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节选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
万船南来到此楼
大运河上,南来的船只,看见燃灯塔,就知道离通州不远了。到了通州,粮船得先到大光楼办手续。
从南到北的大运河边有不少的楼,如浙江嘉兴的烟雨楼、苏州的枫江楼、无锡的云起楼、常州的飞霞楼、扬州的平远楼、江苏淮安的镇淮楼、济宁的太白楼、聊城的光岳楼、天津的钟鼓楼等等,一直到通州的大光楼,各有千秋。
大光楼原址在旧城北门外的东边、石坝码头旁,临河两层,下层是又高又宽的券洞,粮船可以通过,上层是单檐歇山脊筒瓦的顶,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四周有廊和护栏。
复建的大光楼
这座楼建于明代嘉靖七年,也就是1528年,到清代同治年间重修,扩建了平台。明清两朝,管事的官员在这儿验收南来的漕粮,因此也叫验粮楼。
从这往南就是北运河了,往北是通惠河。这里是南北货物的集散地,杨立新主演的电视剧《漕运码头》表现的就是这里的繁忙繁华。
清代有人写诗说,“崇栏杰阁悬巍昂,向背两水流洋洋”,两水就是北运河和通惠河。漕粮验过、装袋,由人力扛到通惠河船上的粮食,就继续往京城运。
清代有个官员登楼观景,感慨之后,写下一副对联:“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夕阳无限好,看烟云蓟树,百千万点米家山”。
清运码头
上联写一楼高踞,放眼南天,风帆点点,遥想天津的丁字形状的三岔河口,长波浩渺,气象宏阔;下联写北望京城,落照辉煌,远山云色,近树葱茏,如同米芾父子的泼墨山水。
胜迹登临,难怪乾隆爷也写诗赞叹:“试上高楼眄miàn空阔,也应并入谢家诗”,说这景色,山水诗人谢灵运要是到此也要歌咏一番,比他诗里写的不差。
大运河除了南来北往的货船,当然也有载客的船只。在数不清的乘船进京的人中,有一位浙江会稽人沈炼,以他的风骨留名后世。
在大光楼,他有送别友人的一首诗:“十年辛苦在京华,梦里何时不见家。一到若耶溪畔月,始知杨柳隔天涯”。沈炼在大光楼落成十年后进京考中进士,在几个地方当过县令,若干年后,再到京城的锦衣卫当个小京官。
沈炼
在大明朝,东厂和锦衣卫就是恐怖的代名词,而沈炼最后一个职务就是锦衣卫。东厂和锦衣卫在明武宗一朝,提督刘瑾恶名昭彰,这就影响了东厂的形象。
嘉靖皇上吸取历史教训,在他的领导下,东厂、锦衣卫包括太监们,就踏实多了。锦衣卫都督陆炳是二品了,被御史揭发,也吓得赶紧找严嵩帮忙想辙,可见当时的气氛。锦衣卫里也不是没有正直的人,沈炼就是一个。
嘉靖二十九年,塞外的俺答人到京城外烧杀抢掠,又提出搞边境贸易,咋办?皇上让开会研究。
一帮大臣有说打的,有说依着俺答的,哼唧半天也拿不准主意。沈炼气得站起来大声赞成打,在场的吏部尚书说你是什么官,就发议论?沈炼说,大人不认识我锦衣卫经历沈炼吗?
锦衣卫经历,这个职务只是六品,也就是个处级,但他相当于今天的纪检官员,可以列席会议,这活儿叫“听记”。
沈炼接着一番慷慨陈词,吏部尚书听着烦,说你跟皇上说去吧!可那时节,皇上整天修道,朝廷是严嵩当道。
一天晚上,沈炼和朋友喝完酒回到家里,对灯长叹:从古至今,谁无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一个忠臣,就该拼死进谏,我要揭发严嵩,为国除害,就是死了,也甘心!
于是,沈炼提笔挥毫,列举严嵩十大罪状,呈给皇上。一个处级干部,敢告总理,您说那能有好吗?圣旨下来,先是斥责,再把沈炼一顿廷杖好打,这是明朝少有的锦衣卫挨整的事儿。打完,沈炼被发配边境种地劳动改造。劳改期间,他一想起朝廷的事,就忍不住大骂严嵩等奸臣。
严嵩
时候一长,这情况终于传到了严嵩耳朵里。严嵩便找了个机会,把沈炼的名字故意加在要处决人犯的名单里,皇上闭着眼一批,沈炼被杀,家产被没收,时年51岁。
坐运河的船进京的,有多少好人多少坏人,没法统计,但大运河应该为运载过那些志士仁人感到自豪,大光楼也应该为那些登临感慨的英雄豪杰感到骄傲。
据说1900年,这楼也是义和团的一个练拳点,曾被八国联军烧过。今天的大光楼已经不在原址了,而是建在了运河西岸,新楼虽然还是两层,但比老楼大了很多,雕梁画栋,更显得气派,也更加符合运河边上第一楼的称号。
春满大光楼
进了通州,就必须要聊到 “十八个半截胡同”了,这么怪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现在那边还有什么老字号?咱们下期聊!
北京交通广播FM1039推出60集 “千里舟行下江南” 全景再现大运河文化
“水波潋滟,直向江南秀色;舳舻千里,彰显通漕天下”。“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扶持作品、北京交通广播特别策划的60集音视频立体式专题节目 《千里舟行下江南》本周起在FM1039正式推出,同步登陆各大新媒体平台,带领大家从万里长城到西子湖畔,触摸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脉搏,感受千年古“运”,锦绣长“河”。
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在世界三大运河中开凿年代最久,流域最广,全长1700多公里,“扬波之橹,多于东溟之鱼;驰风之樯,繁于南山之笋”,即为当年漕运忙碌景象的真实写照。大运河是中华民族融合交流的灵魂和国家统一强盛的命脉,积淀了深厚的运河文化。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交通广播推出《千里舟行下江南》,致力于向大家传播运河文化包容、开放、开拓、进取和生生不息的内在精神,打造京味广播,重塑城市记忆,通过聚焦大运河的地理、历史、文化、民俗、人物、旅游,以及历史掌故、考古、故事传说等多个角度和节目互动、线下活动等多种传播形式,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这篇文章做大、做实、做好,传播运河文化,凝聚城市精神,建设文化中心,传承中华文明。
关于大运河的历史记载,散落在多部史籍资料中,其中不乏生动有趣的故事。北京交通广播创作团队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前期采访组历时16天,游历10座大运河沿线城市,后期加以提炼整理,将古今故事和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形成稿件,由金话筒奖获得者郭炜演播、资深广播音响制作团队完成这一专题的后期制作。
本系列节目采用全媒体、多平台的传播模式,辅以视频纪录短片和3D音频选集,带大家全方位感受“大运河文化带”的悠远神韵。
用现在讲述过去,用历史告诉未来!
每周一到周五12:30-13:00
锁定北京交通广播FM103.9
大运河纪事——千里舟行下江南
《1039听天下》正在播出
↓戳图片,在听听FM收听↓
总策划:边建、李秀磊
监制:蔡明可、唐琼、陈炳岩、延安、张丽、李哲勇
编辑制作:程涵
播讲:郭炜
音频包装制作:梁和芝
新媒体包装制作:薛晓明
项目执行:张世强、郝冬梅
素材来源:网络
实习编辑:丁敏行
值班主编:车水
点个
和更多朋友一起
关注《千里舟行下江南》系列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