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不一定能遇到爱,但一定能遇到咖啡馆或便利店。”人们在网络上对上海的打趣热评,正从一个角度折射出这座摩登城市的亲近样貌和无限吸引力。
当然,不止咖啡馆和便利店,未来,还有更多想得到、想不到的高品质高能级服务和空间“长”在街头巷尾、街坊邻里,以“步行15分钟”为半径,生动描绘“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更供给一种妥帖的便利度和舒适感。
“15分钟”,对于拥有24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无疑是一个具象的时空刻度,但发力建设人民城市的上海,却在这个细小刻度上反复研磨、孜孜以求,不断提质增量,拓展内涵外延,更以此为载体生动践行“人民至上”重要理念,激活一个个城市单元细胞活力,更放大一座城市令人心生向往、近悦远来的软实力。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城市发展至今,这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恰好“圈”出城市最基本单元,便于统筹各类资源,配齐居住、就业、交通、服务、休闲等生活基本所需,让供需实现闭环。同时,也最有可能,在功能集约基础上实现内涵叠加,以绿色、低碳、韧性、高品质等价值为导向,不断及时回应民生所需,也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15分钟社区生活圈,也正是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打造最佳人居体验、锻铸城市软实力、垫实独特竞争力的有力载体和抓手。
从宏观看,这是站在整体战略高度,优化空间布局、补齐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壮大市场主体、创新服务能力的一种主动跃升,让更多非标个体、迥异的生活需求获得个性化、差异化满足。
着眼微观,这体现着城市从注重“功能性”到聚焦“人本化”的深刻转变。将遵循城市有机更新,因地制宜,实现形态功能提升与精细化治理,引领并营造丰富多元的生活场景,传承活化街区记忆,畅通微循环,在更加开放友好的环境中全面激活各类软要素,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动软实力迈上新台阶。
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一切关于美好生活的感知都能在此一一落定落实。
一座城市也在吐故纳新、舒展筋骨中,构筑经济新模式、生活新体验、治理新范式,更好地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新需求,打造“推门就是美好生活”的城市典范。
作者:顾一琼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