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河北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共同主办的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将于9月15日至17日在河北廊坊和秦皇岛两地共同举办。首届艺术节以“文化艺术交融·共建‘一带一路’”为主题,将通过精彩的艺术交流活动,传播、传承“一带一路”与万里长城共同承载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和精神财富。当古长城遇上新丝路,这些冷知识你知道吗?
上下千年,纵横万里
西周末年烽火台上点燃的狼烟已为我们揭示了长城修筑的序幕;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取河南地,万里长城自此绵延展开;巩固边防、抵御骚扰,直至明代,长城的蜿蜒也未曾中断······无论是秦长城“西起临洮,东止辽东,蜿蜒一万余里”,还是明长城“峻垣深壕,烽堠相接”,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长城用它那超越2.1万千米的总长度,印证着它那持续两千多年的历史厚度。历时千余年,横跨十数地,中国人民用一砖一瓦构筑了长城万里,长城万里也在一曲一直间塑造了中国人民坚韧不屈的品格。
西汉汉武帝年间,张骞出使西域,司马迁在《史记》中以“凿空”二字概括出的使命的艰辛,揭开了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乃至西欧在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篇章;21世纪初,贸易和投资在古丝绸之路上再度活跃,“一带一路”的倡议,翻开了这条古老通道的新的一页······无论是东起长安、西至罗马的古丝路,还是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的新丝路,从“丝绸”到“科技”,从大陆到海洋,一块沃土为东西方带来了“绫罗绸缎”和“文化瑰宝”,东西方也为这块沃土提供了“肥料”和“养分”。
同跨千年,同游万里,长城与丝路接续着中国的历史与未来,关系密不可分。而有趣的是,“丝绸之路”这一名称的由来,却不如长城来得“悠久”。
“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而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要道,但为何在河西走廊上没有“丝门”而有“玉门”?早在文献记述丝绸之路前2000年,这条线路早已开通,但不是为出口丝绸,而是为进口和田玉。玉石之路从4000年前开启,丝绸之路兴起后持续繁荣,直到明清,在这条道路上运送的第一货物仍是玉石。1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得到运用。
中国建造,世界遗产
作为中华民族创造历史所蕴含的大智大勇的代表,长城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了我国第一批成功入选的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交流往来所蕴含的开放精神的代表,丝绸之路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于2014年在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下,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作为对中国乃至全人类具有公认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宝贵财富,无论是长城之于古代军事、丝路之于古代经济,还是他们共同对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地区发展等,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
一路一墙,交汇相成
胡萝卜、胡椒、胡豆······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了物流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频繁,更多的特产从西域往中原走,从中原向西域去。胡族、胡人······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工程量最大的古代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修建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一开一闭,一路一墙,丝绸之路的延伸是为了敞开胸怀,万里长城的横亘是为了图存自保,二者似乎天然不相容。实则不然,无论是历史、现在还是未来,二者本身及其背后蕴含的精神早已深深地交汇了。
几千年来,中外友好使团频繁往来于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丝绸之路。而为了确保西域交通的畅通,西汉政府先后设立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和玉门、阳关两关,并在四郡北侧修筑了两条长城,东起黄河西岸,横贯河西走廊北境全线,烽燧向西还延伸到今天的罗布泊地区。从此,河西汉长城伫立在大漠、绿洲间,守望着丝绸之路,并以自己的关塞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服务区”。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嘉峪关,则既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也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
由于丝绸之路,长城不再单纯起着将两种经济、文化分割开来的作用,还担负起将两种经济、文化紧紧系在一起,为商贸、文化交流保驾护航的重任。长城与丝绸之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共同铺就了亚欧大陆的和平之路。
长城文化与丝路精神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宏伟壮观的文物之一,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作为人文社会的交往平台,丝绸之路不再仅仅是商业通道,更重要的是其体现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壮美的文化遗产有其丰富的象征意义,长城和丝路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如今,长城已不再发挥其军事作用,各国贸易也更加轻松、便利,但长城文化和丝路精神不应摈弃,更需传承。于内,弘扬长城文化,展现长城作为中华民族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重要象征的价值作用,才能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于外,秉承丝路精神,才能增进国外民众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感,促进世界文明繁荣发展,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或蜿蜒盘旋,或一路西去,长城文化与丝路精神将在即将启幕的艺术节上有着最新最好的诠释。