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海水面上漂浮的游客们
走访以色列,耶路撒冷通常是第一行程。这座拥有3000年历史的古城,被称为“一个神的殿堂、两个民族的首都、三个宗教的圣地”。这揭示了它在历史中的复杂与丰富。
直到现在,耶路撒冷的主权争议不止,而犹太人与阿拉伯人间的矛盾也从未停歇,尤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间的张力,让这个“中东火药库”不时传出硝烟味。而这股硝烟,也弥漫到了不远处的死海,使得一个看似环境保护的议题,终究逃离不了政治的角力。
约旦河的尽头
从耶路撒冷往南边走,会碰上一个写着“海平面”的标记,代表着再继续往前,便是负海拔的低地。而“死海”就位于耶路撒冷的东南方,数千年来都注视着这个冲突不断的地带。目前,以色列在死海的主权领土仅有其西南侧,死海东侧属于约旦,西北侧则隶属于巴勒斯坦。
死海附近“海平面”的标记
“死海”这个神秘的名字,既古老又阴沉,不禁令人遥想另一个时代。但事实上,对现在的以色列人来说,死海相当于一个大型海水浴场,许多人会在假日与家人或朋友一道,来这里晒晒太阳、泡泡水。而一旁的岸上,也已经矗立了不少现代感十足的饭店和度假中心,供从世界各地而来的旅客餐宿。
所以来到死海,一方面像走进久违的地理课本,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另一方面,面纱后的“度假胜地”景象,也立刻为过往的想象除魅。
死海虽被称为海,但它其实是一个内陆湖,也是全世界地势最低的湖泊,海拔为负420米,也因此被称为“地球的肚脐”。此外,死海是约旦河流域的终点:约旦河从以色列、叙利亚、黎巴嫩交界的黑门山开始,流经加利利海,最后才注入死海。
死海的“死”,是指生物无法在里面生存的“死”。在死海,仅有少数细菌与藻类可以存活,因为死海的盐度极高,可以达到25%~30%,是一般海水的10倍。死海之所以这么“咸”,是因为它没有出海口,再加上全年330天以上的高温日照。在死海湖水蒸发快速的情况下,从约旦河上游一路夹带的盐分与矿物质,便最终累积、停留在死海中,甚至在岸边形成大量的矿物质结晶。
死海上的划艇运动员,船下是死海特有的盐晶结构(图源:视觉中国)
盐度高,也因此死海的浮力极大,人们可以很轻易地漂浮在上面。不过旱鸭子还是没办法在死海完成游泳之梦,因为水太咸了,在摆手弄脚的过程中把水溅到眼睛里,可不是开玩笑的。当然,下水前也得先检查身上有没有伤口,否则会是名符其实地“在伤口上撒盐”。
大部分游客来到这里,通常是仰浮在水面上,一旁还有管理员划着立桨巡逻,以防有人漂着漂着就去了邻国约旦。也有许多人手里拿本书、杂志,甚至一杯红酒在拍照,不过若真要在海水上面看书,恐怕也不太实际,因为漂浮的时候,最好专心保持平衡,要是不小心翻了身,面朝一池咸水,还是有可能溺水的。
大部分游客来到死海游玩,通常是仰浮在水面上,手里拿本书、杂志,甚至一杯红酒在拍照(图源:视觉中国)
而死海也非久待之地。有人形容,泡在死海高盐度的水里,加上日晒,就像在腌肉一样。如果在里面“腌”超过一个小时,很有可能会脱水。
除了体验在死海漂浮之外,也有许多人会在身上抹一层黑色的天然“死海泥”,因为里面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据说有深度清洁皮肤及美容的功效。这种“死海泥”在附近的商店中也都有贩卖,是众多旅客必带的伴手礼。
不过,这些在死海的旅游胜景,可能在未来几十年间会逐渐消失不见。
死海将死?
