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图片仍是胶东村庄故事系列,要介绍的村庄位于威海市文登区高村镇境内,它的名字很有特点,叫做“波浪后”村。
从高村镇驻地转向东南,沿着到荣成上庄镇的公路行驶,不远处就能看到“波浪后人民欢迎您”的大牌子。这个村庄距离镇驻地约四里路,东靠老青山,南面与望海初家村接壤,东北方向的邻村则是凤台顶后。
看到“波浪后”这个名字,外地的朋友很自然就会联想到大海,感觉村庄名称可能是因为海浪而来。起初,笔者也是如此认为。但仔细对比了一下地图发现,波浪后村其实离海边有点远。在它三四里地之外的望海倪家和望海曲家两个村,看着就在海边,但其实严格来说,也就是青龙河入海口处的港汊子。海水再怎么涨潮,波浪也打不到更远处的“波浪后”村。
那么,“波浪后”村这个名字,到底有什么讲究呢?
对此,民间有不同说法。一种说法是,古代的海岸线跟现在不一样,更偏北一些,有可能是几百年前建村之初,这里还能看到波浪,因此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是,“波浪后”的“波浪”与大海无关,而是根据谐音演变而来的。
波浪后村口石碑上的村志,采用的是第二种说法。志称:明代中期,先民来此居住,因为这一带有不少柞木树,方言叫做“桲栎岚子”,故名桲栎后。因为桲栎写起来相对复杂,后来就根据读音,演变为了“波浪后”。外人不知道这段渊源,很难想象这个名字不是与大海有关,而是与陆地有关。其实在清代文登的史料当中,这里就写作“不椤后”。到了上世纪初,才逐渐出现了“波浪后”的写法。
就产业而言,波浪后村也是以苗木、经济作物种植等陆上作业为主,果树、西洋参等都有种植。
整个村庄的规模不大,一百多户人家,主要有于、李、董、史、姜等姓氏。村庄布局整齐,街道美观。村庄距离荣乌高速也不远,从公路上驶过,远远也能望见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