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态环境形势的严峻,唯有弘扬“塞罕坝精神”,才能迎难而上。刚刚建场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当时原始森林早已荡然无存,化为“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浑善达克沙地不断南侵让其沦为茫茫荒原。但塞罕坝人却硬是在这一片不毛之地,描绘出了一幅百万亩人工林海的壮丽蓝图。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今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也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而且由于污染的严重程度前所未有,生态环境修复的难度比当年的塞罕坝更大,任务更为艰巨复杂,唯有像塞罕坝人那样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和勇气,一往无前,才有望像塞罕坝人那样谱写出不朽的绿色篇章。
塞罕坝精神植根于塞罕坝140万亩的土地,源于成百上千名塞罕坝务林人的奉献奋斗,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是塞罕坝精神的内核,塞罕坝精神正用自己的正能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让新一代的年轻人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