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神社打卡、把旭日旗当旅游风景……近几日,一个名为张哲瀚的演员,以极高的话题度出现在各大网络平台热搜,激起了全网空前的民族情绪,成为了口诛笔伐的对象,并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爱国主义和国史教育的一波波热议。
谴责艺人“无知”者有之,痛骂资本“无耻”者有之,刨挖“间谍”家底者有之,力劝“罪人”偿命者亦有之……从8.13淞沪抗战纪念日、8.14世界慰安妇纪念日,到8.15日本投降日,一段本该是向国人,特别是青少年普及国史,向帝国主义、军国主义展示国力的重要教育期,因几张明星照片生生演变成了一场充满暴戾的网络讨伐“盛宴”。这恐怕不是爱国主义教育之幸,更需引起教育工作者足够的警惕。
《2020年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19岁以下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1.72亿人,接近总数的1/5。网络平台已不可避免地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塑造“三观”的重要媒介。可见,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优质、健康、正确的养料不可或缺,而营造一个清朗、有序、理性的网络土壤更是题中应有之义。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曾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一个国家是在什么样的媒体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进入现代化的,这对整个社会将有极大的影响。当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媒体平台上充斥的都是一段段被复制黏贴的“入狱”“枪毙”“绞杀”等极端言论,恐怕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途中,也会带上这么一股戾气。笔者不禁想问,对那些拥有上亿用户的超级平台而言,在这重要的日子里,那些应该被崇尚的,应当被铭记的,应该被敬畏的人物、故事、精神,究竟立于何处?而当家国情怀成为一种充满感官刺激、无边界无规则发泄的暴力产物后,对祖国的下一代又该造成怎样不可挽回的影响?
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时之功,也不是一家之事,绝不是把某个特定的对象钉上耻辱柱就可以万事大吉。张哲瀚的事件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在这个飞速变化的互联网时代里可能很快就会被埋入一轮又一轮新的舆论“狂欢”中。但,事件会被遗忘,习惯却会潜伏。一次不甚健康的舆论“胜利”所影响的,不仅是媒体大众的态度,更是整个社会理性对待非曲直的判断能力。高喊着要用“精日狂热分子”来给年轻人“上一课”的人,恰恰采用了宗教分子最热衷、最狂热的战斗手段进行爱国主义训教,这才是需要我们所有人为之警醒的。
暴戾的土壤里长不出纯洁的花。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这种子开花结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网上网下的共同努力,需要社会各界的协同配合,需要真正爱这片土地的人源源不断地提供有温度、有营养、有价值的正面引导和思想平台。毕竟,空谈仇恨,不解内核;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的“土地”,不是健康的“土地”。
真正强大而绵长的爱国力量,是那埋在故土里面斩也斩不断的乡愁,是真正的大风大浪面前我自岿然不动的坚定;是时间的沉淀,是历史的凝眸,从来不是一夕的狂欢,亦或遍地的鸡毛。它从不源于运动式的发泄,而在于融入式的浸润。只有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供给一片干净健康的土壤,才能在新时代接班人的心里种出最纯粹而坚韧的爱国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