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蒙古语的意思是“美丽的高岭”。可这个美丽的高岭,曾经一度变成了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植被的破坏,直接导致内蒙古沙漠大举南侵,其中的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直线距离180公里。由于它平均海拔1100多米,北京的海拔只有40多米,如果这个沙源堵不住,就相当于站在屋顶上向北京的院子里扬沙子。
1962年9月,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从全国18个省(市)集结上坝。“恶劣的生存环境,是他们需要攻克的第一道难关。塞罕坝冬季漫长,年均积雪长达7个月,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3.3摄氏度,再加上偏远闭塞、物资匮乏,生活条件极其艰苦。考验一个接着一个。由于缺乏在高寒地区造林的经验,头两年,人们满怀希望种下的2000多亩落叶松,成活率还不到8%,超出想象的困难和挫折,一度冷冻了人们的笑声和激情。党交给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坚决不能退缩和放弃。关键时刻,王尚海、刘文仕、张启恩等首任林场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把家从承德、北京等城市搬到了塞罕坝,以示决心。在他们的带领下,林场技术攻关组改进了‘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改变了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让信心和希望在荒原上重新燃起。
但考验并没有结束。一次罕见的雨凇灾害,57万亩树木被冰凌包裹,20万亩树木全部被毁;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12万亩树木全部旱死……“面对一次次灾难,塞罕坝人没有灰心,他们含着眼泪清理了死树枯枝,栽上新的树苗,从头再来。就这样,接续奋斗57年,终于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使得在自然状态下,至少需要上百年才能修复的塞罕坝生态,重现盎然生机。”如今,林场造林面积达到了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如果把这里的树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今天的塞罕坝,视觉上是绿色的,精神上是红色的。三代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在美丽高岭上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绿色丰碑。塞罕坝精神发源于塞罕坝,成长于燕赵大地,在全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