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平罗县红崖子发布)
黄河富着宁夏,宁夏护着黄河。近年来,宁夏立足地域特色治理改善黄河水质、发展节水农业、打造沿河旅游、建设生态园区,蹚出黄河治理与利用的新路子。
护得清水入黄河
金秋的清水河,岸边垂柳随风摇曳,清澈的河水一路欢歌,向着黄河蜿蜒而去。
8月27日,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马路村村民罗彦山驾驶农用车,顺着门前平坦干净的漫水桥,前往工地干活。伴着欢快河水,迎着朝阳而出,披着彩霞而归,这就是罗彦山的幸福生活写照。
“几年前,河道只有三四米宽,岸堤坑坑洼洼的,用空心水泥管搭的简易桥,容易被洪水冲毁,河道里垃圾成堆。现在,河上建起12米宽的桥梁,岸堤用青石砌护,岸上绿树成荫,干净整洁。”罗彦山说起清水河的巨变,笑容满面。
罗彦山家住清水河畔,见证并目睹了清水河从浑浊、干枯、堵塞、脏乱向水清、岸绿、河畅、景美转变。“夏天也闻不到臭味,美得像城市公园一样。”罗彦山笑着说道。
罗彦山家门前的清水河段,仅仅是清水河全流域嬗变的一个缩影。
清水河成为固原一道亮丽的水景。
清水河发源于原州区开城镇黑刺沟,是宁夏境内流入黄河最大、最长的支流,向北流经原州区、海原、同心、中宁等县区,在中卫汇入黄河,干流总长320公里,其中,在原州区境内全长80公里,流域面积2057平方公里。
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上游的企业、小作坊将废水排入清水河,居民往河道里倒垃圾、排污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河水浇灌土地,蔬菜动辄绝产。
“河道一年四季都散发着臭味。”马路村村主任罗文智回忆说。
为还一河清流,近年来,固原市和原州区打出治河“组合拳”,坚持全域治理、系统治理、生态治理同步推进,相继实施清水河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河流水域岸线管理、执法监管六方面治理。
综合实施基础河槽整治、水生态构建、水质净化、生态岸线恢复、生态修复等治理工程,拆除改造占用河道空间、构成行洪隐患的义乌商贸城等建筑物近15万平方米,提升河道行洪排涝能力至50年一遇,确保岸堤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河床不抬高、功能不退化。对河段、岸坡进行生态修复,整治“小散乱污”企业38家,绿化面积115万余平方米,栽植树种2.58万株,实现了生态岸线恢复率100%。
随着实施一系列工程,稳定了清水河水质,提高了清水河道行洪能力,扩大了城市水域面积,有效解决了城区防洪、水污染、水环境问题。
为了让清水长流,原州区充分利用清水河河道的自然条件,打造主河槽浅滩、湿地等多种形态的水面,修复岸堤绿色通道,建立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严格落实河长制,开展美丽河湖建设、“清水畅河净源”、“清四乱”等专项行动,确保清水永驻。
如今的清水河,洗去一身尘埃,变得清新起来。黑刺沟至二十里铺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三营断面水质监测达到Ⅳ类标准,主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沿线公园、健身步道、观景台、栈道等设施一应俱全;周边种满绿植、鲜花,再现水清、岸绿、河畅交相辉映的生态美景,为居民提供了宜居、宜业、宜旅的环境。
沙水相依产业兴
眼下,正值马铃薯收获季节,宁夏塞上春农产品物流公司的2000亩马铃薯喜获丰收。
马铃薯喜获丰收。
9月1日,记者走进位于平罗县红崖子乡红瑞村马铃薯种植基地,伴随着机器轰鸣声,一个个马铃薯从自动起收机里滚了出来,村民们忙着捡、装、运,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红瑞村靠近毛乌素沙漠和黄河湿地边缘,土质松软、光照时间充足、昼夜温差大等特点让曾经黄沙漫漫的不毛之地成为瓜菜茁壮成长的宝地。
2020年,宁夏塞上春农产品物流公司在流转的1600亩土地上种植沙漠土豆,利用机械采收、人工精选,务工人员都是红崖子乡红瑞村、红翔新村以及陶乐镇庙庙湖村的村民,每逢丰收旺季就有400余名村民在马铃薯地里务工。
“捡1袋土豆挣1.4元,村民1天能挣250元至300元。”红瑞村劳务经纪人车小燕说。
通过开展致富带头人、劳务经纪人等培训,红崖子乡不断提高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技能,增强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造血”能力。全乡外出务工人员达352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7.8%,劳务收入占移民总收入的75%。
