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海峡是我国三大海峡之一,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是海南连接广东、辐射全国的重要通道,承担着海南岛内90%的生活物资和全岛28%旅客进出需求。
目前从内陆过海南岛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飞机,另一种是轮渡,跨海火车和私家车也只能用专用轮船摆渡过去,用时大约3小时。
令人疑惑的是,中国建成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而琼州海峡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平均宽度为29.5公里,最大宽度为39.5公里,最窄仅19.4公里,广东距离海南并不远,为什么不直接造一座跨海大桥?
琼州海峡修建跨海通道的呼声已久
其实,琼州海峡修建跨海大桥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展相关研究,民间也议论纷纷:
早在2008年也有相关媒体报道琼州跨海隧道即将开始修建,甚至后来还有传闻称这条隧道已经开工了。
然而,在2010年院士王梦恕对外表示:“目前,琼州海峡通道的建设方案仍在争论之中,最终获准立项尚需时日。”
2015年,在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高速公路2015-2017年建设计划及中远期规划》中透露,沈海高速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将在2018年开工建设,预计投资1400亿。
当时这一规划一出,让很多人支持修建的人看到了希望,最后依旧没了下文。
为什么不修建一座跨海大桥?
这么多年过去了,迟迟未见动工的迹象,莫非“基建狂魔”也被难倒了?究其原因,我们从人文和自然两大方面相结合,给大家细细说来!
1. 地处地震带
据史料记载,1605年7月13日午夜,琼州附近曾发生过7.5级大地震,这一次地震导致陆地70多个村庄“陆陷成海”,东寨港铺前一带的“海底村庄”,正是琼州大地震的遗址。
海南岛地处火山地震带,不排除今后仍有发生大地震的可能,修建跨海大桥安全系数较低。
2. 穿越三大断裂带,难度极大
从地图上可以直观看到,琼州海峡虽然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但是地质极其复杂,同时穿越三大断裂带,南部雷州半岛有前山断裂带,中间有琼州海峡断裂带 北部海南岛有王五—文教断裂带。
断裂带地质条件不稳定,以目前的技术水平仍无法攻克,一旦发生错位,对于大桥工程来说将会是致命性灾难。
3. 气象条件差
海南岛地处热带且位于南海,南海又是一个盛产台风的地方,每年生成一两次10级以上的台风是常有的事儿。2014年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最大风力达到17级,对陆地影响巨大,损失惨重,是建国以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
而以现有技术,仍无法建成能抵御16级以上台风侵袭的跨海大桥。若是跨海大桥碰上了威马逊,损毁程度不得而知。
而琼州海峡的的海流强、海浪高,对工程实施也增加了不少困难。
以上三大自然因素(地震带、断裂带、气象条件差) 导致琼州海峡修建跨海大桥技术难度大、风险极高。
著名的港珠澳大桥平均水深37米左右,而琼州海峡平均水深达到了44米,最深处114米,加上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在琼州海峡建跨海大桥,技术难度远远高于港珠澳大桥。
除了以上因素,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琼州海峡修建跨海大桥投资巨大,钱从哪儿来?广东省会愿意出这笔钱吗?海南省又出得起这笔钱吗?全靠国家掏钱也不太现实。
产生的经济效益又有多大?其实,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都是追求效益的,琼州海峡修建跨海大桥不管是经济效益、环保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从目前情况来看,飞机和轮渡尚且还能满足需求。
跨海大桥难实现,修海底隧道行不行?
前面提到,琼州海峡地处地震带、断裂带,地质活动频繁,修海底隧道难度远远大于跨海大桥,我国在桥梁建设方面独树一帜,但在海底隧道方面,技术条件并不成熟,建设需求也没那么迫切,时至今日,该工程一直搁置着。
海南岛地理位置优越,北边有发展迅速的珠三角地区、北部湾地区,南边临近东南亚,旅游资源丰富,倘若今后克服了技术难关,琼州跨海通道真的建成,相信对岛内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必将会注入新活力!
不过也有一部分人觉得琼州跨海通道没有修建的必要,反对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如此浩瀚的工程,即使技术问题都可以攻克,所需要的资金也并不是小数目,更何况轮渡和飞机就能满足需求了,何必劳财费力?
二是修建跨海通道会给岛内的生态资源和交通管理带来更大压力,认为小岛生态和设施承受不了大量的流入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