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连片樱花次第绽放,美不胜收;
盛夏,草嫩苔青绿满陂,如诗如画;
深秋,错落有致的马褂木林金黄夺目,生机勃勃;
凛冬,漫山雾凇密布青松翠柏间,银装素裹……
作为丽水市区后花园,白云国家森林公园从不缺绿色,但“四季景致皆有万种风情”的个性之美,却并不仅仅源于绿色。
为在满目苍翠之间增添变幻的色彩,白云国家森林公园的彩色健康森林建设由“点”到“面”扩大,从“量”到“质”提升,逐步形成多林种、多树种、多色彩、多层次的林相结构,昔日青山逐渐变得色彩斑斓。
这样的变化并非局部的特例。十三五期间,丽水的美丽林相建设已达443.74万亩,根据总体规划,全市将经过20年的持续努力,建成1000万亩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占全市森林面积的47.6%。
在96.7%的森林覆盖率上“增色”
“变化太大了!”市民王海东说,他几乎每天都到白云国家森林公园登山健身,亲眼见证了山景的演变,“过去放眼尽是绿色,现在四季色彩不同,登山的心情也不一样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林相不佳”是丽水森林生态的短板——“绿多彩少”,四季常青,缺乏色彩变化和季节变化,容易产生审美疲劳;“针多阔少”,全市针叶林占68.5%,其中松林占34.3%,“六边”区域天然林更少,基本为人工松杉纯林,多样性程度低,缺乏垂直结构变化的自然美……
这样的短板,在林场森林覆盖率高达96.7%的白云国家森林公园尤为突出。
“林相改造区域都是生态公益林,而《公益林管理办法》和林木采伐限额的限制非常严格,我们只能对公益林林木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采伐强度不得超过伐前林分蓄积的15%,伐后郁闭度不得低于0.7。也就是说,我们的林相改造不能建立在‘砍树造林添彩’上,而只能是发现一棵感染了松材线虫病的就清理一棵,再种上新的树苗。”白云山生态林场生产技术科副科长尤根彪告诉记者,正因如此,这些年来白云国家森林公园的美丽林相改造,主要包括每年对1万多亩松材线虫病感染疫木清理、30厘米以上松树注射免疫剂、约400亩针叶林地进行林相改造和景观提升这三个方面内容。
近年来,白云国家森林公园从树种选择、森林景观、生物多样性、林相特色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美丽林相改造,每年4月和9月都要对白云山林场的白云山、庵堂、马头山、丽阳坑、水厂五个管护区的900个小班进行摸排调查,更新记录各小班树种生长、病虫害等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当年的改造工作。
“从2013年以来,白云国家森林公园共完成林相改造面积1555亩,主要分布在公园道路两侧、丽阳坑沿溪以及迎城坡等区块。”据白云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依据色彩心理效应,他们分批引种枫香、银杏、丹桂、黄山栾树、乌桕、山樱、紫荆等树种,让这些红、黄、橙、紫、白等多系色彩与绿水青山相结合,“在营建不同森林层次的同时,营造出丰富多彩、令人愉快、震撼心灵的景观效果。”
不再是满眼皆绿的单调视效
从白云国家森林公园入口出发,步行或驱车3.5公里,就到了狮子坛景点的樱园。樱园分三个区块,面积近4亩,2014年引种了160多棵观赏型樱花树种,是当时全省规格最高的樱花园之一。从那时开始,每年3、4月间,樱园便成为市民及游客前来赏花拍照的“网红打卡地”。
“这批樱树是从宁波奉化的育苗基地采购的,当时我们把基地里地径大于20厘米的树苗都给选走了。”白云山生态林场高级工程师何金训参与了樱园的林相改造工作,他说,当时在樱园建设项目确定之后,丽水专门向省级部门了解各地樱花育种基地情况,找到了全省最大的樱树育苗基地。
