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营城八景
马营城历史悠久,旧名震州,又名西猫峪。根据马营城自然景观、民间传说等,可以看出马营城风景独特,现根据相关内容,整理出马营城八景,与读者共赏!
东山鹤唳
马营城宣文东门外,距城二里的山,民间俗称“东山”,上多桧柏,一望森然,常有鹤落于其上,称其为“鹤山”。
现存有关马营东山的诗一首,明朝李时珍之孙李树初的《鹤山》,天启七年以山西按察副使,任口北道分巡,经常活动在马营堡、君子堡、马连口一带,在马连口主持边贸,空闲时,游马营东山,有感而发,遂作诗一首
鹤山
瑶山森桧柏,幽寂伏胎禽。
偶为华轩宠,翻生灵囿心。
联翩辞碧屿,接翼到丹林。
日有芝田队,时无毕弋侵。
临风呈异舞,向日弄奇音。
志在云霄远,思怀沧海深。
因之修素洁,常伴主人琴。
诗文的大意是,美丽的鹤山桧柏森茂,寂静的山林藏伏着胎禽。偶尔被做官人宠爱,会产生爱护园林生灵之心。白鹤联翩离开绿色岛屿,接连飞到丹林。每日有种芝草的人们,却没有捕具来相侵。对着清风显出不凡的舞姿,向着日头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志向有如云霄一样高远,思怀比沧海还深。借此修养纯洁的品德,常常伴随主人的琴韵。
因山与鹤,有此景“东山鹤唳”。
西山游庙
马营城传说有七十二座庙,因庙宇众多,被誉为“塞外庙都”。至今有流传与民间的俗语,马营佛爷——狗吃了;马营庙全,泰安神祠(圣)鬼全,北京人全,没有你和我;马营的庙——没数儿……
纵观马营城众多庙宇建筑,唯西山最为集中。
西山脚下南侧有城隍庙,今戏台遗址尚存;东侧为眼光寺。西山之上有观音寺、奶奶庙(泰山奶奶庙在西山高地,四月十八人们拿着布娃娃送到奶奶庙)……
马营城昔日有庙会,庙会十分热闹,四路八堡的人都纷纷赶来,无不热闹,而西山观景、游庙则是一大盛景。
纱帽拜官
马营堡城北二里西北角有纱帽山,因形似乌纱帽得名。山顶处原立有“纱帽山”石碑,上刻三个红色大字“纱帽山”。
山下有神泉,池方一亩,其水迸出,转流浅河,是马营河的源头,泉水也可御疾治病。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时,山下泉水不溢出,人们说是石碑把泉眼给压住了,于是将石碑搬到,砸成两截,推向半坡和山洼。奇怪的是泉水居然复出,直到1998年才干涸。
据说虔诚拜此山可官路通畅,荣登高位。山中山石奇特,各有千秋。有的似鸟形、有的似登天梯……不可不谓之为马营城一景。
以山明志,拜此山,戍边报国。从大明朝到建国前,马营人前赴后继,守土保疆。
冠帽牧马
冠帽山,马营城西南角。
冠帽山旧时为牧马、训马的场地。志书亦载:“马营城中有草场”。
冠帽山城中山坡处四周皆有城墙所包围,因此民间有一说,冠帽山牧马放野不出城。
山脚下有城西沟泉水流过,是牧马的不二选择。可为马营一景“冠帽牧马”。
红墩眺远
如果说马营城西山与冠帽山是马营城的镇城之山,那么毫无疑问纱帽山是马营城的守护神(守护之山),而东山与红墩梁则可以称之为这位守护神麾下的两员大将。两山是马营城的制高点,由以红墩梁最冲要。
要想在马营城登高望远,红墩梁是很好的选择。一来可以远望梁西各村落,古城松树堡等。南可观马营城古老的城墙,民间的闲情雅致与忙忙碌碌。北可望君子堡河川烽火台雄姿英发,以及独石沟、马营沟古道的沧桑变化。二来可以早晨迎来马营城东方的第一缕阳光、第一轮红日;晚间的落日余晖待你而归,观夕阳西下,仰望天边晚霞行千里。
红墩梁烽火台时刻与你相伴,在此望远是为马营一景“红墩眺远”。
屡丰庆收
明朝正统十年,在马营,兴建“虸蚄庙(粘虫)” ,在粮食成熟时,要隆重举行祭庙活动,然后方可开镰秋收,意在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病虫害减少,再获丰收。
