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一条“时空之河”通过五个时代的切片,讲述华西坝历史;路上,纪念广场、川话英语墙、学殿影迹、自由会客厅……以多元手法,让华西坝百年故事可阅读、可互动、可体验,这,就是在今年春节亮相的华西坝城市更新项目起步区。而“高颜值”之下,是这一片区的“深内涵”——这里将依托四川大学“一校四院”创新资源,聚集高精医美产业发展,努力形成千亿级医美健康产业集群,打造形成“百年华西坝·医美健康城”。
昔日的红砖厂房,在充分保留建筑风貌、历史记忆的基础上,经过再造,变为了极具个性的办公空间——这就是位于成华区的萌想星球·107文创园区。该园区在今年4月开园,目前入驻率逾90%,形成了集潮流视频、创意直播、艺术设计、文化策划及线下体验为一体的文创消费新空间。园区全面投运后,预计将带动800—1000人就业,年总产值约6亿元。
这些,只是成都城市有机更新众多案例中的两个——
以8月16日举行的成都市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重大项目集中启动仪式为契点,成都今年计划启动片区更新项目59个、投资570亿元——城市有机更新正有序推进、逐渐成势!
没有“大拆大建”,而是“少拆多改”,规划引领、分类施策——秉持公园城市理念,最大限度保留文化记忆和城市肌理,营造新空间、植入新产业——市民生活品质得以提升,片区生态空间得以提升,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他们已然成为城市有机更新“新引擎”!
为什么要改?哪些要改?
改善市民生活品质、重构城市功能、提升片区生态空间。包括城中村拆建、老旧小区改造、商业和工业集中区腾迁、闲置低效用地复合利用、重大城市功能植入、社区公共服务功能重整等六大类被纳入城市更新范围。
改造前的锦江区华兴街,沿街建筑明显老旧,与背后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如今,这里的沿街建筑全部进行了统一设计和打造。浓浓的复古风与时尚清新风混搭,新业态与盘飧市、悦来茶园等老一代IP同在,成都人熟悉的烟火味道“重装上阵”后依然深入人心,萦绕不绝。
“通过城市更新,城市形态得到提升,城市功能得到完善,街区更具活力和发展后劲,群众获得感更强。”锦江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正如华兴街的变迁,城市在不断向前发展,如同生命体,也有新陈代谢。城市更新便是让城市保持健康的方式之一。而从城市发展规律来看,我国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即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
放眼世界,城市更新是当今国际大都市持续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举措。伦敦、纽约、东京等特大城市通过不断地进行城市更新,保持城市持久的活力。世界城市更新案例更是不断涌现——被誉为城区改建典范的东京六本木,滨水区整治范本汉堡港口新城,工业区转型的代表苏黎世西部工业区……在国内,北京798艺术区被誉为老厂转文创园区的标志,上海衡山坊则是社区更新的典型……
回头看成都,当前,它正由大规模增量建设向增存并重阶段过渡,中心城区面临承载力不足、吸引力减弱、“大城市病”凸显等诸多问题挑战,城市发展演进的规律和保持活力特色的现实客观上要求以规划为先导,科学实施城市有机更新,以人为本开展精细化空间治理。
“作为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之一,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是全面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重大举措,旨在以系统谋划规划为引领,以重大示范性工程为牵引,全力实施老城区成片连片更新,统筹推进城市功能、产业、环境、品质综合提升,传承历史文化,改善人居环境,让市民家园更有颜值、市井生活更有品位、社区服务更加完善。”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成渝极核城市,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不仅能持续改善市民生活品质,还将通过功能重整培育形成区域比较优势,为服务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城市有机更新事关城市长远发展,是市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骨干支撑工程。一个片区通过有机更新,不仅将改善区域的生产生活环境,还将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促进市民知识结构、技能结构优化提升。
那么,哪些建筑或者片区需要进行城市更新呢?按照此前发布的《成都市“中优”区域城市有机更新总体规划》《成都市公园城市有机更新导则》,界定“老旧居住区、低效商业区、低效工业仓储区、其他更新区”4大类更新对象。成都提出,包括六大类城市更新——城中村拆建、老旧小区改造、商业和工业集中区腾迁、闲置低效用地复合利用、重大城市功能植入、社区公共服务功能重整。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更新并不仅仅是老城区才有,新城区也要通过闲置低效用地复合利用、重大城市功能植入、社区公共服务功能重整等,实现城市品质提高、培育城市支撑功能。
怎么改?谁来改?
