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魅力十堰”可以订阅哦!
CCTV-10科教频道
《地理·中国》栏目
播出了6集专题节目
《武当胜景》第5集
▲点击视频观看
主持人 胜春:几个月前的一天清晨,家住在武当山南神道附近的邵师傅穿戴整齐正准备出门。出门之前,他特意看了一眼日历,日历上的这一天,用红笔画了一个圈。邵师傅在日历前停留了片刻,然后带着一丝甜蜜的微笑,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出了门。
这一天,对于邵师傅一家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这一天到来的时候,邵师傅要按照当地的风俗,进山去寻找“过路彩”,而且,这个“过路彩”还必须是一雌一雄凑成一对。这到底是个什么日子,让邵师傅如此珍视?邵师傅要到山里去寻找的“过路彩”又是什么呢?
天亮之后不久,邵师傅进入了南神道附近的一片竹林,他要寻找的“过路彩”,就隐藏在这片竹林之中。再过几天,邵师傅的女儿就要出嫁。在当地的婚俗里,女儿出嫁前,父亲要到山里挖来两根竹子,作为对女儿新婚的美好祝福。这两根竹子,就是当地人所说的“过路彩”。
用作“过路彩”的竹子,有着严格的要求,雄竹的尖梢要挺直,枝叶瘦小;雌竹则要竹尖梢低垂,枝叶肥大。而且一雌一雄两根竹子在形态上能凑成一对,才能算是理想的竹子类型。
经过一番寻找,邵师傅看中了两根最心仪的竹子。竹子选中后,需要连根挖起。邵师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两根竹子扛回家,接下来,他还有一件关键的事要做。
一条红绫,一块黑布,还有两枚铜钱,它们赋予了这两根竹子趋吉避凶的美好寓意。有了这样的寓意,两根竹子,才能成为合格的“过路彩”。
主持人 胜春:在当地人看来,用作“过路彩”的这对竹子有很多寓意,它可以代表长寿,祝福新人白头偕老;它也可以代表坚贞,寓意着夫妇俩的爱情忠贞不渝。在新人在结婚的那一天,他们还要把“过路彩”种在自家院子里,让它们茂盛地生长,以此来祝愿新人将来的小日子能够蒸蒸日上节节高升。
虽然竹子在当地的婚俗里,只是一种祝福,但这种祝福似乎还真的很灵验。当地人说,就在武当山的五龙宫附近,有一条废弃的古道,在这条古道上,有一座很特别的村落,里面生活着一对老夫妻。
据说,这对年逾古稀的夫妇特别恩爱。而且,他们还身怀“绝技”,这种“绝技”与他们所生活的那个村落,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这对老夫妻身上的“绝技”是什么?他们生活的那个村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不久前,《地理·中国》摄制组,随同相关专家,来到武当山,去寻访那个隐藏在古道深处的奇特村落,和生活在那里的老夫妻。在向导的带领下,一行人从武当山特区老营镇出发,赶往西南方向的五龙宫。
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五龙宫,是武当山现存年代较为久远的宫观之一,尽管一千多年的风雨,在这座宫观上,留下了沧桑的印记,但这仍然掩不住五龙宫当年的恢宏气势。
向导说,那条通往老夫妻所在村落的古道,就位于五龙宫西南方向的山岭间。
山谷两侧的树木间,一条碎石路蜿蜒曲折,全然没有人工修葺过的痕迹。那条山中的古道,又隐身于何处呢?此时,路边一块古旧的石碑,引起了同行的野外探险专家的注意。
古道探险家 吴涛:像这种碑刻,它一般就是民间集资或者官方修这条路时,留下的记录记录。另外,刚才咱们走过来看到的古树、像这样的古代的碑刻,这都是古道的重要的元素。
虽然石碑上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但吴涛通过附近的古树、碑刻等线索判断,古道应该就在附近。前行一段距离后,山路边一道碎石垒砌起来的石墙,再次吸引了他的目光。这条古道的历史,绝不简单。
吴涛判断,此刻,队员们的脚下,就是那条隐藏在山谷中的古道。只要沿路前行,就能够找到那个特殊的村落。考察队一行,沿着古道向西南方向行进了大约15千米,来到了吕家河村。向导介绍,考察队要找的那对老夫妻,就生活在这个村子里。
村庄掩映在山林之中,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水,古朴天成,胜景无限。在一座古屋前,考察组一行见到了邵志发、范世聪夫妇。
