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门站附近的皇城根遗址公园是休闲的好去处。
园内绿树成荫,芳草铺地,泉水叮咚,百花争艳,还有石雕的明清时期的北京皇城地图,考古发掘的地下墙基遗存,复建的小段旧皇城城墙,反映老北京城百姓生活情景的雕塑等,唤起了人们对北京皇城的回忆。 ——题记
第一章3.东安门站
乘坐2路、夜2路、82路等公交车,可到达位于东城区的公交东安门站点。
地铁5号线的灯市口站、地铁1号线的王府井站,也都距离东安门遗址很近。
站名来历:东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城皇城的东门。你看,皇城的西门西安门、南门天安门、北门地安门,都带个“安”字。
明代东安门的遗址,位于今天南北向的南河沿大街、北河沿大街和东西向的东华门大街、东安门大街的十字交叉路口,距离紫禁城的东华门约400米。
这一侧的皇城墙和城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
那时候,城墙外有一条河——就是元代挖掘的从通州到积水潭的通惠河,直通大运河。明朝初年,通惠河仍然是运输通道,每天来往货船不断,十分热闹,皇城墙也隔不断一阵阵喧嚣之声。
到了宣德七年(1432年),大概是宣宗皇帝不愿意听到这些嘈杂的声音,就下旨将皇城东墙移至河的东侧。同时,新建了一座东安门,而河西沿原有的城门改为三座门式,通称东安里门。
于是乎,这段通惠河就被圈进了皇城,成为御河(也叫玉河)。
河上的那座石拱桥,由于官员们上朝觐(jìn)见皇帝时大多从这里经过,俗称望恩桥(或“皇恩桥”)。
在望恩桥上两侧又砌了障墙,将两座城门连为一体,如同瓮城一般。这是北京皇城城门中唯一的特例。
1912年,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任临时大总统。按照原先的约定,他应该到南京赴任。为了把持权力,袁世凯鼓动手下的北洋军队哗变,烧毁了东安门,并以此为借口,长期盘踞北京。
隔了几年,北洋政府内务部又将皇城墙和东安里门一并拆除。接着,玉河先后被填平成为南河沿大街、北河沿大街,这一带成为了居民区。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一般人都知道皇城有四座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可有的资料上为什么说皇城有七座门呢?
原来,明、清时皇城正门天安门的前面还围了一道城墙,设有三座门,即:南有大明门(清朝改称大清门,辛亥革命后改为中华门)、东有长安左门、西有长安右门。三座门之间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宫廷广场,是皇家举行活动的重要场所。
这么一来,皇城可不就有了七座门吗?大明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后来都拆除了。
附近的主要人文景观:
●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
2001年,东城区政府斥资8亿多元,搬迁了东皇城根一带的900多户居民和270个单位,建成了一座长约2.4公里、宽30多米的带状公园。
这座公园之所以叫“皇城根遗址公园”,是因为紧挨着紫禁城的东城墙,这里正处于元、明、清时期的皇城范围内。
绿树成荫,芳草铺地,泉水叮咚,百花争艳,形成了“梅兰春雨”“御泉夏爽”“银枫秋色”“松竹冬翠”四大景观。
园内还有石雕的明、清时期的北京皇城地图,考古发掘的地下墙基遗存等,复建的小段旧皇城城墙,刻有紫禁城、古观象台、雍和宫、胡同四合院的浮雕,反映老北京城百姓生活情景的雕塑等。
有人称这是贯穿北京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长廊”,犹如打造了一条“时空隧道”,唤起了人们对北京皇城的回忆。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