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百里杜鹃管理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托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品牌优势和生态优势,切实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融合,推动百里杜鹃山更绿、水更清、花更美、人更富、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红色党建”驱动“绿色崛起”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有效结合,在思想引领上“破冰”、生态保护上“破题”、旅游发展上“破局”。一是生态优先成为共识。百里杜鹃不仅有延绵百里的杜鹃花海,还有130平方公里的煤炭资源。百里杜鹃管理区党工委领航定向,坚决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通过组织林业、旅游等部门及乡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赴浙江安吉、长兴等地考察,深入学习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精髓,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换落地,开办区级专题学习研讨班,培训党员干部195人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共识。二是绿色发展深入人心。一门心思抓旅游,抓发展,支部带着党员干,党员带着群众干,民宿、农家乐、旅游商品、旅游服务等旅游产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全区从事旅游服务业达7.6万人,群众收入来源从外出务工、传统种养殖向“吃旅游饭、发旅游财”转变,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一去不返,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根植于广大群众的内心深处。三是党建引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成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工作专班,制定《关于开展党建引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道转化的实施方案》,推进“生态教育行动、先锋护绿行动、产业提升行动、示范引领行动、‘三风’培育行动”五项行动,通过开设生态讲堂、开展生态主题党日、建设21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基层党建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两手抓”“两手硬”。
“宜居乡村”留住“浓浓乡愁”
围绕打造“花间阡陌·山水归程”文旅品牌,以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切实改善村容村貌、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闻得到花香、听得到鸟叫、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宜居新乡村。一是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新家园。围绕构建“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乡一风光”全域旅游格局,全面推进美丽乡村精品村特色化、主题化、差异化发展,建成百公里健康养生步道1条,完善文化长廊、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打造乡村旅游点17个。二是整治人居环境,展现全民新素质。各基层党组织依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两大阵地,加强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动员全民齐抓人居环境、农村“八乱”和面源污染整治,用好“10+N”公益性岗位,通过按月卫生评比等方式,对环境卫生较差的农户实行诚信管理。同时,鼓励群众实施厕所退街、进院、入室,引导建设水冲式独立卫生间,纵深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三是留住美丽乡愁,树立文明新风貌。深入发掘百里杜鹃历史底蕴,广泛收集现存文化实物、传统农耕器具展品等,建设2所乡愁文化馆,集中展现百里杜鹃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及特产文化,记录百里杜鹃发展历程、历史沿革、村落文化和数百年来的沧桑变迁,留住美丽乡愁。
“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
百里杜鹃因绿而生、因旅而立,坚定不移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路径,着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换实践。一是旅游服务提质增量。依托独一无二杜鹃花旅游资源,先后建成彝山花谷、跳花坡两个重要景区,新增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4个。深入实施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六心”满意旅游行动,积极推进床位、餐位、车位、汤位“四位扩张”,全区床位、餐位、车位分别达1.17万张、3.2万个、2万个,8口温泉和6个温泉民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仅2021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515.4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87亿元。二是林下经济磅礴发展。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制定“三带N组团”林下经济发展规划,致力拓展山地林下特色种养殖空间,挖掘林地资源潜力,依托全区1.9万亩林改项目、3万亩森林抚育项目和3万亩林下经济项目,因地制宜发展“林药”“林菌”“林茶”“林花”等产业11900亩,切实让“沉睡”的林业资源焕发生机,走出一条林下掘金、生态富民的新路子。三是合作组织多点开花。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扎实推进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切实激发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全区142个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围绕“花间阡陌·山水归程”旅游品牌做山文章、水文章,打生态牌、旅游牌,30个村集体合作社在无财政项目支撑、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自谋思路、自筹资金,谋划实施特色产业项目45个。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以来,71个村(社区)完成集体经济积累2467.12万元,村均积累34.75万元。
监制:李 华
审核:丁学军
编辑:万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