临近午饭时间,邵志发老人特意来到竹林里,采摘新鲜的竹笋。即使是在劳作,也并不影响老人唱歌的兴志。邵志发的动作轻巧熟稔,不一会儿的工夫,就有了不少收获。这些新鲜的竹笋,正是灶台前忙碌的老伴儿范世聪所需的食材。
鲜嫩的竹笋,配以腊肉,一道简单的家乡美味就此上桌。
午饭过后,老两口儿开始了新的忙碌,他们要给家里添一件农具。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竹子劈成均匀大小、薄而细长的竹篾,这是个技术活儿。把这些竹篾再按照特定的顺序,编织在一起。就形成了最原始、最质朴的手工竹器。
幸福甜蜜的笑容,也始终洋溢在邵志发夫妇的脸上。他们在大山中,共度了大半生的时光,伴着歌声劳作,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常态。
主持人 胜春:看着邵志发夫妇俩在一起,脸上那种幸福的微笑,突然想到了一首歌,也许这对老夫妇的生活状态,就是歌中所写的那种最浪漫的事的真实写照吧。前面介绍过,邵志发老夫妇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两样东西,一样是竹子,另一样是“绝技”,这项“绝技”就是唱山歌,而且是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嘴里就能唱出什么。
其实,唱山歌不光是这二老的绝活,他们所在的吕家河村,几乎人人都有一副好嗓子,而这个村子唱山歌的传统,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这个古朴的小村庄,还有一个别名,民歌村,也有人称它为“汉族民歌第一村”。
通过询问当地向导,考察队员们得知,在武当山地区,还有很多与民歌村类似的特色村落。向导说,就在距离吕家河村东北方向大约30千米的地方,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村落。那个村子里,无论男女老少,都有一项特殊的本领。什么本领啊?讲故事!
为了一探究竟,考察组从吕家河村出发,向东北方向,行驶约30千米,到达故事村。故事村,原名是伍家沟村。这是一个半封闭的山村,村民至今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鸟语、花香、山泉、峡谷,让深谷中的伍家沟村,犹如世外桃源一般,静谧安然。
刚一进村,考察组就被远处传来的一阵笑声吸引了。罗成贵,是伍家沟村讲故事的能手,在这个村落里,像罗成贵这样会讲故事的人,还有很多。他们讲的民间故事丰富多样,从神话传说,到寓言笑话,无所不包。伍家沟村,也因而被国内外民俗学家称为民间文学的“活化石”。
位于村中心的这两层徽式建筑——故事堂,就是一座“故事博物馆”。从86年开始发现,搜集整理。89年来,第一集故事集问世……故事堂里,陈列着成册的故事集,其中记载的故事,全部由伍家沟村民的口中搜集而来,再分门别类,整理成册。一本本故事集,凝聚着当地民间文学的精华,也映衬着这个特色村落浓厚的历史气息。
那么,伍家沟村,为什么会成为特色鲜明的故事村?民歌村、故事村,又为什么会集中出现在武当山地区呢?罗成贵告诉考察队员们,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隐藏在村民们所讲述的故事中。
主持人 胜春:伍家沟村里,生活着800多位村民,几乎人人都是“故事大王”,他们讲述的故事,内容广泛,从神话传说,到奇闻逸事,无所不包、不所不讲。那么,有关武当山这些特色村落出现的原因,又隐藏在哪一类故事里呢?
这个时候,考察队员留意到一个细节。伍家沟的民间故事里,有一些内容,和明朝有关,确切地说,是和明朝时期,发生在武当山的一件大事有关。似乎正是这件事的发生,让古人开始不断聚集到武当山下,并逐渐形成了各种特色鲜明的村落。那么,这件大事,又是什么呢?
“周回八百里,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这是古人对于武当山区域山形地貌、自然景观的定义。这里峰岭环列、沟壑纵横、山势嵯峨,用传统的眼光来审视,在古代,这里似乎是交通闭塞、不宜人居的区域。但正是在这样的地方,却保留下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古村。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种反差呢?