樱园选址行道旁,算是相对容易开展林相改造的区块。这些年来,开展林相改造的林地山坡坡度基本在30°—45°之间,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全靠人力一棵棵背进去,非常艰难。”何金训告诉记者,林场立地条件较差,加上原有森林郁闭度较高,考虑到光照、搬运等因素,苗木的选择也受到很大限制,“我们一般选种地径约5厘米的树苗,轻的有70-80斤,重的有一百多斤,一个人能背得动,再大一些就运不进山了。”
秋季的白云山不再一片碧绿,尤其是沿步云岭一路向上,沿途景色千变万化。其实,步云岭沿线区块的林相改造是在2013年和2016年陆续启动的。
“以2016年步云岭西侧区块为例,我们开展了267.8亩林相彩化改造和103.2亩森林抚育。植树从2017年2月开始,每天都有40-50个工人从山脚的基地出发,背着树苗登山五百多米,运送到植树点。8500多棵苗木,前后花了2个多月才完成。”何金训说,当时还有不少人抱怨“种树不见树”,这是因为树木生长需要一定周期,由于林场本身的森林覆盖率高,新种下的树都被原有的高大树冠给遮蔽了,“山林色彩的明显变化,是在近几年出现的。”
上图摄影@夏伟义
春季姹紫嫣红,秋季色彩斑斓的景观,能使青山更富动态变化、季相变化。而对树种的选择,也经过了深思熟虑。据介绍,由于林相改造区域属于森林公园范围,为确保整体森林群落结构符合地带性植被特征,设计目标群落结构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选择闽楠等,而骨干彩叶树种则主要选择枫香、山乌桕等,以体现秋季红叶、黄叶景观,同时搭配山樱花、紫荆、紫薇等树种,丰富彩色效果。
层林尽染引来鸟语花香
在白云国家森林公园潘山岙丽庵段北侧,一片20多亩的梅园里,一棵棵挺拔的梅树枝干日益茂盛。
“梅园是去年林相改造项目之一,这批梅树预计今年冬天就能开出花苞。接下来我们还将扩种30多亩梅树。”工作人员介绍,截至去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已完成林相改造1555亩、投资2830万元,目前,《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提升改造工程(林相改造一期)初步设计(2021一2023年度)》方案已经完成,将迎来新一轮‘颜值’升级。
上图摄影@夏伟义
据了解,在新一轮林相改造中,白云山将被打造出“四轴一带,四季斑斓”的彩色森林整体景观效果。其中“四轴”是在登山游步道两侧30米范围内,种植常绿树种和彩叶树种,彩叶树木以映山红、杜鹃、枫香、山乌桕、无患子等为主,常绿树木主要有浙江楠、苦槠等。“一带”则指在塘山区块沿线种植大于100米宽的成片杜鹃林带,在白云寺康养步道区块,种植100米宽的成片映山红林带形成春季彩色花带。“四季斑斓”则是补植枫香、山乌桕、无患子红豆树、红枫、刨花楠、娜塔栎等,局部节点周围栽植山樱花、映山红、杜鹃花等,搭配原有的常绿阔叶林基调;在水章田栽植映山红、山茶花打造红绿融合点;在潘山凹栽植梅花,打造梅园;在塘山栽植红、白、紫、黄等颜色杜鹃,打造彩色杜鹃林,形成春花秋叶的珍贵彩色森林景观。
上图摄影@章剑超
从层林尽染到鸟语花香,美丽林相改造不满足于见绿见彩,更要让森林“彩起来”“美起来”。这是白云国家森林公园的具体实践,也是丽水建设彩色健康森林的核心要义。
《丽水市美丽林相建设总体规划(2016-2035年)》按照“远近结合,统筹布局,突出重点,由点到线,连线成片”的原则,明确“一江、四路、十城、百景、百镇、千村”的总体建设布局,遵循景观生态学“基质、斑块、廊道”的基本原理,构建以城镇、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休闲区、国有林场、集体林场、承包大户等为“斑块”,以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干线河道两侧为“廊道”,以村庄风水林、城镇绿化等为“示范点”组成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全市域美丽林相景观带。
“山峦层林尽染、森林鸟语花香”,一幅大花园最美核心区的美丽画卷正在世人眼前徐徐展开。
文章来源:丽水白云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