坚持“少拆多改”,积极引进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最大限度保留文化记忆和城市肌理,营造新空间、植入新产业。
城市更新,怎么改,这是摆在各大城市中的一道命题。
在城市更新的具体实施方面,成都提出,按照应保尽保、多改少拆的原则,确定“保护传承、优化改造、拆旧建新”3类更新模式,“优化功能布局、重构城市结构,更新业态功能、提升城市能级,复兴天府文化、彰显城市魅力,协调旧貌新颜、提升城市形象,修补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完善城市治理、强化共建共享”6大更新策略。
不策划不规划、不规划不设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武侯区通过学习借鉴上海、深圳等地先进经验,邀请天津华汇、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华东建筑设计院等专业机构编制华西坝、人民南路等11个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方案,高水平实施片区策划规划,完善城市有机更新扶持政策、融资方式、社会共建等机制,引入城市合伙人,全方位参与城市有机更新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片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快形成综合承载新优势。
城市有机更新,关键要解决“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成都通过与国际国内一流团队合作,积极引进多元市场主体参与,争取社区居民共同支持,来实现这一目标。“按照‘总体策划、分期实施、统一运营’的方式, 一期工程已完成华兴正街等6条街巷更新,政府投资1亿元,带动社会更新改造投入2.25亿元。”锦江区华兴街片区城市更新实践,充分验证了该路径的实操性。
在昨天的启动仪式上,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行长邵立波介绍,近年来,国开行四川分行不断深化与成都市的战略协作,积极与成都市、武侯区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华西坝片区城市有机更新项目,目前已批准贷款资金116亿元。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与武侯区委区政府的沟通对接,持续做好华西坝城市有机更新项目的融资服务和保障工作,确保项目加快推进、早见效益。
改成什么样?效果怎么样?
城市更新,保留文化记忆和城市肌理,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共融共生,在承载美好生活的城市新空间中,讲好成都故事,打造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如今的大学路大变样,不仅漂亮,更像是一条街道‘博物馆’!”“大学路好适合打卡哟!”不少今年春节后去过大学路的市民,都有这样的感受。
作为“八街九坊十景”中“九坊”之一,华西坝首开区川大华西校区北校门外大学路段,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这里浓郁的人文历史底蕴,采用了“微改造”的方式进行更新。在街区的空间上,保留了既有代表性建筑的特色,并提取了华西建筑特色元素融入城市小品。漫步小天竺街与大学路一线,由西向东一路走来,在脚下,一条“时空之河”格外吸引眼球——1892年到2020年间的部分照片被划分为五个时代,铺展在寓意“历史长河”的路面装置中,让游客在行走中阅读历史。
假如说形态只是城市更新的“皮”,那么产业植入就是它的“肉”。华西坝片区城市更新,只是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大棋局”中的一步。按照规划,未来这里将打造呈现“百年华西坝·医美健康城”,形成千亿级医美健康产业集群。
“我们当初在选址时,几乎跑遍了成都,看过了上百个场地,最后决定落地锦江区华兴街。”阿奇书店主理人张弛洋告诉记者。“感谢这个美好的下午,我又遇到了有意思的店了——阿奇书店。复古招牌+设计感楼梯间,店内有乾坤,好多细节小心思,耐人寻味。”一个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表的笔记中这样说。而更新后的华兴街复古又有腔调的调性,正是张弛洋将成都首店放在这里的最大原因。
阿奇书店只是华兴街“华丽焕新”后吸引来的新店之一。据锦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华兴街区更新以来,街区品牌价值整体得到提升——置换“小零散杂”低端商户32家,实现营业收入增长3800万元,街区物业价值大幅增长;引入首店5家,希尔顿、古迹等5家精品酒店,甜叔叔等8家网红店,老字号夫妻肺片总店等21家商户迭代升级。与此同时,新增注册企业151家,新增注册资本4.27亿元。经济活力的几何式增长,只是城市更新的效应之一,共治共享也随之初见成效——街区拆除院落围墙,打造出更多开敞空间;组建社商居党建联盟,实现街区共治;发展夜间经济,吸引游客15万人次……
“今年以来,成都已启动片区更新项目3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13个、社区更新项目200个。其中,一环路市井生活圈已然成势,望平坊、华兴街成了网红打卡点,八里庄工业遗址片区实现了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华丽转身……”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全市计划启动片区更新项目59个、投资570亿元,目前已启动35个,推进打造特色街区21个、“金角银边”示范点位149个,建成社区绿道450条,治理市政排水病害管网138公里,完成投资306亿元,全市成片更新有序推进、逐渐成势。
城市更新,保留文化记忆和城市肌理,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共融共生,在承载美好生活的城市新空间中,讲好成都故事,打造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本报记者 钟文 袁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