近年来,红崖子乡坚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产业园区为支撑,建成宁夏塞上春农产品物流公司、宁夏晟田顺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挖掘河东资源优势,做精做强畜牧、瓜菜、劳务三大特色产业。位于红翔新村的菌菇基地里,47座大棚里摆满了菌棒,一株株的平菇如花绽放,村民穿梭在大棚内忙着采收。
“香菇最近正在换茬,再过1个月才能出菇,香菇和平菇各有20万棒。”石嘴山君鑫胜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辉说。
目前,红崖子乡实施红翔新村瓜菜大棚、红瑞村日光温室大棚等项目,建成瓜菜大棚52座、菌菇大棚47座,带动22户群众参与种植,户均收益2.6万元。
与此同时,12个奶牛场在红崖子乡落地,宁夏瑞丰源牧业有限公司、宁夏利垦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8个奶牛养殖项目投产达效,现存栏奶牛30520头,每天产奶量294吨;红瑞村肉牛肉羊项目建成投运,带动种植优质牧草2.4万亩,全乡肉牛肉羊存栏分别达6120头、41380只,带动就业1500余人。
菊花香飘小康村
金秋,中宁县余丁乡永兴村菊花种植基地,白色的、黄色的小菊花竞相开放,散发着淡淡花香。田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花朵,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采摘菊花。
永兴村是中宁县黄河北岸的一个小村庄,是县里有名的小康村。得黄河之利,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富含硒元素。2016年,永兴村党支部在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充分考察市场后,流转90多亩土地,成立了永兴村康宁菊花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党员+农户”的模式,探索发展菊花种植产业。
“以前永兴村的种植都是以传统水稻、玉米为主,为发展新兴特色产业,村里引进小京菊,通过试种,当年菊花亩产值是玉米的六倍,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明显。”永兴村党支部书记张进兴说。
2017年,永兴村村集体种植菊花260亩,加上种植的优质水稻,当年就实现集体经济收入70万元。2018年,村上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合作社种植菊花、枸杞、拱棚西瓜、五彩水稻等特色农作物达到2600亩。村上还先后投资600万元,建设了空气源热泵烘干房、拣选车间、厂房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延伸特色产业链,所生产的富硒菊花产品远销到南方城市。
经过几年不断发展壮大,从刚开始种植单一品种已经发展到5个品种。为提高菊花品质,今年,村里将200多亩菊花轮作改种了水稻,菊花面积缩减到了150亩,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预计今年菊花的纯收入能达到12万元。有了产业支撑,永兴村的振兴之路有了基础,村民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费,部分贫困群众还可就近打工挣钱。在永兴村菊花基地采摘季,每天务工人员达100人次以上,人均日工资100元,月支付群众工资30万元以上,成为永兴村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花”。
菊花产业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永兴村逐步对接太阳梁乡的移民务工人员到基地采摘菊花,当地农户除务工收入外,还有承包地的收入,2020年村民收入达到12860元。
如今永兴村已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布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湾里乡村振兴景
村如其名。上河湾村就建在清水河畔,河流九曲回折,形成一个个河湾。
流经上河湾村的清水河。
上河湾村位于同心县河西镇,村委会主任顾文奇是村里的河长,负责6.3公里的河道巡护。每天,他都要沿着曲折的清水河道进行巡护,查看有无乱排、乱建、乱占、乱堆等现象,并及时纠正。