死海的水平面正在以每年1米的速度下降,并且在过去20年已经缩减了30%的面积。如果不采取其他措施,死海很有可能在2050年就会“死去”。
在死海的岸边,许多地方因为死海面积缩减,原本的地下盐遭到淡水溶解,形成空洞,最后塌陷出一个个大洞。这就是所谓的“地沉坑”“渗穴”,也被称为“天坑”。
由于死海面积缩减,原本的地下盐遭到淡水溶解,形成被称为“天坑”的大洞(图源:视觉中国)
而从历史空拍画面观察,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死海面积的变化。现在的死海相较于1970年代,几乎可以说是被“拦腰斩断”,从南岸开始日渐消瘦,而那里也正好是以色列与约旦建设工厂的地方。
早在以色列建国前的1929年,巴勒斯坦钾矿工厂便已经成立,并且从1934年在死海南岸提取钾矿,再以船只输送到北岸出口。1953年,建国后的以色列将工厂改名为死海工厂,而对岸的约旦则在1956年也盖起了阿拉伯钾矿工厂。两个资源同样匮乏的国家,不约而同地在这块沙漠中的水蓝宝石上看到了商机,纷纷堆起一座座白色的钾矿丘,仿佛在这酷热之地也下起了雪。
死海面积逐渐变得越来越小
以、约两国除了在死海南端进行大量的工业开采,也同时在争夺约旦河的水源。从1960年代起,两国就开始修筑水坝,以色列从加利利海引水,而约旦从耶尔穆克河截流。在更上游处,还有黎巴嫩跟叙利亚,同样也不会轻易放走珍贵的水资源。
根据中东环保团体的数据,每年约旦河水量应该有13亿立方米,然而实际上却只有5000万到1亿立方米流入了死海,代表有九成以上的水在进入死海前就被拦截了。
除此之外,富含矿物质的死海泥,被包装成“美容圣品”。它在全世界愈是畅销,当地工厂的开采就愈是卖力。而旁边一间间度假饭店,除了大量的用水之外,甚至还有标榜“直接引自死海”的SPA。死海仿佛是用它的枯竭,来成就人们追求的美丽。
“死海泥”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据说有深度清洁皮肤及美容的功效(图源:视觉中国)
如何拯救死海?过去曾有人提出引入其他河流补水,不过目前讨论最多的方案是建立“死海—红海通道”。1970年代时以色列就曾提出,要将海水淡化后剩余下来的高盐分水,经过处理后注入死海;2013年时,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曾签署一份协议,要在靠近红海的亚喀巴市建立海水淡化厂,淡化后的海水供约旦人民使用,而剩余的浓缩盐水则经过200公里的通道进入死海。
虽然这项提议引起环保团体的质疑,除了原本清澈见底的死海浊度可能提高之外,更令人忧心的是,来自红海的藻类微生物可能在死海大量繁殖,大幅度地改变死海原本的生态。
不过,“死海—红海通道”计划的最大困难不仅于此。虽然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认为,这样一个跨国的合作项目,比较有可能吸引到国际资金来实行计划,但问题是“跨国合作”是否真的可行?
挥之不去的硝烟味
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后,便与周遭的阿拉伯国家持续冲突了数十年。而以色列和约旦终于在1994年签署了和平条约,也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并且在十多年间,双方有诸多合作计划。然而,冲突又卷土重来。
2017年7月14日,有三名以色列阿拉伯裔企图在圣殿山区走私枪支,被发现后开枪打死了两名以色列警察。以色列为此在清真寺前加装了安检门,但此举却引起巴勒斯坦人与穆斯林的愤怒,他们发动了长达两周的抗议行动,当中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人都有伤亡。
虽然以色列最终撤除了相关安检措施,但约旦政府发言人和约旦议会第一时间谴责了以色列,约旦议会还为袭击者举办祈祷仪式;而约旦众议院议长甚至称赞袭击者为“捍卫巴勒斯坦的烈士”,并翻开历史的账本,指责以色列自1967年起占领主权属于约旦的圣殿山区。
2017年7月28日,在以色列驻安曼(约旦首都)大使馆附近的示威活动中,抗议者挥舞着约旦国旗并高喊口号
同年7月23日,圣殿山风波未息,在安曼(约旦首都)的以色列使馆却又发生警卫开枪打死两名约旦公民的事件。事发之后,约旦军队包围了以色列使馆,拒绝让里面的工作人员撤离。以、约硝烟味四起,这对两国来说都是重大的外交危机。
此后,还有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谷的计划、以巴和谈未有进展等等事件。2019年10月,约旦暂时召回驻以色列的大使,并且收回自1994年起租借给以色列的两块土地(巴古拉和古玛尔)。
两国的关系走到这步田地,抢救死海的“国际合作”也极有可能就此告吹。因为人类的欲望而行将枯竭的死海,在它未来奄奄一息之时,是否还能引起人们的垂怜呢?而到那时候的死海,还能活吗?
作者 | 卡莫
特约编辑 | 姜雯
看世界杂志新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