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大话君:秋深月影
图1、“观光桥”上“玻璃栈道”(网络片)
2016年11月,退役后的“老江桥”(原滨洲铁路松花江大桥)经除锈、涂装、桥面铺装等项施工,作为中东铁路公园“观光桥”向游人开放。为展示原桥风貌,桥面铺装时设置了3处长24米、宽3米的玻璃栈道,可俯瞰下面的钢轨、枕木等设施,遂成为桥上一个靓点。我作为原桥管理单位—哈尔滨工务段退休职工,对这些设施备感亲切。
透过晶莹的玻璃栈道,钢轨和桥枕映入眼帘。1900年建桥时,桥上铺设的钢轨每米重32公斤,采用俄国1524毫米宽轨轨距。1935年伪满洲国(实际是日本)收购中东铁路后,更换成每米重40公斤的钢轨,轨距改为1435毫米标准轨距。新中国成立后,换成每米重43公斤的钢轨;1973年换成每米重50公斤的钢轨;1988年又更换每米重60公斤的钢轨。同时,取缔自建桥后沿用的道钉,采用分开式扣件紧固钢轨,以后又换成弹条扣件。钢轨重量不断增加,显示出中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
图2、2016年10月玻璃栈道铺设场面(王宝滨摄)
蒸汽机车牵引年代,桥上轨面时常被机车车轮擦伤。“老江桥”是一座坡道桥,19孔钢梁中间的5—6孔呈水平状态,两端是6‰下坡道(即线路千米内升高6米),这是为桥下通航而设计的。然而,遇有降雪、霜、细雨天气,牵引3000吨货物(大约46节车厢)的机车上桥,尽管司机已向轨面撒砂子,但车轮仍会出现打滑、空转现象。如车轮长时间空转,轨面必然会被擦伤,导致钢轨重伤。难忘蒸汽机车上桥时,司机大开气门,司炉挥汗如雨,机车大喘粗气,机车活塞、摇杆、连杆发出的金属撞击声震耳欲聋......
桥上两条主轨内侧(走车的钢轨),还有两条与之平行的钢轨(与主轨间隔220毫米),称护轮轨。顾名思义,为保护车轮而设置。车辆一旦在桥上脱线,车轮可落入与护轮轨间的缝隙,它可控制车轮冲出线路,避免列车撞毁钢梁而落水。
图3、昔日俯瞰大桥上的铁路线(网络片)
大桥枕采用优良的红松、樟子松、经防腐处理后可使用15—20年。整齐排列的桥枕每根都有编号,其规格并非一致,要根据每孔承重梁补强钢板厚度而设置。原来火车过桥时,承重梁中间受力后下沉量大于两端,故承重梁中间部分需增设补强钢板。为保持桥枕水平面一致,采取在桥枕底部刻槽办法解决问题。1962年、1963年“老江桥”更换钢梁后,部分桥枕刻槽设置不合理,桥上出现“晃车”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桥梁老领工员赵仲仁连续一年,不畏严寒酷暑蹲在桥上观察车轮通过承重梁的下沉量,获取了桥枕刻槽量最佳数据,确保客货列车高速、平稳通过大桥。
1985年,大桥桥枕已到更换周期,桥枕刻槽任务异常繁重。1987年,桥梁工区研制成功桥枕加工机床,实现了桥枕刻槽、钩螺栓钻孔和锯头一次性完成,提高效率8-10倍。荣获哈尔滨铁路局1988年科技二等奖。并向武汉长江大桥等外局提供样机。从1985年至1992年,桥梁工区共更换桥枕2682根,多数直到退役前仍在使用。
在桥枕两侧各有一条直径150毫米的无缝钢管,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阀门,它是用于风力维修作业的高压风管。新中国成立前,桥梁维修一直采用大锤、锛斧、锯、扳手等手工工具,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1963年桥梁工区建起空气压缩机房,在桥上铺设压缩空气管道,实现桥梁维修“三喷一铆”(喷砂、喷浆、喷漆、铆钉)风动作业。还可用于清扫桥面和墩台作业。1977年至1992年间,桥梁工区利用风动力设备对大桥19孔钢梁实施喷砂、除锈、喷漆罩面大修施工,使百年老桥焕然一新。
图4、2014年夏“老江桥”退役时,哈工桥梁工告别百年老桥纪念照(王树元提供)
晶莹剔透的玻璃栈道,倒映着空中的钢梁、蓝天和白云。百年老桥凝聚着建国后哈尔滨工务段几代桥梁工辛勤的劳动汗水,彰显出新中国桥梁维修作业发展的光辉历程。
感谢哈尔滨工务段工程师、原教育室主任钱晨力热情帮助!
参考资料《中铁路桥梁史》《哈尔滨工务段志》
2021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