8月31日傍晚,在顾文奇的带领下,记者沿着河堤走了一回巡护路。顾文奇说,过去乡亲们经常朝河里扔垃圾,让这里变成垃圾河,村上几个月就要用工程车清理1次。后来,大伙儿的环保意识提高了,河道逐渐干净起来,夏秋时节又有绿草环绕,水边清凉宜人。上河湾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明伟说,好的环境应该沿河修座公园,让更多的乡亲享受清水河的美景。
一路走来,记者发现不少河段都有护坡,过去这里是容易决口的地方,经过人工加固终于把洪水“驯服”。顾文奇指着岸上绿油油的玉米地说,全靠下面护坡工程保住这片良田。
上河湾是一个移民村,乡亲们是从大山深处搬迁到平坦的清水河畔,至今已有将近40年。在宽展的地面上,移民们养牛喂羊方便多了,目前村里牛羊存栏量分别达到3000头、2万只。
去年,上河湾村集体投资500万元,吸纳486户村民的72万元入股资金,建起占地6万多平方米的养殖园区,引进160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饲养。顾文奇说,眼下已经产了7头牛犊,再过1个月这个数字将增加到70多头。
在上河湾村养殖园区,有田金录等3名村民负责打理。55岁的田金录喂了30多年牛,是当地有名的“牛把式”。去年,他和村干部一起到内蒙古卖牛,精挑细选了一批好牛,加上饲喂上心,上百头牛儿长得健壮。在这里喂牛,田金录一年收入3.5万元。
上河湾村产业以养殖和务工为主,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80元。钱包越来越鼓,乡亲们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今年,上河湾村考上大学的学生就有20名。在他们开学前,驻村第一书记陈明伟联系帮扶单位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为每人资助1000元。同时主动与宁夏交通学校沟通,搭建优惠的入校政策,精准帮助14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报到时免除住宿费等费用。
眼下,田金录亲自担任“导师”,帮带2名返乡大学生,一个在办公室工作,一个担任村会计。
“这些大学生年富力强,又有知识,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年过花甲的田金录说,通过传帮带大学生,逐渐把他们发展进村“两委”班子,未来就是上河湾村的带头人。
黄河岸边的舍与得
因为管理用房被拆除,从住地到田地,樊有岚驾车需要10多分钟。之前,二层管理用房就建在黄河边的田地旁,迈腿出房便可到田里查看水稻的生长状况。
2010年3月,银川黄河峰源有机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该合作社在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244国道以西黄河以东的农田里种植有机水稻,樊有岚是银川黄河峰源有机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了方便生产,该合作社在水稻田旁建起管理用房、库房、彩钢房等5处718平方米的建筑物。
今年,兴庆区从严管控黄河河道及滩地种植行为,围绕黄河“四乱”治理、管理范围线内禁种等河道管理重点任务,推动黄河岸线综合整治。
“收到限期拆除通知书时,起初心里有点接受不了。”樊有岚说,房屋主要是为了合作社办公,存放农资、农具,一旦拆除,人员的安排和农资农具的存放成了问题。
最后想了一夜,樊有岚想通了:舍弃这些建筑物,可保护黄河生态。5月底,该合作社将718平方米的建筑物自行拆除。
这样的“舍”不止这一件。去年,该合作社有近2600多亩田地位于黄河管理岸线范围红线之内。兴庆区严格管控黄河河滩地种植行为,责令其停止种植行为。
经过思想斗争,该合作社所属的总公司决定放弃了这2600多亩地的种植。
10年前,樊有岚从甘肃农业大学毕业后来到月牙湖乡种植水稻。因为水稻田靠近黄河边,在黄河边行走的次数连自己也记不清了,可是黄河两边的变化他却一件一件记在心里。
“之前道路不畅,从月牙湖乡到兴庆区,路程近1个小时,还需要经过1座浮桥。”樊有岚说,如今,黄河大桥建成通车,省时又快捷。
从去年起兴庆区开展黄河河道及滩地被占问题专项整治至今,兴庆区无新增确权耕地及一般耕地,未新栽种林木,无新建建设项目、住房及相关设施。除黄河峰源有机稻种植合作社5处管理用房拆除外,黄沙古渡景区3处景区临时建筑物、黄河外滩景区2处景区临时建筑、横城旅游景区10处临时建筑、黄河湿地公园管理房以及兵沟桥下、永富泵站旁、永南村滨河大道东侧的3处临时管理用房都已依法完成拆除。
来源:宁夏日报
审核:苏惠军
责编:杨常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