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小雨,华东政法大学韬奋楼的自鸣钟在11点整敲击,悠扬钟声里,苏州河岸热火朝头忙碌中的施工人员暂停手头工作,一顿简单的午餐后,他们将回来继续赶工。
一个月后,在他们脚下,苏河与华政之间的围墙将被打破,二者将依着步道与绿化景观融为一体。
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现华东政法大学)造型古朴典雅、中西合璧,2019年10月7日成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州河在这里有一个近180度的大转弯,将华政校园拥在一个楔形半岛上。
华政地图,苏州河将华政校园拥在一个楔形半岛上。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摄
提升开放后的两处景点
提升开放后的两处景点
今年7月初,苏州河华政段滨河空间“一带十点”中的“思孟园”和“格致园”2个景点打开,首次向市民敞开怀抱,苏河、花墙、草坪和历史保护建筑在这一段和谐共生。
打开的尺度还在扩大。今年9月底,华政段将完成其余8个景点改造,确保“一带十点”全部对外开放。届时,当市民漫步苏河步道,母亲河边的“建筑博览群”将变得可感可触。
2020年底,上海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实现基本贯通。距今在近半年内,各区更是因地制宜,打造更丰富、彰显“烟火气”的滨河功能节点。
此次华政段大胆破墙造景,无疑向“还河于民”又跨前一步。
“我们对关乎这片建筑群的工程怀有敬畏之心”
“这棵树是原来就在华政这儿的,不能动,但是我们旁边搬来的这棵树可以再放出来一点,这样未来拍照,可以和后面的建筑构成一个直线,空间上更合理。”
早上10点半,记者走进了正在施工中的苏州河华政段滨河空间,绿化设计师梁丽艳与项目施工总监袁佳凌正在探讨树人堂附近一棵红枫树的摆放位置。
眼前这片将近二三十平方米的黄土地,日后将成为“一带十点”中的第四点。梁丽艳告诉记者,未来这里会成为一个小庭院,配合着华政红砖墙的颜色,他们逐一挑选了红枫、羽毛枫等不同树木,并搭建假山、小桥。
“小桥、旱溪,曲山流水的感觉。如果说黄浦江边是大气,那么苏州河边就是精致。”袁佳凌告诉记者,“所以我们不觉得自己在做一个工程,而是要做一个艺术品,尤其是华政这边,要用景观衬托这批精致的老建筑。”
但精致不意味着可以“耗”时间,反之,工程的推进速度非常快速,在秋老虎和酷暑的夹击下,施工队几乎没有停下过,“不少人,我感觉这两三个月下来瘦了5斤10斤。”长宁区建管委交通科负责人陈慧说。
诸多困难也在挑战着这项工程。
陈慧向记者举例,施工的地理环境一边临河,一边又是历史保护建筑,很难施展,有时候大型的乔木甚至要动用船只从苏州河上跳过防汛墙运上来。而此次施工工艺的水准要求又极高,因此90%以上的工程直接动用人工来完成。采用的水磨石、水洗石等材质不能暴晒、不能淋雨,施工人员需观察天气,一边施工一边养护,确保开放后,从路面到防汛墙,都是完美的工艺。
“毕竟是老圣约翰建筑群啊,我们是怀着敬畏心做的。”陈慧感概。
绿植“挪位”调整、绿篱后退,步道拓宽到3米
2020年底,苏州河长宁段11.2公里基本贯通。
2020年12月的华政外墙
当时,苏州河华政段滨河空间还处于贯通第一阶段——一条宽1.5米有余的步道可供临河漫步,但与华政隔着一堵墙,树人堂、东风楼等一批优秀历史建筑,仅向公众开放了自己的后背。
此次贯通改造,则是通过各部门的努力,打破华政与步道间的围墙。
为配合滨河步道的整体实施,华政采用绿植“挪位”调整、绿篱后退等手段,将原先一些只能供两人通行的步道拓宽到了3米,支持拓宽新增的滨河公共空间面积达到大约1.4万平方米。
此外,华政克服许多困难,拆除了包括公共浴室、物业后勤办公室、木工房等约10栋建筑;同时改造原有学生宿舍,增设浴室设施,腾挪空间,保障师生正常教学和生活。
改造前鸟瞰图 图片来自上海发布
改造后鸟瞰图 图片来自上海发布
校园外的步道经历着景观提升,校园内也在紧锣密鼓地“更新升级”——华政内的历史建筑将在未来3年内分批完成修缮。届时,东风角、法剧场、银杏苑等校内建筑将与校外河景相映成趣,打造出一张更闪亮的苏河名片。
没有围墙的大学,这样安保
“国外的很多大学没有围墙的,现在华政的围墙也要拆了,我认为是更方便了大家。”万华小区居民闵阿姨告诉记者,比起中山公园,她更喜欢去华政里面走,幽静又有书卷气,“以前的华政外是大高墙,漂亮是漂亮,但我们要绕到正面才能进去,后来步道贯通变矮墙了,今后如果全部打开了,我们来走就更起劲了。”
但闵阿姨也担心,打开后的华政,安保能否令人放心?
步道一侧华政小门
对此,记者注意到,华政段步道的前后两侧均有小门,开放时间为早上7点至晚上9点。疫情期间,长宁区更是充分考虑华政的校园管理,结合景观做了三种形式的隔离。
第一种是建筑本身的立面;第二种,涉及到过道等空间,会采用篱笆隔一隔,与古朴建筑保持风格一致;第三种,若有局部的大草坪等空间,会采用80公分高的花箱配一部分的绿植,进行软性的隔离。
“但隔离是双刃剑,市民无法进去,学校师生也难以享受到那么好的步道环境。”陈慧介绍,考虑到这个因素,长宁区与学校也在协调对接,考虑同近邻靠河的万华小区采取相似措施,安装门禁卡。华政师生疫情期间还可通过步道更便捷地出入校园。
而在疫情趋于平稳之后,会考虑将隔离物逐步拆除,采用更软性的方式保护学校,比如技防——民众做的动作都可被红外线捕捉到,脸部识别探头会将可能存在的不法行为或违规操作传输至安保后台,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发现并作出相应措施。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