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游古莲花池的人知道,古莲花池宸翰院内有两通西夏文经幢和一通老索神道碑,如不听讲解员解说,有的或许有疑问:西夏人是谁?经幢上刻的什么文字?保定何时发现了西夏人?西夏人为何来保定?西夏人又是何时来保定的?
西夏建国后,国王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本民族的文字,就是我们所说的西夏文。西夏文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提取了部分汉字偏旁部首、笔画,参照融合了契丹文字的造型,演绎成十二卷,经过多年才创制出来的颇具个性特征的民族文字。
全文共有 6000 字,极其晦涩难读。在西夏文字的造型中,“撇”“捺”“横”“竖”笔画的应用十分频密,因此构成了一种叠床架屋、繁复紧密的特点,颇具严谨致密、端庄静穆。
简单来说,西夏文是表意性的复合象形文字。它与汉字并行使用于当时的西夏国内,被广泛地应用于国家典籍、公告、文书、货币、经卷、碑刻以及日常生活之中,也被作为一种民族文字播扬到远方。西夏人与保定的关系也正是从保定出土的西夏文碑刻中找到答案的。
古莲花池内的两通西夏文经幢,是1962 年 9 月原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在保定城北韩庄调查发掘的。采访当地老年人,得知此处原来有一座古代寺院,俗称“大寺”或“西寺”,清末时尚存山门、院墙、东西配殿和大殿。殿内塑九阎君和三肖女像,所以又叫奶奶庙。庙内有喇嘛教宝瓶式白塔一座,又有“塔寺”之称。出土的两座石幢曾经便是立于“大寺”内。
图为《西夏文经幢》拓片(局部)
民国时期,寺院荒废,石幢倾倒,埋入寺院北面的路沟中。后来因为雨水冲刷,露出幢身的一角。发掘的两幢形制相同,都由顶盖、幢身、基座三部组成,平面呈八角形。两幢大小相差不多,一号幢顶盖高 42 厘米、幢身高 158 厘米、基座高 63厘米、通高 263 厘米。二号幢顶盖高 36厘米、幢身高 143 厘米、基座高 49 厘米、通高 228 厘米。据考证,经幢建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 年),幢身八面皆刻楷书西夏文“尊胜陀罗尼经”。此前一般认为,至正五年(1345 年)建成的居庸关过街塔洞壁西夏文石刻是现存最晚的西夏文资料。这一发现将西夏文字使用的下限由元末推迟到明中叶,至少下延了 150 多年,一度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轰动。
1985 年 11 月,保定市文物管理局主持进行了第三次全市文物普查,在颉庄发现了元代摹刻苏天爵书丹的“老索神道碑”。神道碑是立于墓道前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该碑原在乐凯胶片厂内,后移存古莲花池里。原碑四面柱形,高 385厘米,宽95厘米。存碑身、碑帽、碑座佚失。碑帽以盘龙造型,雕刻浑圆苍劲,篆额“大元敕赐顺天路达鲁花赤老索神道碑铭”分6 行,行 3 字。碑体四面有字,因一面遭到破坏,现存留三面文字。
老索神道碑
梁松涛先生在《〈河西老索神道碑铭〉考释》中对此碑有完整的录文。由此得知,碑文记载了老索家族四代人从蒙古汗国至元末的主要情况,是研究西夏遗民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根据碑文,老索死后“葬于清苑县太静乡之先茔”即今天的保定市区韩庄、颉庄一带,进一步证明早在元代保定就生活着西夏人,这与明代保定的西夏移民是一脉相承的。
公元 13 世纪初,蒙古军队南下,西夏首当其冲,接连三次受到入侵,使老索预感到将来天下必属蒙古,率部投降蒙古。老索先后参加了成吉思汗第一次侵金战争、成吉思汗西征中亚的战争及元太宗灭金战争,战功卓著。正是因为老索在一系列战争中屡立战功,才深受蒙古统治者的信用,遂在金亡后,派他前往保州,监督金朝降蒙的汉族大地主张柔。老索的官职为达鲁花赤(蒙语音译,为元代官职名,有监临官、总辖官之意)。元代汉人不能任正职,朝廷各部及各路、府州县均设达鲁花赤,由蒙古或色目人充任,以掌实权。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那就是张柔,古莲花池的第一代主人。
1995 年,周圣国先生的《保定西夏人探源——从西夏文经幢、老索神道碑看保定西夏人》一文,根据碑文中“故顺天路达鲁花赤河西老索”的记载,结合元代顺天路设置年代及碑文所载老索薨于中统建元六月二十三日,推断西夏人是在 1239 年至 1260 年之间到达保定的。
2007 年,梁松涛先生的《〈河西老索神道碑铭〉考释》一文推断老索在元代顺天路设置(1239 年)前就已经来到了保定。2008 年,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的彭先前先生的最新研究《西夏移民初到保定时间考》一文考证的时间更为准确,当在元太宗灭金之战后和元顺天路设置前,即1234 至 1239 年之间,极有可能是在元太宗八年(1236 年)。
综上所述,公元 1234 至 1239 年之间,西夏人老索由蒙古统治者派遣来到保定,并繁衍生息,直到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西夏人仍在保定一带生活。古莲花池的三通碑刻见证了这段历史。
(原载《保定日报》2011 年 12 月 18 日,作者柴汝新,内容有删减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