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知识的修炼,行路是眼界的拔高。今年暑假,我有幸作为山东理工大学红色征程实践团的一员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7月20日至8月4日,实践团前往枣庄市台儿庄区邳庄镇开展实地调研。启程之前我们了解到邳庄镇致力打造乡愁经济,寻找一条顺应自然、尊重文化的创新之路。
邳庄镇沧浪庙村的“沧浪人家”是其乡愁经济的成功产物,近年来,沧浪庙村运用当地旅游资源,以旅助农、以旅促农,积极打造新时代经济模式。一进村我们便发现沧浪庙村环境非常优美,一张农村美丽画卷向我们徐徐铺展开来,这打破了我对农村的“刻板印象”。很多人说乡村旅游是当代人缓解乡愁的重要途径,我认为沧浪庙村是一个非常适宜乡村旅游的景点,风景优美,气候宜居,村民安居乐业,村干部和村民愿意共同克服困难,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努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沧浪庙村标志性产业“沧浪人家”民宿中的稻田立体混合种养示范园。
采访沧浪庙村党支部书记王来平时,他说到,组织建设方面,村党支部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外地学习组织建设的经验;在决定村里发展的重大决策时,党支部会邀请村民代表,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是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的地方,要把实事干好,做好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不遗余力地为群众谋福利。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也要努力学习多干实事,少说空话,求真务实,不仅要积极主动干事,还要有攻坚克难的决心,肩负起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这才是新时代奋斗者最美的姿态。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邳庄镇沧浪庙村党支部书记王来平。
邳庄镇涛沟桥村是该镇另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在涛沟桥村走访调研带给我最大的感悟是村民十分热情友好,村子里道路左右两旁有种植当地农作物,遇到我们不认识的农作物时,附近的村民会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农作物的品种、生长周期与打理方法等。如今回想起来,耳边还回荡着村民的欢声笑语,我想,这才是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在涛沟桥村我学习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也是我们社会实践的意义,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通过实践了解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检验到自身课堂理论与能力结果的缺陷,实现书本理论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从而开拓视野,增长才干。
图为村民向实践团展示村内种植的石榴树。
通过去邳庄镇进行社会实践,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邳庄镇不仅是一个有文化底蕴、充满活力的镇子,这里的村民鲜活、真实、朴素,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他们相信政府的领导,相信靠自己的双手打拼总会有收获,他们齐心协力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将邳庄镇打造成了“几回梦里,沧浪人家迎远客,画里邳庄,水墨涛沟稻花香”的模样。我会将在邳庄镇学习到的知识与经验带回自己的家乡,共同学习进步。
对邳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站长赵左胜和主任韩业艳进行专题采访时,他们表示邳庄镇目前面临着人才短缺问题。韩主任鼓励我们要努力学习,积极投入基层建设。我认为青年学子要积极体验“社会大课堂”,以实际行动走进城乡基层,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实践锻炼,在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书写新时代学子的使命担当。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邳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