同行的地质专家邱啸飞认为,问题的答案,就隐藏在武当山的幽谷深涧中。在他的带领下,考察组一行,再次来到了吕家河村所在的古道上。在一处向内凹陷的崖壁前,专家停下了脚步。经过仔细观察,专家在崖壁上发现了明显的凿痕。他判断,这应该是古人的一处采石场。
邱啸飞解释说,武当山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别,就是眼前这种片岩。这种岩石易于开采,适宜铺设甬道和台阶。同时,这样的运用特点,也决定了,片岩是明代大修武当时,开采量最大的一种岩石。
专家推测,根据就近取材的原则,在这这条古道上应该还有其它古代的采石场所。果然,沿道古道又行进了一段距离,专家又找到了一处隐匿在树丛中的采石遗迹。然而,武当山上为数众多的宫观,在建造地基时,需要硬度更强、质地更紧密的岩石来承重、充当基座。这样的岩石又来自哪里呢?专家邱啸飞推测,除了片岩外,在武当山上,可能还有另外的石材。
此时,考察队在山体上,发现了一处天然的凹腔。这处凹腔面积很大,当地人称为“尹喜岩”。而崖壁一道清晰的岩脉,引起了专家的注意。专家进一步解释说,武当山在隆起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剧烈的地质运动,地下岩浆不断沿着山体裂隙侵入原本的岩层中,最终在山体上留下了一道道岩脉。这些岩脉中由地下岩浆冷凝而来的岩石,被称为辉绿岩。
辉绿岩顺着片岩的薄弱面灌进来以后,薄弱面就容易发生垮塌,垮塌以后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空腔。在这处山体凹腔中间,设有几处神龛,岁月在砖石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两个石像微微泛绿的建材,立刻引起了专家邱啸飞的注意。专家进一步解释说,辉绿岩比片岩更为坚硬,承重性能更好,适宜做基石底座。而崖壁上人工开采的痕迹,也佐证了,武当山上宫观所需要的另一种石材,正是辉绿岩。
根据目前已经发现的采石场遗迹,专家推测,明代不断吸引人们来到武当山聚居的那件大事,很可能就是“大修武当”。明永乐年间,朱棣下令,征调数十万军民大修武当,以武当山金顶为代表的一系列宫观,都是在那时修建而成。在这项浩大的工程结束后,参与大修武当的军民很可能就留在了武当山附近生活,并逐渐聚集成不同的村落。
然而,通过进一步考察,专家发现,当年大修武当之后,参与工程的军民,大多返回了原藉,并没有在此长期居住下去。那么,武当山区域这些特色村落,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主持人 胜春:这个时候,考察队的另一位专家吴涛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段资料。而那段资料说明,明代,在武当山,不止发生过大修武当这一件大事。据《太和山志》记载,大修武当之后,在明代有关武当山的奏疏中,曾经出现过“修山”一词,这个“修山”指的是,由当时武当山所属的均州千户所,来负责守护山场,修理宫观桥梁。之所以要提到“修山”,这就和武当山所处的地质结构有关了。
武当山所处的地方,位于大巴山脉东延支脉,这片区域受到的构造运动影响非常强烈。地质活动频发,震荡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武当山上的宫观,和那些被开采之后的山体不再继续垮塌,从大修武当之后,明朝政府会定期调拔5000余人,参加到武当山“修山”的队伍之中。“修山”的工程,从大修武当之后,到明朝结束之前,从没有间断过。
像这样的“挡土墙”,就是修山留下的痕迹。在类似深谷、坡地和山崖这样的地方,都有很多像这样砌得整整齐齐的石埂。它们起初,是开山凿石的采石场,随着石料的不断开采,山体一步步后移,山前就留下了大片的空场和阶地。之后,在“修山”的过程中,人们又用碎石垒起挡土墙,进一步起到阻拦山体滑坡、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久而久之,被巩固起来的这些空场,就成为了人们种田、建房的理想场所。
武当山地区,受构造运动影响地壳,震荡频繁,形成了“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的绝美风景。古人利用这样的山形地貌,在武当山上修建出壮观的建筑群落。同时,古人又通过修山的方式,对因大修武当而受到损害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通过不断地修山,植被得到了恢复,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山间林木涵养的水源,化作涓涓溪流,汇入江河,滋养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为了鼓励修山,明朝政府曾经允诺,参与修山的人,可以分到50亩田地,并且免征赋税。这样的政策,吸引了大量人口参与修山,一期工程结束后,他们便在山坡、河流阶地,或者是山间采石后留下的空地开垦农田、营建屋舍。
在这样的过程中,来自同一个区域、有着相同爱好、相同技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他们共同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山野间,伴着山歌、故事,劳作生息。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保留至今,最终为今天的武当山区域,留下了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古村落。
今天的人们,同样重视着武当山区域的生态环境,他们不开山石,不乱伐林木,因地制宜地发展着适合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正是在这样的朴素认知下,那些古村得以保留至今,特色鲜明的文化也得以不断传承。
主持人 胜春: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武当山西南麓的官山镇田畈村至武当山特区的豆腐沟村,就发现数以千计的“修山”遗迹。整个武当山“修山工程”使用的石料超过一亿立方米。这样浩大的生态保护工程,足见当时“修山”的艰辛。
当年,来自天南海北的几十万工匠,依照彼此的风俗,慢慢聚集成了像民歌村、故事村这样各具特色的村子。乡村农舍辉映皇家建筑,故事俚谣伴随晨钟暮鼓。对他们而言,歌唱或者故事,是快乐,是忧伤,是绵绵不绝的符号,更是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