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晴空万里,站在河源市东源县上莞镇仙湖村仙湖茶叶基地的观景台向四周眺望,蔚蓝的天空映照着万亩茶园,山上一圈圈的茶树翠绿欲滴。
从观景台驱车下山几百米,就是茶农陈雪象的家,一栋占地约200平方米的平顶房正在加盖第二层。“返乡种茶后,家庭收入更稳定,自己也能存更多闲钱来改善生活,接下来,我们准备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走品牌发展之路。”陈雪象信心满满地说。
位于仙湖村的仙湖茶叶基地平均海拔约1000米,这里山峦叠翠,云雾缭绕,日照短,昼夜温差大,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是产高品质茶的胜地,“东源县东源仙湖茶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仙湖茶核心产区就在这里。在仙湖村及周边的苏杨、两礤等村,种茶是每家每户的奔康事业,茶树是村民的“摇钱树”,种茶为村民打开了致富奔康之路。
●南方日报记者 黄敏立 通讯员 蓝天明 邱京锋 陈燕玉
村支书开垦10多亩茶园
带领村民种茶
“现在每户村民家里都有小车,跟以前相比生活焕然一新,他们这一代人不会像我们那么艰苦,我感到很自豪。”曾宏如是仙湖村的老茶农,如今八十多岁的他,回忆仙湖村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他精神矍铄,娓娓道来,不断感叹国家政策给仙湖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他是仙湖村第一任村支部书记、仙湖村茶产业大开发的种茶带头人。
上莞镇有500多年的茶叶种植历史,所产仙湖茶色正味厚,清香甘醇,是“东江三大名茶”之一,仙湖茶的核心产区就在仙湖村,如今仙湖村村民家家以种茶为家庭支柱产业。
1999年上莞镇农业大开发以前,仙湖村可不是这样。“那时村里非常穷,海拔高,道路、电、通信都不通,离镇上10公里,只能走山路,村里收割一年的稻谷不够半年吃,大家吃不饱,男性村民的婚姻也很难解决。”曾宏如说,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只剩老人和小孩留守村中。
从1999年开始,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上莞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东源县茶果公司合作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建立仙湖茶叶基地,初期规划种茶2万亩,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连片发展仙湖茶叶种植,东源县茶果公司一边带领村民如何开发、种植、管理茶叶,一边引导村民做好茶叶宣传、销售等工作,从而带动村民发展。
“当时我们村穷得太厉害了,听说县里要来开发,村民都非常欢迎。”曾宏如说,但也有村民担心,那么大的茶园能不能管理好?采春茶期间1个人只能采1亩地,2万亩茶园哪里来那么多工人?产出的几十万斤茶叶卖给谁?
“当时村民的思想还没解放过来,大家压力比较大。”村民的担忧引起了各级部门的重视,于是镇里一面给村民做思想工作,一面号召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种茶,作为村支部书记,曾宏如第一个带头种茶,一种就种了10亩。在曾宏如等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民种茶的积极性逐渐提升起来。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仙湖村茶叶的种植面积已达1.88万亩,每年出产茶叶375吨,产值1.25亿元;而曾宏如的茶园经过两代人的耕耘,也从最初的10多亩变成200多亩,每年出产茶叶6000多斤,成为村里的产茶大户,还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曾氏仙湖茶”。“后来的发展证明,没有茶产业大开发就没有现在的仙湖村。”曾宏如说。
外出务工村民返乡
接续经营茶产业
与曾宏如家相距几百米,陈雪象夫妇正在家里规划着自家茶园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正着手成立一个家庭农场,提升茶叶品质,注册茶叶商标,进一步壮大茶产业。”陈雪象说。
