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塞北高原上有这样一片神奇的地方,曾经它飞沙走石、荒无人烟。如今已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山河装锦绣,把国土绘丹青,这里就是塞罕坝。造就这一奇迹的就是三代塞罕坝护林人,他们用青春和汗水诠释了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
塞罕坝,蒙古语意思为“美丽的高岭”。在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鸟兽繁集。但自清末开始,经过近百年的乱砍滥伐,到上世纪中页,塞罕坝已经退化为高原沙地。1962年,来自全国各地的369名年轻人踏上了沉睡的高原,用青春和汗水向沙漠发起挑战。
虽然条件恶劣,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们第一年就栽下了近千亩的树苗,但第一批树苗的成活率不足5%。心里憋着这股劲儿,反弹出了更强的斗志。第一代护林人决定,外地调来的树苗水土不服,咱自己育苗;国外引进的植树机不听使唤,咱自己改造。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塞罕坝林场的林地面积达到了112万亩。
造林难,养护森林更难。长期以来,塞罕坝的人工林普遍存在树种单一、栽植过密的问题。既不利于病虫害的控制,林区的生态功能也变得非常脆弱。经过反复的测算,林场工作人员将部分林区的用材树种从以前每亩333株的栽植密度调减为每亩222株,余下来的空地补种部分观赏性和生态性较强的树种,完成了从单纯造林到对森林资源提质增效的转变。
几年来,塞罕坝人累计完成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5万亩,补种多样化树种二十余万株。森林整体的抗病虫害能力有了较大提升,林下的物种也丰富起来,有陆生脊椎动物261种、昆虫660种、真菌179种、植物625种,真正成为了一个森林生命共同体。去年,塞罕坝林场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文/古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