他们怎么吃饭?”索南江措的回答出乎记者的意料,他说,他们中午基本上都不吃饭。爬山很累,也就没食欲,根本吃不下东西。记者又问“那你们渴了怎么办?”索南江措说,渴了就喝山里的溪水,冬天就吃点雪,或者凿冰吃。看着魁梧的索南江措被寒风吹得黝黑的脸庞,记者不由地说:“这样的工作不觉得辛苦吗?”他却说:巡山很辛苦,风餐露宿,风雨无阻,但为了家乡,为了玉树,为了大美青海和我们伟大的祖国,守护好这片青山绿水,多苦多累他们都愿意。现在日子好了,环境好了,巡山就是他最开心的事。
野生动物
说着索南江措拿出手机,给我们看着他们工作的成果,他们巡山时拍下的一张张珍贵的照片:雪豹、白唇鹿、金雕……脸上写满了骄傲和自豪。
红外线相机监测到的雪豹
勒巴沟林场场长求松保说:“2000年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林地面积也增加,2000年森林覆盖率14%,现在是17.03%,增长了3个百分点。经过我们生态管护员的管护、给当地老百姓的宣传,野生动物明显增多,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以前雪豹、金钱豹很少,放了红外线监测以后,野生动物雪豹、金钱豹、水獭都监测到了。”
美丽的勒巴沟
“十三五”以来,玉树市兑现草原生态奖补资金7.29亿元,开发生态公益性岗位5978个,户均年收入增加20532元,被确定为推进全国生态补偿机制改革试点。累计投资2.12亿元深入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期工程,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67.35%,五级河湖长体系全面建立,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长期保持全省监测城市的前列。
玉树发布综合@听说青海 整理
审 核丨李万成
编 辑丨尼玛旦周
往期回顾
- 胡春华在青海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 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
- 北京市卫健委调研组来玉树开展医疗调研及党建指导工作
- 金秋玉树:基层民兵武装工作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