陈雪象祖祖辈辈都在山上种茶,推开屋门就能看见自家的茶山。但在仙湖村茶产业大开发以前,限于山上交通不便,制茶过程艰苦,茶叶售价低,茶山交到陈雪象手中就没有继续打理了。“当时茶叶30元一斤,全用手工炒,辛苦不说,还赚不到钱。”像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一样,陈雪象也被迫离开家乡,去东莞做餐饮生意。
上世纪末,仙湖村茶产业大开发,开启了仙湖茶快速发展之路:村里的水泥路打通了,高压电做好了,通信也实现了,各项基础设施得到彻底改善,为村民发展茶叶产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引起了陈雪象的注意。
“在东莞做了十多年餐饮生意,一年下来赚的钱也不多,前些年看到家乡的茶产业发展很好,茶叶销量和价格都很不错,就放弃了外边的生意,返乡创业。”陈雪象说。
2008年,陈雪象回到家乡,接过父亲的小茶山开始扩种,从最初的30多亩,逐步扩大到50多亩,陈雪象把茶园越做越大。“50多亩茶园每年能产出1500—1600斤茶,其中春茶约1000斤,每斤茶卖400元左右,今年卖茶的收入减去所有成本、家庭日常开支、子女读书费用,还有闲钱加盖第二层楼房,日子越过越有奔头。”陈雪象说。
与陈雪象一样返乡创业的还有同村“90后”女青年曾小芹。谈及返乡创业初衷,曾小芹有着自己的发展思路。“仙湖村家家户户都种茶,传统工艺对茶叶的汤色、茶色、条形都没那么注重,老一辈觉得只要把茶叶卖出去就行了,但我认为不仅要把茶叶卖出去,还要把仙湖茶的茶叶品牌推销出去,走现代化加工道路。”曾小芹说。
为此,曾小芹一方面与家人加大现代化茶叶加工厂房等设备的投入,建设了全村首个现代化茶叶加工厂房,创立醉德春茶叶品牌。同时,积极加入上莞镇茶叶协会,借助协会的力量积极推动仙湖茶“触网”,让仙湖茶入驻微信小程序、拼多多、微店等电商平台,推动仙湖茶走“线上+线下”的销售之路。
“加工厂能够加工标准化绿茶、红茶,除了我们自己使用,也能为其他茶农做茶叶加工,从而带动村民发展。”曾小芹介绍,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加工厂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随着上莞镇被评为广东省2020年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茶旅融合是我们下一步发展方向,我们计划先建一栋民宿,目前已经动工了。”曾小芹说。
如今,在仙湖村,越来越多像陈雪象、曾小芹这样外出打工的人纷纷返乡,将种茶变成一份长久经营的事业。
机械作业减轻茶农劳苦
助力可持续发展
走进仙湖村山脚下村民邹伟明家的茶园,只见一位茶农背着小电池,一手拿着畚箕模样的采茶机,一手拿着篮子,动作娴熟地把茶叶剪摘扫进篮里,三两下就把一棵茶树的新叶采摘完了。
“这片茶园不到1亩,如果用人工采的话,两个人一天都采不完,但用机械一个人一小时就采完了,效率很高。”这个机械就是邹伟明第一个引进仙湖村的采茶机。
邹伟明是1999年返乡创业的村民,返乡之初他以种果树、搞养殖为主,兼种茶。一次偶然机会,邹伟明在电视上看到有茶农使用机械化采茶的新技术,邹伟明突发奇想:自己能否引进这样的采茶机来更好地发展茶叶产业?
“仙湖村山下的茶叶售价比山上低,然而采茶的人工成本却是一样,相比起来山下种茶没有优势,如果用机械采茶,降低工人成本,提升采茶效率,那就能持续发展了。”邹伟明说。
说干就干,2002年,邹伟明在村里首先引进采茶机开始实行机械化采茶,“以前采茶高峰期,家里要请约30个人,除去工人工资还要管工人吃住,摘1000多斤春茶,所有收入除去成本,一年到头自己赚不到几个钱。”邹伟明介绍,人工采茶成本要150元/斤,而使用机械化则降到50元/斤。“采同样的茶园请1—2个人就够了,每年能省5万元,卖出去的茶叶差不多都是自己的钱。”邹伟明说。
如今,尝到甜头的邹伟明已把事业的重心转向种茶,在原来的基础上把茶园扩种到40多亩,茶园产值每年达20万元,收益显著。在邹伟明的带动下,仙湖村及周边的百坝、苏杨等村大部分茶农都纷纷效仿,用上了机械作业。
“一开始大家都说我很傻,那么高、那么好的茶全部剪掉了,后来证明效果挺好。”邹伟明介绍,由于引进了采茶机,山下的茶农彻底解决采茶人工成本高的问题,茶农的收入一下子就提升起来。“现在人工越来越贵,老一辈茶农年纪越来越大,年轻人又不愿意采茶,机械化是发展的趋势。”邹伟明说。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