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江苏人眼里的浙江和江苏印象:
我是镇江人。小时候苏州评弹啊,扬剧啊之类的家里都有人看,但是苏州话到现在还不是很懂,只能听懂些日常中的日常。
像上海南京杭州这样的大城市,虽然他们也知道镇江这种小城的存在,并且有一定了解。但是对于这种见多识广的城市,镇江其实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地级市而已。我和这三个地方的人交流最多的一次就是骑行经过,他们得知我是镇江人然后投来些许赞赏的目光。
然后先说江苏,沪宁线上其它城市里,感情的温度就好多了。苏州的小吃也很喜欢,糖粥都吃不腻的。苏州虽然也是大城市,但是和沪宁杭相比,更多像是在为苏州自己服务,而不是为全国全球服务。市民们的圈子也更像是在江浙沪一带。有次暑假去苏州找工厂赚手机钱,和的哥在车上聊天。刚听说我是来找工厂的,心里面可能有些抵触吧。跟我说薪资高待遇好,工作三年回老家做小生意去吧。我说我是假期赚赚外快,过不了多久就回镇江了。听完他说,啊?镇江宁啊?在自己家找找工作不也好的啊。然后跟我说工厂里的各种事情。最后打消了我去工厂的念头。。。
无锡的小吃蛮喜欢吃的。但是接触的人不多。下面的宜兴和江阴倒是接触的人印象很深。宜兴可能偏一点,所以人也更加随和。我在环太湖的时候住在一个宜兴老太太家里,跟她聊了蛮久的,她用夹杂了很多宜兴话的普通话和我交流,不过我也能听懂。后来讲到一个儿子在南京工作,一个女儿嫁到了无锡市区。
江阴则是另一种印象了,有次在江阴骑行,忘带身份证晚上要住酒店。民警在电脑上看着我的镇江身份证,真的是问了半天问题。那一瞬间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有过前科。回头他又问我,你的自行车是怎么带过江的。我还得尴尬的跟他说江阴到镇江不用过江,而且开车很快就到的。
后来在常熟也遇到过一个类似的情况。让我觉得可能沪宁线上的人比起不在线上的,可能认知更开阔些。当然了,江阴常熟的圈子里接触到的更多是张家港靖江苏州上海。无所谓啦!
常州对于我本人来讲是吴语区最亲近的城市,除了地理上的相连,两地在以前也有不少通婚的情况。现在苏锡常这个梗出来后有没有改变,我就不了解了。
常州话我基本是能听懂的,我的伯母是常州人,家里经常能听到。而且还能说一些,标准不标准的话…反正没被人吐槽过。
扬州对于我们镇江市区的人就很亲近了,哥们几个没事做时最喜欢的就是到苏州(我们几个都喜欢评弹)和扬州二选一找个地方消遣。在扬州可以用镇江话和他们聊天,一点都不尴尬。在南京我都用的是普通话。
泰州南通在我们的圈子里就非常少见了。接触到泰州话最多的地方是…扬中。
再讲讲浙江,在湖州太湖骑行的时候,当地一家馆子里做了一种针扣鱼,好像当地是叫这个名字。这种鱼真真真真真真真好吃!!!!
整个浙江的路况相比江苏要差一些,我环浙江骑行的时候对这一点特别在乎。不过浙江绿油油的山景里,骑行还是很享受的。
到了绍兴后就感觉自己还是在镇江,连城市都没出出省。绍兴主城窄窄的街道让人感觉特别亲切,拐角不经意出现的文物古建让人既惊喜又平常,仿佛和镇江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绍兴在钱塘以南,镇江在长江以南,他们的左边都是个吸血大魔王,想尽办法吞你两个县。突然又生出同病相怜的感觉。
宁波的景色是很棒的。北仑到码头的那段路上真的是太惊艳了,久久不能忘怀。在上虞到余姚的路上住过一家店,老板娘看见我是镇江的,也特别亲切。当天下了雨不能骑行。她让她儿子开车把我送到奉化,心里暖暖的。
宁海以南对于我们来说就开始陌生了,就像浙省同胞们对于江北的淮区差不多。但是我在海南环岛时,吃过一家面店。老板娘问我们是不是大陆来的,我和同行的广东驴友就自报了家门。老板娘是台州的。她也确实更关心关于江苏的事情。
那一刻感觉江浙两个省之间的共同话题还是要高于全国所有地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