到了土木之变后,收复北路八城后,于景泰三年夏五月,诏山西参政叶盛赞理独石、马营军务。景泰五年秋马营堡五谷大熟,之后在马营城南建往来可供休息之所,取名“屡丰亭”,上书“屡丰之亭”,以庆丰收。
屡丰亭
明·叶盛
战罢归耕事若何,丰年欢庆度关河。
旧租未散千仓腐,新谷增收万顷多。
拟咏《甫田》多雅乐,会看《良耜》奏清歌。
陇头更卜明年事,依旧仁风转太和。
【诗文大意】打完仗回家种地的事怎么样呢?丰收年人们欢庆的心情飞过关隘山河。旧日的租粮还没消散,千仓粮食腐坏,新谷又增收万顷多。正打算歌咏《甫田》这样的雅乐,恰又看到人们在演奏着《良耜》这样的清雅之歌。地头上人们又在谋划着明年的耕作之事,仍旧是皇帝的仁德转化为太平祥和。
明马营屡丰亭记
景泰年中
马营在口外八城中军士最伙,耕地为最宽阔,然比年耕地夺于有力之家,非军士所能有也。
圣天子中兴,修复城守以来,以少保于谦言,与口外买牛白金三千;以右佥都御史李秉言,与宣府买牛白金十千,而马营前后得白金总一千三百焉。于是而官为军士得牛以角计者一千二百有奇,地以由计者四千五百有奇。牛足供耕驾而多牸,其孳育无穷。地皆膏腴可谷,拢子利数可倍他处。至若鞅絆衡轭来耜种粮,悉出于官。今讲武之隙,共力田事,秋成偿直之外,听自便,而军装百需亦用是不烦干私。又以副总兵都督同知孙安,右参将都指挥佥事周贤与协副指挥同知吴良相继视事,合其同事者之议,相地之宜筑屯堡,以便作息,备不虞,其为堡者四。又环城之三面界为菜圃,人各一区,给蔬茹,其为地又一十四顷有奇,而适数岁连熟,由是公私向裕,上下相安,而比年之俗革矣。
菜圃在南面者独秀而大,诸部将吏尝治亭其间,以为督府往来休息之所。盛闲登而乐之,为大书其楣曰:“屡丰之亭”。盖取诗所谓“屡丰年”,以幸既往,愿方来以为来者告,所以为耕地永久之托号。尔书已,有歌而过于亭下者曰:“我亩我田兮,我牛我犊;我谷既升兮,我菜亦熟;我饱而歌兮,我无不足;我士以宁兮,荷我皇之福。”
此为马营城一景“屡丰庆收”。
镇楼相望
马营城修有两座镇城敌楼,分别位于西山、冠帽山山顶处。
马营城城墙横跨西山、冠帽山,形似凤凰两翼,被誉为“凤凰城”。民间传说明朝杨洪将军镇守马营期间自恃功高,兵多将广,想自立为王,在马营城广建宫殿。杨洪信奉风水,某日,问道士“如何能镇守住马营城?”堡两角枕山,而西面更为险隘,然三面平川,敌登山俯瞰,城中患无遁形,守御为艰也!道士建议在西面西山、冠帽山山顶修建两座镇城敌楼,特殊位置镶嵌“王”字铭文砖,意为杨王镇守马营,称王之地。这样便可保马营城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不受外族入侵。杨洪听取了道士的建议,镇城敌楼建好后,巍然屹立于两山顶,彼此相望,格外的壮观。没成想敌楼的修建破坏了风水,把凤凰的翅膀定住了。由于种种原因杨洪没能称帝,坐上皇上,只封了个侯。
综上所述,镇城敌楼当为马营城一景“镇楼相望”。
马营夏牧
马营在辽金元时期,就是朝廷的牧马草场。到了明朝,明廷更是大量牧养军马,马营因此得名兵马营,后简称马营。当时,马营有天然牧马草场10处。到了盛夏,山清水秀,骏马成群,云锦一般,形成一道别具风韵的景象。
景泰年间叶盛赋诗描绘口外八景,八景即独石春耕、马营夏牧、东庄秋饷、西关冬衣、云州晓角、赤城昼漏、雕鹗夜雨、长安岭晴日。
马营夏牧
奚官前后引鸣笳,丰草甘泉去路赊。
几队玉花冲暑雨,一团云锦下晴沙。
良材未尽清时用,逸态偏宜老将夸。
中有房精留不得,天门行驾六龙车。
【诗文大意】养马官的骏马鸣叫犹如胡茄之声,去草丰水甘地牧马路途遥远。几队雪花一般的白马冒着暑雨奔驰,好象一团美丽的云锦绸纱落下。良材在太平世界未能完全利用,安闲的神态偏偏要让老将来夸。马群中有精良骏马我们留不住它,得让它上天宫去驾六龙车。
以上就是马营城“东山鹤唳”、“西山游庙”、“纱帽拜官”、“冠帽牧马”、“红墩眺远”、“屡丰庆收”、“镇楼相望”、“马营夏牧”八景,欢迎广大读者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