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官微发布的一条《这下长记性了……》的推文,引发了人们的热烈讨论,纷纷为这次“最快的故地重游”点赞,建议各大景区效仿推广。
文中所说应该“长记性”的人,是游客周某某。日前,他在安徽黄山风景区游玩时,用石头在好汉坡顶崖壁上刻下名字留念。9月1日,派出所民警发现后联系到周某某,告知其行为已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和《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当日下午,周某某便从杭州赶来,将崖壁上的文字擦洗去除,并上演了“教科书”式的道歉,提醒大家引以为戒,不要影响黄山文化,破坏美好景色。
这场“故地重游”的意义可不一般。表面上看是惩戒违规者,实则表明了景区的坚决态度:对于这种不文明行为,我们零容忍!曾经,在标志性景物上乱涂乱画,是很多游客“到此一游”的习惯性动作。多年前,埃及神庙浮雕“涂鸦”事件,更是把耻辱标签贴到了中国游客的身上。因为这种行为并非个案,所以很多景区不但无法追责,还被迫设置了专门的涂鸦区,以迎合游客们“诗兴大发”。如今,随着人们文明意识的逐渐提高,这种现象已经大幅减少,但仍有部分游客频繁“试水”。
细究这种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从众心理显而易见。在“法不责众”“你干我也干”的心态驱使下,人们互相拖拽着“内卷”,有的人甚至一边谴责一边违规,使得某些不文明行为群体化。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显而易见,它往往使人们悄无声息地陷入盲从。尤其对于知识、经验不足,自制力又不强的青少年来说,盲目地从众不仅会影响自己的个性发展,而且还有可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误入歧途。但我们还要看到,在某些场合和条件下,从众心理也具有不可小觑的积极意义。比如,可以让某种好习惯潜移默化地扩散开来,更可以大幅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就是说,只要人人都倾力营造社会大环境的文明氛围,不文明现象便会在不经意间悄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